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附近的琅琊山为黄巾兵的聚集地,上次黄巾兵进攻徐州,被赵雷打击了一次,现在只有五千多人。
赵雷在下邳的士兵不多,只能自己招,招来的士兵基本都无打仗经验,现在趁着收拾黄巾兵,增长些自己部队的经验,以免将来上阵素手无措
赵雷找人了解了琅琊山的地形,琅琊山有三个山头驻有黄巾兵,一个山头驻扎了三千多人,另外两个各自驻扎了一千多人,易守难攻。
赵雷与蔡文讨论后,都认为应该用调虎离山之计,攻山的损失太大了。
赵雷带领徐州一万人,下坯五千人,谋士蔡文、武将潘凤,浩浩荡荡向琅琊山进发。
现在的赵雷打仗不像当年攻打襄阳和江陵,一味的蛮打,结果损失惨重,也没有攻下来。这次赵雷在进攻之前,想了许多古今中外征战的实例,但赵雷脑子里的历史知识有限,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两三个。
赵雷知道定军山黄忠斩夏侯渊的历史,夏侯渊自高自大,驻扎在定军山脚下,结果被黄忠居高临下攻下来,斩了脑袋。赵雷将士兵在离琅琊山五里之处扎营,然后四处派人仔细调查琅琊山的地形。
三日后,士兵回报,驻扎了三千多人的那个山头,水源在山下,另外各自有一千的多人的两个山头,山上有山泉。
赵雷脑子里那稀少的五千年的历史也不是盖的,至少与三国时期的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赵雷想起共产党在夺取天下中的战略,基本上都是集结优势兵力,以多胜少,最经典的是淮海战役,以六十万对八十万,将国民党分割包围,最终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赵雷虽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还是不想分兵,准备集结所有兵力,先进攻那三千人。赵雷还想到了司马老狐狸进攻马谡守的街亭,先切断对方的水源,逼迫对方与自己决战。
赵雷在把自己集中兵力先攻打一个山头,还有切断对方水源的计策与蔡文和潘凤商议后,蔡文和潘凤道好计,蔡文微笑道:“继原还以为主公只有一身蛮力,没想到还会使用计谋。”
赵雷呵呵笑道:“以前只是一身蛮力,现在是吃一堑,长一智。”
潘凤道:“大哥,对方逼急了和我们拼命,也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敌人疲惫时,我们不如留一缺口,引诱敌人突围,在敌人逃走的地方设埋伏。”
赵雷和蔡文都称赞道:“此计不错。”
潘凤不好意思地道:“这是上次在琅琊山打黄巾兵,从蔡先生处得来的经验。”说着看了看蔡文。
赵雷很高兴,哈哈大笑道:“为将者,不单凭武力,更要靠智谋,武力再高强能胜几人?靠智谋取胜才能成为万人敌。想不到二弟如此善于总结经验,若能再接再厉,定能成为闻名天下的猛将。”
赵雷说完这段话,蔡文看着赵雷,眼光中似有钦佩之意。
赵雷又对潘凤道:“二弟你就去设埋伏,这里贼首裴元绍是吧?最好活捉。”
潘凤问:“为什么?”
赵雷道:“我们的将领太少了,为了今后的发展,必须多招些武将,二弟若把他活捉后,我看其才能和品德,若不能为我用,再杀之不迟。”
赵雷早就把进攻琅琊山当作一个实战军事演习,锻炼士兵,也锻炼自己和自己的文臣武将,和打篮球踢足球一样,不管是菜鸟还是球星,刚刚簇在一起的人,需要磨合。
在赵雷军切断黄巾兵水源两三后,黄巾兵组织了两次反攻,都被以逸待劳的赵雷军打了回去。
七天后,黄巾兵在赵雷留下的缺口突围,然后被潘凤截获,赵雷再从背后掩杀,黄巾兵大败,杀死一千多人,俘虏了两千多人,只可惜自己的骑兵冲得太猛了,将敌首裴元绍在乱军中杀了。
赵雷将那些投降的黄巾兵都编入军队,再令那些投降的黄巾兵去招降了剩余两个山头的两千多黄巾兵。
此次大获全胜,原也在意料之中,赵雷的目的是练兵练将,效果还不错,自己精心打造的五百人的重甲骑兵,冲进敌阵中杀人如杀瓜切菜般,五百零三人只死了两个人一个人轻伤。
赵雷对潘凤也极为满意,潘凤虽在三国中武艺低微,但在自己的阵营里,算是第一猛将了,这人不但勇猛,还能使用计谋。
之于谋士蔡文,不是很善于出注意,但是大局观较好,尤其是心思极其细密,能让赵雷很少犯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
赵雷心中又升起了恶搞的念头,自己将来打下江山,手下有两个重要的开国功臣,一个叫潘凤,一个叫蔡文,全都是在原本历史中籍籍无名的人物。
赵雷留潘凤带领五千人镇守琅琊山,自己带兵和蔡文返回。
这一仗打得过于顺利,赵雷感觉自己有点象诸葛亮了。
赵雷回下坯不久,听闻北海孔融被十万黄巾兵围困,这批黄巾兵极其凶猛,头领为黄巾兵的一号人物田常基。
北海的兵微将寡,孔融的军事能力又一般,所以全国各处的黄巾兵起义,在北海势力最大,最为嚣张。
陶谦和孔融关系很好,知道了孔融有难,不等孔融来求援,就派赵雷马不停蹄,马上领一万兵去救援孔融。
一万人,加上孔融城内的两万人,总共三万人对付十万黄巾兵,赵雷有点头大。
十多日后,粮草准备齐备,赵雷带着军师蔡文,请徐州派个将领换回镇守琅琊的潘凤,带着一万人向北海徐徐进发。
《七擒诸葛亮》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七擒诸葛亮》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