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
他甚至还认出了这个女孩是组织部新来的公务员,女研究生刘依然。
“大背头”不是别人,他就是永定县委书记庞鸿。
庞鸿与刘依然从未谋面,他怎么就能在闪念之间认出刘依然呢?
这事说来话长,还要从永定县今年的公务员招聘工作说起。
永定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共计160余人,在编公务员仅67人,其余的少部分是机关自己招聘的集体干部,还有一大部分是冠名为各类专职工作者、协管员等的合同工,鱼龙混杂。
庞鸿51岁,在永定县工作已有五年,成绩平平,几乎没有的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绩,但也没有捅什么篓子。五年前从市卫生局空降到永定县当县长,两年前县委书记卸任,他顶了上去,成为本县一把手。
去年七月,两名公务员到了退休年龄,有了两个编制的空缺。
庞鸿心里清楚,在两名老同志没退休时,已经有很多人打起了这两个编制的主意。为了争取这俩名额,甚至有的人恨不能盼老同志早死,好腾出地来接收他们的子女。
庞鸿多年来在永定县极尽低调,虽然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一旦失去一干中层领导的支持,他这个外来的和尚很难把经顺顺当当念下去。
招聘工作还没开始,庞鸿已经接到了无数个相关电话。有的是上面的领导,委婉的打招呼,多数是说有个什么亲戚有志于到永定县发展云云;还有些下面的科长主任,极其恭敬,代表自己家孩子表示要为家乡繁荣做贡献等等。
上面的领导不敢得罪,下面的人不能得罪。庞鸿对上对下都是一贯的好脾气,不明确表明态度,只说等笔试完了看结果再说。
庞鸿其实有自己的打算。
有句话说得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名著名的研究员。两人脾性相投,十分要好。
研究员经常和他痛斥当前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有一次,研究员语重心长的说了句话:我真希望当权者们在招聘的时候给平民的孩子一个机会。这机会不是给个体的,是给全体平民的孩子看,让他们心中还能存有希望。”
研究员的话刺痛了庞鸿。
笔试结束后,组织部长李文渊把进入面试的人员名单和简历送到了庞鸿办公室。
顺利进入面试的一共有4人:
第一名,刘依然,女,25岁,硕士,党员。
第二名,沈芳,女,22岁,本科,群众。
第三名,苗鹏,男,23岁,本科,群众。
第四名,白莎莎,女,22岁,大专,群众。
刘依然不仅笔试第一名,而且出身名校,学历高,党员,各项条件都出类拔萃。简历上,刘依然清秀的面孔给人印象深刻。
看到籍贯一栏,庞鸿对刘依然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外地孩子,取得那么优秀的成绩,实属不易。
庞鸿在刘依然简历的右上角用铅笔打了个大大的对勾。
沈芳和苗鹏条件相当,都是本地人。庞鸿心里的天平自然而然的滑到了苗鹏一端。
倾向归倾向,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庞鸿考虑还是看面试情况。他在两个人的简历右上角都用铅笔打了个问号。
白莎莎笔试成绩刚刚过线,各方面条件跟前几名相差甚远,庞鸿没多犹豫,在白莎莎简历上打了个叉。
庞鸿很庆幸,这几人都不在打招呼的范围之内,看来,那些孩子都没有过笔试,这倒是少了许多麻烦。
庞鸿刚要给党办打电话,让人叫组织部长来自己办公室。就在这时,桌子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官路之美人心计》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官路之美人心计》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