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优秀小班长
海子升到四年级时,风水沟大队的学校有了新校舍,位于风水沟村以东大概一里多地。全大队的四年级至五年级,都搬到了新校舍,又增加了六年级和七年级,叫戴帽初中。一至三年级依然留在生产小队,郑老师属于小队的老师,当然要留在风水沟小队,这样,海子和郑老师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海子的叔叔是风水沟大队学校的校长,不仅管着新校的老师,也管着其他五个小队的教师。“向雷锋学习”的号召发出后,学校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做好事活动。
海子上学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粪篓,要为生产队拣粪。捡来的牲畜粪便要倒到生产队的粪坑里。既没有人计数,也没有人组织去做,一切都是自愿的。也没有报酬,甚至没有人知道你这么做。但大家都去做,海子认为绝不能比别人落后。
海子有时组织一帮小伙伴,利用月色到生产队义务劳动。替生产队的饲养员打扫院子,起圈,倒粪等。有时也帮助社员修路,或帮助五保户挑水等等。海子都是积极分子。
海子四五年级的班主任叫邵国祥,瘦瘦的个条,经常戴着一顶草绿色的军帽,但是没有军徽。邵老师经常背着一个军用挎包,里面放着著作和光明牌收音机。在海子的村子里,有收音机的家庭少之又少。海子的叔叔家也有一个和邵老师那个一样的收音机,海子也经常跑到老叔家和堂弟们一起听节目。
四五年级的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比一二三年级时更多,几乎每天都有劳动。春季植树修坝沿,平整土地砸圪塔;夏季薅草耪地,起圈放牲口;秋季割草,收庄稼,挖树根,拾柴禾;冬季拣粪,倒粪等等。海子虽然个子小,但都干在前头。
海子在学习上不怎么费劲,也没有什么作业,轻轻松松上学,热热闹闹劳动,继续当着班长,还兼着班级的炉长(负责冬季为班级生炉子取暖)。
在海子眼里,叔叔是他最敬佩的人。叔叔不仅是校长,而且教着音体美课。叔叔的歌唱得很有磁性,很吸引人。特别是唱电影《闪闪红星》的主题歌时,和电影的男歌手唱得没什么两样。叔叔喜欢画漫画,来了什么运动就画什么漫画,漫画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个性突出。叔叔是最棒的篮球队员,每天都组织教师们打篮球,叔叔在球场就像一个战场上的指战员,指挥着他带领的那队队员密切配合,有序进攻和防守。最终,总是叔叔那队赢。有时,叔叔也组织和带领他训练的学生篮球队和教师篮球队比赛,结果学生篮球队常常胜了教师篮球队。
海子在叔叔的影响和帮助下,也经常主动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的发言。叔叔也刻意培养他,让他和老师一起值周,检查学生自习情况,负责间操的组织站队和喊口令。遇到学校集会,特别是学习雷锋的动员会或报告会,海子都会代表学生发言。海子每年在全校的三好学生评比中都能被选上,海子学生生活过得很滋润。
一天,邵国祥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到生产队的草场帮助社员打草,中午收工下山,在村子西头碰到了海子三年级的班主任郑莲花老师。
“邵老师,告诉你一个悲痛的消息,去世了。”郑老师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什么?逝世了?”
“中央台刚刚播报的。”
“逝世了。”包括邵老师在内,学生和老师都慌乱起来,大家一起向村里跑去。
在村子里,有三三两两的人聚居在一起,谈论着去世的事情。大家神情凝重,有些人在那里嘤嘤地哭泣。
一些老年人哭着说:“这可咋好,走了。我们怎么办?”
海子回到家,奶奶正在那里抱着像自言自语着什么,眼角流着晶莹的泪花。
爸爸妈妈收工回来,也陪着奶奶一起哭。
海子中午饭也没有吃,看到大人们那样的悲痛,也被他们的情绪感染,给他的感觉是要出什么大事了,好像天要塌下来的样子。
下午上学,学校的大喇叭里循环播报着“告全国各地同胞书”,悲痛的音乐加上播音员深沉的朗诵,烘托出沉痛哀悼的气氛。
沉痛哀悼的追悼会在大队部举行。全大队的学生都参加了这次追悼会。
会场庄严而肃穆,全大队的社员都来参加追悼会,院子里根本放不了那么多人,许多人都站在院外的土街上。社员们都自发戴上黑纱,学生们也都戴着黑纱。会场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大家都在等待收音机里传来北京追悼会会场开始的声音。
一会儿,北京追悼会会场的追悼活动开始了。
当会场上举行默哀时,有许多老年人已经昏倒在地,整个会场哭声一片,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戴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海子头一回经历这样的场面,也受会场气氛的感染,他看到郑莲花老师哭得那样上气不接下气,也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
回到学校后,一种简易印刷的薄手册发了下来。内容主要是中共中央的告全国同胞书和追悼会上的致辞,以及的丰功伟绩。海子学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声调,有表情地朗读,受到邵老师的表扬。
过了一个多月,传来了消息,说是“四人帮”被打倒了。紧接着,关于“四人帮”的各种罪恶活动的影印本就传下来了,海子又投身于运动中,写揭露批判“四人帮”的批判稿。
逐渐的,学校开始重视知识学习了,老师们开始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参加中考和高考,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海子依然是班长,学习还是那么好。五年级时,邵老师重视学生的文体活动,海子自发组织一个文艺宣传队,利用春节和各种活动到各个生产小队演出,由于海子在表演中既滑稽又活泼,很受社员们欢迎。
紧接着,生产队宣告解散,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海子家分到了地,分到了一头牛和各种生产用具。海子在放假期间经常帮父母干活,学会了很多农活的技巧。比如海子学会了使犁杖,学会了用牲畜耥地,还学会了赶大车。
海子六年级时,依然在风水沟大队的学校读书。那时的小学有戴帽初中,所以海子是在自己的村子读的初中一年级。
海子是班级的活跃分子,喜欢组织一帮人玩集体游戏。比如当时在农村盛行的打掐塞、打龙尾、打跑球等游戏,海子都是活动的中心人物。
海子六年级班主任是一个留有青年胡的年轻教师,叫崔友生。他教学讲究方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很受学生喜欢。崔友生爱好音乐,亲自教海子他们学习舞蹈。海子的舞蹈“我爱北京天安门”就是跟崔友生老师学的。
那年夏天,海子中午惹祸,被崔友生老师罚站了。
那天中午,海子和他家后院的小伙伴谭全新,到生产队的饲养处去玩,发现了一个麻雀窝,海子和谭全新掏了那个麻雀窝,得到了五枚鸟蛋,结果下午上学迟到了。崔老师让他们俩在烈日下站军姿,然后罚他俩搞完学校院子里的卫生。
海子在搞卫生时,途径四年级窗前,从屋里瞥出的一道明亮的目光把海子电了一下,海子从此就与这抹目光结下了不解之缘。
《恋一座最初的城》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恋一座最初的城》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