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无良医生 > 章节目录 > 14.转帖:“邓先生”揭内幕(一)

14.转帖:“邓先生”揭内幕(一)

书名:无良医生 作者:乘凌高城 更新时间:2012-12-11 16:32 字数:2640

    14.转帖:“邓先生”揭内幕(一)(本章属资料,读者可不读)

    这一切要从我认识不久的一个同事邓先生说起。他就是抚州这个游医之乡的人。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他提到他过年回家以后家里面过年的盛况:大街小巷到处是高档的如宝马、奔驰这一类的轿车,车牌五花八门,全国各地的都有!

    “这是那些在外地开诊所的一些成功的人。”他说。

    开诊所?这些人全是在全国各地开诊所行医的?我有一些莫名其妙!在我的印象中,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地方有这样密集的以行医为业的人。而这些地方确实是游医的出产地,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医疗技能的人从这里走出去,然后开办起各种各样的所谓的诊所,等赚到钱以后再回到家里风光。在未认识邓先生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我的理解,医生的来源要么是所谓“医药世家”;要么是一些医疗学院的学生。而且最近这些年,象一些医科学院毕业的学生找工作都会有困难。

    但在这些游医之乡里面,出外行医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谋生的手段。据邓先生讲,他自己虽然才三十出头,也已经有十几年的行医的历史了。初中毕业了,干什么去?就跟着自己的亲戚本家什么的出去开诊所啊!如果说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走出去跟着经验丰富的医药世家学手艺,这也就象古代的那些中医一样,而且这些孩子比古代的那些从来没有读过书的孩子更有优势!然而事实上,象邓先生这样的初中刚毕业就跟着别人出去开诊所的孩子,从他的师傅那里学到的除了简单的打针这类小手艺外,根本不可能学到任何医疗方面的知识,哪怕是常识!因为那时候的这些师傅不是没有读过书就是读很少的书,大多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而且根本就不懂什么医术!

    就象《瞭望东方周刊》的记者在采访一个东庄镇的老头时那个老头所说的话:“行医开诊所要什么知识?只要能够走的动的,都可以出去开诊所!”这种情况在抚州临川也一样。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是当地游医的全盛时期。那些重点的象崇岗、连城这些地方,可以说是全民皆医!能够走出去的,大到五、六十岁的老人,小到十几岁的孩子,所有几乎能够走动的都出外开诊所。那个时期,崇岗和连城大概有六万人,出外开诊所的不下一万人。

    另外,这些在外开诊所的人在家乡也发展了一些产业链。这些也可以看成象东庄镇如今的药品和医疗产业的雏形。当时,就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崇岗和连城有六、七家的印刷厂,专门为外出的人印制诸如用于张贴的性病广告,药品商标,宣传材料以及假冒的证件……

    邓先生说,在当地人的眼里,象读书啊什么的纯粹是一种多余的事!一个读完大学出来参加社会工作的人,每月的收入还没有他们那些没有读过书或者读书很少的人赚的多。而且读书太多极有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因为这不是一个事业,甚至严格的说就不是一个行业。它是一个行当,一个有它们内部规矩和行内“黑话”的行当。当它展现给别人的时候,就那些行头、那些道具,也许能让人看出“医”的样子来!其实,这个行当不是医,它和“医”离的很远。所有的那些行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钱!所以,从一开始,所有的学徒从师傅那里学习的技能不是医术,不是对药性的了解,而是骗钱的技巧,是在演戏时的那一套说辞。等到见过几年的世面,学徒们就不再满足于寄人篱下、只能得到一点点生活费的学徒生涯了,自己可以开诊所了!

    于是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城市里面的“城中村”,农村的集贸市场,小县城或者矿山、新建的开发区,总之一切人口聚集的地方。一个小小的门面,一个不起眼的招牌。余下的就是把从家里的印刷厂带来或邮寄来的广告四处的张贴,电线杆、墙壁、厕所。如果想做的好一些,也可以自己区分发。等到有一些底的时候,就可以雇人专门为你发放精美的印刷宣传品,就象当年的“三株口服液”一样。还可以在电视台和电台作广告,也可以进行“专家”讲座,当然,这一切要做的足够大的时候!

    此后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站得住脚的问题!据邓先生讲,如果要在一个地方开诊所,必然会遇到诸如工商、卫生、城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问题。刚开始,绝对不能先去找这些部门。因为所有的开诊所的人都没有任何正式的或者合法的足以使他们正常开业的必要的证明。开业了以后,这些部门迟早会找上门来的,到了他们找上门的时候,一切都好办了。你只要象征性的交一些“保护费”,最多也是一点小小的贿赂而已。其实,对于这些小的诊所,那些监管部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们那些人是不会在这样的诊所就医的,他们的子女、家属也不会来这样的地方。当然,如果碰巧你所在的地方出现诊所死人这种事,政府也会来一次大规模的整治。往往后来的结果是,那个死了人的诊所的游医逃之夭夭,其余的强行关闭。和中国的很多事情一样,这阵风过去没几天,一切又开始了!

    就我自己来看,一个就这样开始他行医职业的人,也应该懂一些起码的病理学的常识吧?对于药物也应该又一点了解吧?

    邓先生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所料。他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必要懂病理学,也没有必要懂什么药物。只要懂一点点的药物常识就可以了。比如说,消炎一般用抗生素,你必须知道象庆大霉素、卡拉梅素以及先锋之类的针剂,不需要太多。止痛一般用“止痛片”。胃药知道市面上常有的那几种。多看药品广告的电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有经验。

    而要记住或者懂得以上的那些,也应该有一些文化吧?但这个游医队伍中有很多是纯粹没有文化的,怎么办?要知道,做一名好的将来也许能够成功的游医乃至最终完成游医的蜕变,下面的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游医成功的真正精髓,那就是“祖传秘方”!

    说起“祖传秘方”,很多人也许会想起“悬壶济世”的那个壶。在一些反映古代游医生涯的影片中,江湖郎中从那个壶中倒出一粒粒的“药丸”,用于包治百病!虽然这种情景只可能存在于遥远的过去,但由它所演变的情形却从来就没有断绝,那种称为“祖传秘方”的药物到现在也是游医们包治百病的法宝。据邓先生的说法,真正的“祖传秘方”其实就是几味常用的中草药。游医们事先把这些草药磨成粉末,分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作为为百病施药的基础。然后他们会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剂,比如说常用的胃药,常用的镇痛药,以及常用的安神药。而施药也相当的有技巧,如果病人在找自己看病的时候事先声明自己是胃病,那么游医一般开给病人的药除了大剂量的常用的胃药外,另外也不忘给他们配一些祖传秘方!如果病人告诉游医自己的胃痛的话,那么配给他的“祖传秘方”中,一定要加入镇痛类的药,这样可以使病人感到明显的效果。如此类推,如果病人由炎症的话,就在“祖传秘方”中加入消炎药;如果是呼吸道如哮喘气管炎之类,就加入一些清凉药。而这一切,往往是会产生效果的。
《无良医生》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无良医生》最新章节阅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