有谶语:
十二尖山对太阳,
有关阴宅放路旁。
谁人若能得此地,
不做皇帝做霸王。
又有诗:
天有天道,
地亦存奇妙。
只叹俗人不知晓,
妄语地大天小。
江海腾龙藏蛟,
山川灵秀出骄。
轮回天地万千,
世界分外妖娆。
有一群小童,在雪地上相互追打嬉戏,口中唱着《日北歌》。唱的是:“说日北,就日北,日起北来了不得。五黄六月下大雪,堂屋垫起三尺厚,地坝干起裂。十冬腊月割小麦,割出来条菜花蛇,一刀剁成十八节……”
另外几个小孩不服气的说道:“你们唱的并不好听,王哥哥还会唱反调歌呢!”
其中一个小姑娘,嘟噜起嘴道:“反调歌,肯定没有陈三儿唱的《日北歌》好听。何况肥地主唱歌,本身就像牛叫。”
“陈四姑,你小看人了,这反调歌,是爷爷刚教给我的。”诨名叫肥地主的王哥哥不服气地说。
“那你有本事唱来听听。”众小儿对肥地主起哄道。
“那你们可听好了。”肥地主清了清嗓子,唱道:“八月十五没月亮,强盗到屋偷水缸。聋子听到水缸响,瞎子看见翻院墙。瘫子出来撵一趟,独眼出来打一枪……”
“哈哈哈哈,你这是唱的什么歌,全是说的些不着边际的话。”支持陈三儿的一帮小童,一起哄笑道。而且对肥地主指指点点。
肥地主被他们笑得面红耳赤。眼看得他下不了台的时候,这时,孩子们都听到了另一个人的歌声。
孩子们寻着歌声望去,只见一遍银灰色的世界中,有一个黑点在蠕动着。凛冽北风吹送来的歌声,便是从那黑点处传来的。
孩子们立刻停止了争吵,眼睁睁地看着那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的黑影,都快走到孩子们身边时,孩子们终于看清楚了。原来,这个黑点是一个大头和尚。只见这和尚,穿着破旧不堪的青布袈裟,赤裸着双足。左手拄着条马槡树棍,右手拿个小童玩耍的货郎鼓儿,在叮叮咚咚地敲打着。大头和尚旁若无人的继续着他的歌唱,而且还调皮地向孩子们挤眉眨眼。吓得孩子们连连后退。
而大头和尚见状,显得更加得意。他用马槡棍挑起挂在脖子上的佛珠,笑眯眯地对孩子们道:“稚儿们,不要怕。我这珠子,不是牛骨做的,更不是马骨雕的。是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人骨头,花三百年三个月零三天,做好的哪!不信你们摸摸,这上面,还有帝王的骨气呢!”
孩子们本来就胆子小,一听大头和尚说,那串佛珠,是用人骨头做的。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半晌都说不出话来。而大头和尚呢,把手中的货郎鼓摇得咚咚响。对孩子们说:“你们谁敢来摸一摸佛珠,我便将这面小鼓,送给谁。”
这帮孩子中,本来要数陈三儿的胆子最大。他看着大头和尚手中的货郎鼓,跃跃欲试,想去摸摸他的佛珠。可陈四姑却赶紧阻止道:“三儿,你敢去摸,我回头就给妈讲。看妈打死你不!”
陈三儿被陈四姑这么一吓,便不敢再去摸那佛珠。只得眼巴巴地盯着大头和尚手中的小鼓。
陈四姑则怂恿肥地主道:“王哥哥,你肯定不敢去摸那人骨头珠子呢!”
“我有什么不敢的,你叫我去摸死人,我都敢。不过,你以后得做我的媳妇才行。”肥地主得意洋洋道。
肥地主的一席话,逗得连大头和尚都笑了。大头和尚笑眯眯的对他说道:“来,就你来摸摸,你摸了这串佛珠后,我就给你牵线做媒。将这姑娘,许配给你做媳妇!”
肥地主真的慢吞吞地移到了大头和尚跟前,但他还是不敢贸然伸手。大头和尚鼓励他:“来,别怕。这不就是一串佛珠吗,我天天还将它挂在身上呢!”
肥地主终于浑身抖颤颤地伸出了手,在大头和尚所说的,用人骨做的那串佛珠上,迅速地摸了一下。缩回的小手,颤栗不住。
大头和尚即刻将货郎鼓,递给了肥地主。说道:“你摇摇,看响声好不好。我还要教你一支歌。以后,你就一边摇着鼓,一边唱歌,好不好?”
肥地主点了点头。
大头和尚又对在场的孩子们说:“你们都要跟着唱啊!”
只见大头和尚摇晃着脑袋,口中唱道:
十二尖山对太阳,
有关阴地放路旁。
谁人若能得此地,
不当皇帝做霸王。
孩子们跟着大头和尚把这歌,学唱了三遍。大头和尚又问道:“你们都可记住了?”
孩子们齐声答应:“记住了。”
“好了。”大头和尚说完,用手摸了摸肥地主的头。“你说要娶那姑娘做媳妇的,那姑娘以后就是你的媳妇了。”
末了,大头和尚说了声,“我去也!”顿时便没了踪影。
待孩子们回过神来。抬头看时,那大头和尚,已飞上了高达千仭,白雪皑皑的七岳山巅。
《情僧奇缘》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情僧奇缘》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