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呢?
医院运作机制的日臻健全。
冯院也在一些科•系•组的权限问题上,作了一些调整。
一些问题,也就应运而出。
麻醉药本是管制药品。
调整后,被业务,人事和财务诸多事务,缠得颇感头疼的冯院,也没轻易松口交到后勤科室,自己仍牢牢地把握着,一支笔签批报销的大权。
可现在?
这个朱科却这样说?
是想推卸责任啊!
莫明其妙么。
朱科自然把冯院的神态看在眼里,心里不由自主的打个盹儿。其实,要说冯院这话呢,也经不起敲击。
虽然药品是由你一支笔签批的,可这其中还有众多环节呢。
比如,进货,保管,贮藏,医生处方,批价和药房发到患者手里云云。
哪个环节都可能出错。
然而,这样一推敲,又得把朱科自己笼起。
因为冯院一支笔签批购买后,后面的环节就由医院后勤科全程负责。作为后勤科科长的自己,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我只是怀疑嘛!
政府采购主渠道哇。
302啊,谁敢呢?”
朱科模棱两可卷着舌头,支吾其词,这让冯院逾加生气。
早年毕业于中国名牌医科大学的冯院,是一个纯粹业务性的医生,包括胸内科在内的国内难度很大的医疗主刀,是他的强项。
即是纯粹业务性的主刀医生,对业务之外的事儿就很少用心。
因此。
在北京某大医院里,勤勤恳恳奉献了二十多年的冯院,年过半百,依然只是个科主任。
一日。
院领导找他谈话。
云里雾里的绕了大半天,书呆子才弄明白对方的意思,因为,所以,经过院党委慎重考虑,决定让他暂时从科主任位上退一步,由现在的副科主任升上顶位。
从而“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和培养医院的新生力量。”
从来兢兢业业,听领导话的的书呆子,到底愤怒了。
这个副科主任,小了自己近十岁。
医生资历和主刀经验,都差了一大载。
可人家的叔父,据说是好像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列的政治局委员……冯院一气之下,提出了辞职。
领导也没批准。
可也没挽留。
只是,淡淡笑到。
“年轻人,哦不,你算中年人啦,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前途光明呢。岂不闻京机之地,京官如潮,退一步天高地阔?
不着急。
不着急的。
慢慢想。
想好了来找我。老冯啊,做事多三思,这是在北京。”
可书呆子就是不开窍,一偏脑袋瓜子与院领导犟上了。好在院领导惜才,并不太生气,只是耐心地等着他的表态和让位。
偏偏这时候的副科主任等不及了。
公开与书呆子顶撞起来。
想想也是。
首都一个国有大医院科主任,不蒂于外地一个市级大医院院长。
有职有权,威风凛凛。
首都啊,国有大医院整天来来往往,热热闹闹,一不注意,你就可能遇到一个手握实权的正部级;稍一留神,你就可以与某省委书记交上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