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叔父为他看中一个女孩
叔父不经常来海子家,因为叔父任大队学校的校长,也确实很忙。叔父的家在海子家以东约五百米左右,五间大房,在风水沟村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奶奶一直跟着海子父亲过,在逢年过节时候或平常比较闲在的时候,奶奶会到叔父家住上一段时间。
奶奶点上那盏海子爸爸新买回来的玻璃罩灯,这种灯亮度大,油烟小,是为海子兄弟几个做作业用的。奶奶把灯放在炕桌上,海子的爸爸妈妈、奶奶和叔父四人围着炕桌说话。
因为晚饭早已吃过了,奶奶端上以前炒的瓜子,大家边嗑瓜子边说话。
海子的姐姐也早已不念书了,因为姐姐的活计好,是爸爸妈妈的得力帮手。姐姐为四个长辈每人倒了一杯水,也坐在炕沿边上听他们说话。
因为叔父很威严,又是海子最佩服的人,所以,他们说话,海子就躲到西间屋子里看书。
海子正在油灯下看《封神演义》,因为不容易懂,生僻字多,海子看的很慢。
这时,姐姐推门进来。
“海子,爸爸让你来,叔父是为你的事来的,让你来听听。”
“姐姐,你没有听错吧,叔父怎么会为我来呢?我在外面可没闯啥祸啊!”
“你去了不就知道了。”海子放下书,将灯吹灭,跟姐姐到东间屋来。
“哈哈哈,海子,来坐下。叔叔这次来,就是为你的事来的。”海子进了屋,叔父高兴地叫着海子。海子不敢正眼看叔叔,非常拘谨地坐在放在地上的一个板凳上。
“这海子呢,过了这个年就十五了,也老大不小的了。他是我迎的生,他的事我也格外上心。看看咱们村,十四五的都已经订了婚,海子也该订婚了。”叔父眉飞色舞地说着。
海子的爸爸妈妈连忙应承着,还带着无限的感激。
海子一听说是给自己订婚,知道是要给自己找对象,心里不悦,又不敢表现,就小声嘟囔着:“我才多大,我不找对象。”
“不小了,都十五了。你叔叔家的水根比你还小一岁呢,不是也已经订婚了吗?你是咱们家的老大,你要是不订婚,你后面的几个兄弟怎么办?”海子的话让母亲听见了,立即得到一顿训斥。
海子不敢再有言语,只是埋怨叔叔思想也不够先进。本来叔叔是个文化人,怎么也和这些目不识丁的庄稼人一样,小农意识这么浓。不仅为自己的儿子早早订了婚,还要为我订婚,唉,真是悲哀,叔叔的话我是不敢忤逆的,看来我死定了。我的孙丽惠啊,我们怎么办呢?
海子的情绪一下子低落起来,甚至懒得听他们说话。
“我为海子看中一个女孩,也在学校念书。这个女孩才好呢,要模样有模样,要个条有个条。他们家也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又知根知底。是杨树沟村的,上下营子,也不算太远。”叔叔说来为海子订婚,原来是早为海子看中了人家的女孩。
当海子听说女孩是杨树沟村的时候,浑身为之一颤,激动的差一点站起来。他默默地喊着:“孙丽惠,孙丽惠,叔叔为我选中了孙丽惠。我要订婚,我要订婚,我同意。”海子将身子重新坐正,腰也直了起来,认真地听叔叔的下文。
“女孩的父亲叫麻福生,女孩叫麻双燕。一次,这女孩到办公室送作业,我侧面打听一下,还没有对象,我说给她介绍对象,她说那敢情好了。女孩我敢保证,没有什么意见。海子这头我也做得了主。媒人我已经找好了,也是在前后营子经常做媒的人,大哥也认识,就是杨树沟村的刘大忽悠,哥哥嫂嫂你们看成不?”
海子一听不是孙丽惠,差点从凳子上掉下来,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永远蔫吧了。海子愤愤地想:“什么麻双燕,我根本不认识,还找一个破鞋给我当媒人,真是恶心死了。”
海子的恼火直冲脑门,又不敢发作,就再也坐不下去了,跌跌撞撞地躲到西间屋里去了。
油灯比较昏暗,距离又远,海子的叔叔根本没有注意到海子的表情。他可能一直认为:孩子懂得啥,虽然这是新社会了,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这个小山村依然具有生命力。再说了,海子个子那么小,谁能看得上啊!不老早订婚,将来岁数越来越大,好女孩都被人家抢走了,到那时,什么都晚了。你看西梁的于喜,今年都二十八了,也没人给个媳妇,他小的时候,也说赶趟,最终怎么着,还不是照样打光棍!就是海子再不同意,这事也这么定了。小孩子知道什么!
海子的爸爸妈妈对叔叔的提议一致表示同意,并积极配合,兜这事拖不得。
“他老叔,你就看着办吧,你说怎么办我们都依你。你这也是为海子好。海子将来会感谢你的。你看,要不咱们先叫媒人吃顿饭,把这事尽早定下来。”海子的妈妈说。
“我听说这孩子老抢手了,登门提亲的已经有三四家了。”海子叔叔也怕夜长梦多。
“那就抓紧办。这样,二子,你就到杨树沟跑一趟,把刘大忽悠请来,让刘大忽悠先到老麻家提着亲,我们再让俩孩子打一下对光(打对光就是相亲),如果没什么意见,就抓紧把婚定下来。”海子奶奶最后拍板,叔叔得到回应,也不去问问海子的意见,径直去办事了。
海子躲在西间屋里生闷气,知道叔叔和家里人已经将事情定下来了,更加惶恐不安。怎么是麻双燕,怎么就不是孙丽惠。我不干!但海子生性怯懦,又不敢将相反意见摆在桌面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更不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没有据理力争的勇气,还不敢将他和孙丽惠之间的感情讲出来。所以只能沉默。而家里人都认为海子年龄尚小,还不懂男女之间的事情,对家庭和婚姻一无所知,听说是为他找媳妇,肯定是不好意思了,所以囚在屋里不敢见面。
海子将装在兜里的信纸拿了出来,在纸上一遍一遍地写着一个名字:孙丽惠。
他暗叹:这下完了,一切都是叔叔做主,我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喘,还不是一切都是他说了算。海子听说,这要是订了婚,退婚是很难的事情。在农村,谁家说媳妇都不容易,都要为女方送彩礼,还要定期接女方来家里住,好吃好喝好招待不说,临走还要穿上男方家里做的新衣裳,还要男方送上“压腰钱”。总之,五花八门的钱男方都得掏,否则,男方就不能把女方娶到炕头上。再说了,海子家里并不算富裕,海子还有三个弟弟,都要说媳妇,都得往外拿钱,家里如何能承载的起啊!
海子的姐姐也已经订了婚,男方是距离风水沟村十多里地的李家窝铺村,姐姐对家里给她找的对象也很不满意。可是,那时,姐姐的岁数还小,也不知道订婚是怎么的一回事,就稀里糊涂的将婚定了。姐姐现在感觉很痛苦,就将这种痛苦说给海子听,并叮嘱海子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走出这个穷山沟。
海子现在的心情,姐姐最理解。但姐姐不知道他已经有心上人了,而是以为海子没有看上这个叫麻双燕的女孩。就过来询问他。
“海子,你认识叔叔为你看中的女孩吗?叫什么来着,对,叫麻双燕。”
“不认识,我怎么能认得她。”
“既然不认识,你怎么不高兴啊?”
“我不喜欢她!”
“你没有见过她,怎么就会不喜欢了。也许你见到她,相中了,还会乐得嘴都合不拢呢!”
“我见到她,也不喜欢她。”
《恋一座最初的城》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恋一座最初的城》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