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末,皇帝昏庸,阉党当道,国纲不正,民不聊生,各地反唐义军风生水起,霸占了晚唐帝国多个州县。这些义军之中最著名,最有实力的当属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义军。
后王仙芝与黄巢决裂,王仙芝战死后,各路义军之中又当属黄巢的大齐义军声势最旺,控制着晚唐十几个州县。
晚唐就如风雨中的危楼,摇摇欲坠,但晚唐的统治者仍然不甘心失败,要做垂死的挣扎,对各路义军进行疯狂的反扑,黄巢的大齐军成为唐军消灭的重点。
晚唐帝国花了八年时间对各路义军实行分吞蚕食,一些势力弱的义军纷纷败亡,到黄巢起义的第九年,中原大地上就剩下黄巢唯一的一支义军,这一年黄巢的义军与唐军进行决战。
由于大齐义军和唐军存在着实力上的差距,决战初期大齐义军接连败退,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唐齐两军决战的第三个月,黄巢亲率齐军三十万人在黄河以北太行山边侧与大唐军四十万人进行战略总决战,黄巢深知这次决战胜算不大,在两军对峙时,齐军士气低落,有不战而匮的迹象,而黄巢亦思绪万千,遥想自己起兵将近十年,最终仍然落了个马革裹尸,抛尸荒野的惨淡境地,但他又不相信命运,他需要用最后一战来达到自己原来起兵时候的梦想。
总攻发起时,面对如潮水般袭来的唐军,黄巢生平第一次在心里默默祈祷上天保佑。
本以为历史的车轮仍然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转时,然而历史却偏偏在这儿发生了变异。
正当唐军首领发起总攻号角时,唐军阵地突然莫名其妙的刮起了一阵超强龙卷风,把原本唐军齐整的阵型搅得七零八落,唐军主帅也被龙卷风卷的毫无踪影。
黄巢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重新鼓舞士气,率先杀入唐军阵营,大破唐军,彻底扭转了对自己不利的战略局势。
从此大齐军势如破竹,如秋风扫落叶般荡平了唐军的残余势力,控制了华夏大地的局势。
黄帝纪元3582年,黄巢彻底推翻唐帝国,建立了新的封建帝国——大齐,定都汴京,年号天启,黄巢就是齐高祖,齐帝国继承了唐帝国的国威,威震四方,各地蛮夷无不来朝纳贡称臣,华夏又进入一个盛世。
但是盛久必衰,到了黄帝纪元3995年,也就是齐帝国第二十二代皇帝齐仁宗在位时,齐帝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剧烈的动荡,到了重蹈唐朝覆辙的危险边缘。
齐仁宗黄启在登基前,太子府中有一个太子洗马的小吏,叫罗奎,此人为人圆滑,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又由于曾经救过黄启的性命,所以深得黄启的宠爱与信任,跟黄启称兄道弟。
当时的太子黄启管理吏部和兵部,他就利用职位之便,提升罗奎为吏部侍郎和兵部侍郎,罗奎在这时就开始了他的野心策划。
待太子黄启即位为仁宗时,就立即册封罗奎为“御弟”,享受王爷俸禄与待遇,并擢升罗奎为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六部罗奎执掌其中三部,可谓权势滔天,风光无限,这样大齐的官吏任命、兵马粮草、钱财货币都被罗奎控制。
但罗奎也是一个九面狐狸,深知时机不成熟,不敢轻举妄动。在齐仁宗面前依然表现的忠贞不二,克己职守,多次要求齐仁宗收回任命,这样更使得仁宗欣赏,以致达到推心置腹,同榻而眠的地步。
齐仁宗黄启亦不是当皇帝的料,即位后三个月便不理朝政,经常向罗奎抱怨自己本无做皇帝之心,于是罗奎就趁此机会掏空仁宗的皇帝权利,而仁宗也很配合地就把朝内外一切事宜都交给罗奎处理,这就更方便了罗奎的野心膨胀。
罗奎待时机成熟,就开始全面夺取兵权,架空皇帝,打击忠臣义士,这一系列明目张胆的举措,引起了朝内外一片恐慌,朝内大臣万骞,黄维,韩兴等联名上书齐仁宗,要求免除罗奎朝内外一切权利,并将其发配置边疆。这时的仁宗已经沉迷于酒色,对这些谏言黑白不分,反而将进言的忠臣打入天牢。
至此,朝中无人上书,罗奎达到了肆无忌惮,指鹿为马的地步。
果不其然,黄帝纪元4010年,也就是齐仁宗定元十五年,年仅三十六岁的罗奎利用北抗契丹之机,在幽州起兵叛齐,祭拜天地,自立为帝,建立大韩朝,定都幽州,年号天顺,意为顺上天之意。
罗奎的伪韩朝打着“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旗号,开始大肆进攻大齐,三年的时间里大齐丢失了黄河以北的大面积领土。
同时,原来大齐的各领属国见大齐国运已逝,纷纷倒戈自立,大理和吐蕃先后宣布不再来朝朝拜。
定元十八年,就当伪韩军队攻入黄河以北八百里与大齐军队对峙的时候,原封地在西北的四王爷黄孛,打着“清君侧,正国纲,诛昏君”的旗号,在安庆府起兵,建立“西齐”,与北边的伪韩联合进攻大齐。大齐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国将不国。
而齐仁宗由于“御弟”罗奎加胞弟黄孛的背叛,更加变得浑浑噩噩,专门宠幸太监宦官,流连与后宫之中。朝中大臣也因主战和主和而分成两派,其中以万骞,黄维,韩兴为首的主战,以叶昌,叶子忠父子为首的主和。
齐仁宗定元二十年,年仅四十三岁的黄启因纵欲饮酒过度,再加上积郁成疾而驾崩,周边藩属国又发生了新的骚乱,伪韩和西齐又趁机大举南侵,大齐位于两线作战的处境。
齐仁宗驾崩,本应太子即位,但由于原太子黄彰随罗奎北抗契丹之时被罗奎扣押,连同当时的太皇太子。大齐朝廷又另立仁宗次子黄显为大齐皇帝,黄显就是大齐第二十三代国君,黄显打破帝王封号的传统,自封为齐霸宗,定年号为大统。
齐霸宗黄显比他父亲有抱负,发誓在有生之年势必收回大齐所失国土,在万骞,黄维,韩兴等老臣的辅佐下,国内局势稍显安定,并着手北伐西征,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连着十一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反而连失州县,三朝元老韩兴忿而将姓名改为齐灭罗。
至此,齐霸宗大统年间,中原大地上形成了大齐,北韩,西齐三方相峙的局面,大齐偏安于江南,北韩占据着黄河以北,西齐以安庆府为据守。
而韩朝的北边有契丹窥视着中原大地,西边的吐蕃和回疆也开始兴兵动武,东海弹丸之地的扶桑趁着中原内乱侵扰华夏沿海。
齐霸宗大统十八年(黄帝纪元4033年),伪韩联合西齐大肆举兵南侵,大齐军连败三百里,伪韩军威胁着大齐国都汴京,大齐京都内外盛传着迁都的谣言。
伪韩军在距离汴京三百里的地方扎营,修生养息,储备能量,准备第二年开春一举攻破大齐国都,使大齐帝国彻底覆亡,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天朝上国何去何从,中原大地何去何从,华夏各族何去何从?
历史总会给人意想不到的震撼,就在大战濒临爆发的时候,在另一个神秘的世界里突然刮起了一阵超强的龙卷风,大齐称之为龙眼!
龙卷风,龙眼,就这样历史的车轮会朝哪个方向运行了。
《极品江山》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极品江山》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