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转帖:关于游医
在中国,“游医”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江湖郎中?卖狗皮膏药的?走街串巷兜售“祖传秘方”的?
但如果你仔细的想想,中医的历史就是游医的历史。从扁鹊、华佗到孙思邈、李时珍(曾做过官方太医),几乎所有的中医名家都是游医。正是因为民间游走的无拘无束和接触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以及对东西南北不同的植物和水土的了解,这些人成就了医学史上泰斗的地位。令我惋惜的是,就是这些执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牛耳的中医大家们却不曾在他们那个年代,成就开办大型医院的壮举。即使有象古代“太医院”那样的宫廷机构,但那些身怀绝技的人往往不屑于坐在养尊处优的皇宫内室过他们笼中金丝鸟般的生活。有时他们可能也会现身在显贵的门厅,但往往也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原因是什么呢?是扁鹊被蔡桓公的误解?是华佗在曹操手中丧命?我们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中国古代的诸如“太医院”这样的宫廷医院不曾出过什么名震遐尔的名医。倒是游医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直到西方的传教士在中国兴办起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院,这种游走四方的江湖郎中才停止了他们的神话。
在有的人眼里,游医时代过去了,西方式的必须具备行医资格并且应该有专门机构进行监督的时代到来了。
真是这样的吗?回答是否定的!从现在看,中国未来的游医的历史应该有如下的界定: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游医的沉寂年。由于严格的户口界定和集体化的生活方式,游医这一职业基本上被消灭了。当时也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公共医疗体系,虽然很不完善,但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看病问题。这只要看看当时的人口增长情况和人口的平均寿命就可以证明。“游医”这一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这三十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国家医疗资源的短缺;有的说是医疗体制的改革而造成公立医院的高收费;有的说是中国医疗水平的落后使人们对公立医院缺乏信心;有的说法则纯粹是游医所涉猎的是公立医院不愿意涉猎的一些病种(如性病、不孕不育或者一些难治性的如呼吸道疾病和癫痫等),总之,经过了三十年的耕耘,“游医”这个行当已经经过了几次波动,基本完成了质的转变,并且在全国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三大游医之乡。(转houjunkui博客文)
《无良医生》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无良医生》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