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盛大的世纪大阅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也揭开了中国军队大规模吸收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进入部队工作的序幕。李宏基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国防生,在校园内外格外醒目,受到多方面的赞誉和鼓励、支持。
大学时光很美好,但是时光如流水,岁月不等人,三年一晃就过去了。唯一可称道的是练就了一副好口才和硬笔头功夫。进入大四也是进入了争夺分配名额的时候。云海市无可置疑是国防生们非常希望留下的地方,但是名额有限,非优秀者不可能留下。
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李宏基认真准备着研究生入学考试。对于他们国防生来说,工作已经在他们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完全不必考虑就业的问题。这是他们与地方生相比非常占优势的一个地方。
正因为如此,那些大学校园里做梦的女孩,很喜欢这一群穿着绿军装的国防生。帅气、阳光、英姿飒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们毕业了就是一个军官。“80后的她们什么都不缺,唯独缺我们这样的稳定。”李宏基的室友把这句话当做经典,用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女生前仆后继加入“军嫂”这一行列。
话又说回来,考上研究生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份大礼。只要考上研究生,必须先在部队服役两年,然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而且这三年研究生期间正常享受部队待遇,军衔的晋升并不受影响。获得硕士学位后直接授予上尉军衔,正连职。
正因为研究生的巨大诱惑,李宏基开始了他的漫漫考验之路,甚至推辞了选陪办带领新生军训的任务。炎炎夏日,当其他学生都已经在家避暑,李宏基和同学仍在教室里拼命复习。父母多次电话催促,李宏基也只能以功课复习繁重为由,不肯回去。但是这毕竟不是办法,母亲的胃病又犯了,需要到医院手术。
“宏基,你妈妈胃病又犯了,你回来帮把手照顾照顾你妈。”
“嗯!前段时间不是还好好的吗?你们在家吃饭注意饮食、休息,不要太劳累了。”
“不是累得,你妈的胃病是定期发作,需要慢慢调理。前些时间我都在郾城,下班之后可以照顾下你妈,现在我要到涡阳出差,你回家照看你妈。你放假都一个月了还没回家。”
“爸,我明天就回去。前段时间不是一直在复习嘛,所以时间很紧。”
“你已经有了好工作了,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工作就好了,不要想太多了,把心收一收。”
“嗯,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回去。”
其实李宏基的心里是不赞同父亲的,不大喜欢父亲的说教。父母亲的生活观就是能够过个一般的好日子就行,而李宏基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拥有自己独立的理想,他不可能安于现状。
回到家,爸爸马上收拾东西坐火车到涡阳去了。
“爸,你赶快走吧,别误了火车,家里有我呢!”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没回来之前不要走啊!”父母亲拎起包,走出大门还不忘回头告诫一下宏基。
“知道了,难道我还把我妈遗弃了不成?”
“你爸就是这样,你别管他。”母亲永远是儿子最大的支持。
“妈,你胃病怎么样,什么时候动手术?”
“不用手术,那都是你爸让你回来的谎言。我在家调理就好了。”
“不能一直这样,只是调理不能根除啊!”
“胃病哪有什么根除,胃病就是靠养。除非到了胃癌那个程度,是不需要动手术滴。”母亲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大人的模样,只是还没有进入社会,很多社会的东西还是拎不清。
“儿子,这儿有本书,你好好看看,对你很有启发。”母亲从自己的卧室拿出一本书,黄色的外壳,像是很老很旧的书。母亲一脸神秘的样子把书递给宏基。
“什么书啊?”李宏基看着自己的法学名著有点不耐烦。本来已经够多的书了,不知道看到时候。母亲就像是个没事找事的人,高中的时候拼命给自己买辅导资料,自己差点崩溃。
“不是给你买的辅导资料,你老妈我还是知道的,你们大学不用什么学习资料的。反正有图书馆的。”
“我看看。”李宏基小心翼翼地翻着这本泛黄的书,“《官场潜规则》,嗯,还不错,这什么年代的书啊?”
“说出来吓死你,是你爸祖上留下来的。”
“祖上?看样子是新中国以前的了。”
“对的,文化大革命时候差点没保住,放在地下埋了十年。”
“作者是谁呀?”李宏翻来翻去就是找不到作者,也没有出版社。
“作者就是你祖祖祖爷,到底几代说不清楚,记住他的名字就行。”
“是谁呀?不要卖关子了。”
“你要站住啊。”
“嘿!我好歹也是一名国防生,天掉下来我扛着。”
“李鸿章!”
“‘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鸿章?”
“还有谁能够有资格写这本书?”
“牛!我们竟然还真的是一家子。”
“看看吧,李鸿章并不是历史所说那么罪恶滔天。你是他后代,应该好好学习学习。”母亲拿起针线球,开始她的一辈子爱好——织毛衣,“里面坏的东西别学啊!”
李宏基认认真真地翻阅,都是竖排的繁体文字。看了扉页才知道这是李鸿章当年自己的印刷厂印制的,姓名因为当时的环境根本就不可能留下来。本来李鸿章准备把这本书当做家训,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让他彻底丧失了信心,也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留下的,便把这本书随便放起来了。
李鸿章去世后,几个子孙把巨大的家业分成好几块,《官场潜规则》随着财产一代代传下来,终于到了李宏基父亲这一代。
“妈,爸看过这本书吗?”
“看过。”
“那看来这本书也没什么用处,我爸现在也没当什么大官呀!一本消遣的书啊。”
“你爸是经商的,没有意向进入官场,你就不一样了。本来他就一直很鄙视李鸿章这样当官的,你爸从来就没好好看过。你明年毕业了你还不得到部队去?看看这本书你就知道仕途的险恶和机遇。”母亲一边织毛衣,一边拿着针线和李宏基一板一眼地说。
李宏基抱着书,一页页地往后翻。
“吾苦心經營,自稱蓋世英雄,非有蓋世之體力武功,而在於擁有無限聰慧之頭腦。頭腦之發達決定爾等官至何處。官場風雲變換,於任何時節抓住關節,飛黃騰達,不折手段。今始得細細整理為官之道。如若早些時日總結概括,吾自認已是當朝天子。蓋中華男子,為金,為美人。男子始終應為我中華脊樑,女人只可為我男人慰藉之所。
男子當冷酷無情,男子當自信無比。官場風雨,只有一人比一人手更狠,心更辣,方得立足之地。勿理社會其他之理論,唯有權利、金錢讓他人屈服,成就我一生霸業。
勿有任何懷疑,相信自己。
官場人際當是頭等重要,然後方可以談其他。吾書中之秘笈,會讓爾等忘記自我愚鈍之處,讓爾等立刻醒悟,讓爾等成為當今蓋世英雄。
蓋世英雄,非有蓋世之體力武功,而在於擁有無限聰慧之頭腦。頭腦之發達決定爾等官至何處。官場風雲變換,在任何時節抓住關節,飛黃騰達,不折手段。
吃饭、坐车,李宏基无时不刻在看着这本书,一口气两天终于看完。合上书脱胎换骨之感觉,变得气壮如山河,此前无数颓靡、丧气之气不再,存留的是一股豪气。怜香惜玉不再,强大征服欲望喷涌在胸口。大脑思维之速度,眼睛看见事物之清晰,耳朵听得之清楚,触觉之灵敏,从来没有感受过。自己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李宏基,这才是李宏基,这才是李鸿章的后代。
“我的祖先附体了,我将从此成就一番帝国,终生将在我的统治之下,世间万物为我所用。哈哈哈!”李宏基突然间变得疯狂异常。
“宏基,你怎么了?”
“没,看书看得兴奋了。”
“刚才那么可怕,不会这本书把你变成这样吧?我还是收回吧!”
“别别别!刚才是个即兴表演,这本书我带着好不?”李宏基向母亲撒娇。
“你带着呗,但是要保护好,那本书起码也算是古董了,是你李家唯一的传世珍宝。”
“我是李家的人,以后我还要把它传人呢,没事,我会好好保存的,您就放心吧!”
一个星期,父亲出差回来了。
爸刚进家门,李宏基就拿着拖鞋给爸爸换上。
“诶?这儿子怎么变得这么孝顺了?”
“他是有求于你。”
“什么鬼点子?赶快说出来说不定还会同意。”
“爸,这本书给我吧!”
“你还真的把自己当做我的财产合法继承人啊!说不定我把财产都捐了。”
“爸!你不会这么狠心吧!?”李宏基一脸诡笑。
“你有胳膊有腿的,干嘛要我的财产?”
“谁要额财产,我只要这本书。”
“你以后按照这本书做事,出事了可与我无关啊!”父亲是从那个红色时代过来的人,对李鸿章是一辈子的唾骂。爷爷奶奶差因为这个还被批判过很多次。
“行!不会牵连到你。”
《官途》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官途》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