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挫败了武卫军,朝廷上下一片惶恐。慈禧就召开了御前会议。慈禧此时刚从战乱中逃亡出来不久,刚平静下来。她痛定思痛说:“八国联军进入京师,武卫军败绩频频传来,我心中十分的悲痛。我们军队那么多,却不能打仗。还没开战,人跑了。我愧对列祖列宗。你们说说该怎么办,袁世凯你说说。““回老佛爷话,旧式的军队已经不堪今日之需要。我以为当增练新军。“袁世凯说。
“各位大人有何异议。“慈禧问。
“我等以为袁大人说的合情合理,我等奏请增练新军。“下面大臣说。慈禧慢慢说:“传我懿旨,责令各省严加整顿军队。汰弱留强,以节省下来之军费,训练新军,以备不时之须。““臣还有一言,直隶幅员辽阔,现今刚遭兵役,草野未树清,亟须简练兵勇,以防不测之境,旧军是应裁减,然直隶之地,此时须应一时之急。臣以为,必须先募兵勇,赶速操练。分布填扎,然后依次汰去冗员始可兼顾。“袁世凯说。
“准奏!“慈禧说。袁世凯开始了他扩大势力的计划。
下朝后,袁世凯立即请人邀请来徐世昌商议增练新军之事。“世昌兄,自小站练兵,你我就在一起,你以为,我们的军队有何弊病。“袁世凯问,“我们过去募兵不重视视力,我们忽略了一点,现代的枪都是有准心的,视力好的人,训练之后射的准。视力不好看不到,怎么训练也是没有用的。我们在改编新军时新军,应该加上对视力的测试。还有一些人,虽然符合我们的招兵的标准,但是他们却隐瞒了暗疾,这对我们的新军十分的不利。“徐世昌说。
“我就知道世昌兄对军队十分的上心,在新的练兵法则里,我会让人修订的。还有没有其它的?““我感觉我们在招募军队时以前对力量要求低了一点,我们对军队身高没有要求,这对我们的战斗力都会有影响,我们应该酌情提高标准。“徐世昌说。
“世昌兄说的有理,我立即着人办理。“徐世昌说。
“世昌,我们聊聊家常吧。整天的国事军务的,把你我二人都忙成老朽了。“袁世凯笑着说。
“慰亭兄是没有白忙活,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大街上说你的名字,谁不为之侧目。想起当年你我二人的情景,感觉真快呀,你看克定,克文都长那么大了。“徐世昌说。
“我有今天,离不开老兄你的谋划,现在为官还不是为了这些臭小子,全是败家的玩意。”袁世凯说。
“慰亭,你要是这么说,我可要为克定,克文鸣不平了,你看看克定,现在整日跟你学习,现在圆滑老练,连我都快比不上了。克文文采飞扬,公认的大才子,你说你那辈子修来的福气。儿子好,事业顺。”徐世昌说。
“你说克定,那个小子,心思是有一点,可要说起眼光,那是差劲的很。克文倒是不错,只是整日弄文,都范酸了,只怕会迂腐。”袁世凯说。
“好了,别不知足了,我还有事,先走了。”徐世昌说。
袁世凯看着自己得意的军师的背影,他突然想到自己百年之后呢,儿子会不会像自己当初一样,落魄闯荡。自己要是哪一招走错了,势必牵连到家里人,他要抓权,挫败一切抵挡他的人。树大了,只会有人攻击,嫉妒,防不胜防。只有牢牢的抓住兵权,这一切才有保证,只有兵权大到皇帝无法撼动的地步才行。
袁世凯叫人又找来王士珍,王英楷等以及阮中枢。
“找你们前来是为了增练新军的事,阮中枢,你在新兵招募的规则上,加上目疾,暗疾者不收,还有身高要有一个限定,力气的要求要比我们以前在小站练兵时要求提高你点,你酌情拟一下,拟好了我看看。”
“是大人。”阮中枢说“你现在就去办吧。”袁世凯说。阮中枢便向外走去。
“等到阮中枢拟好了新兵招募的守则,我派你们到正定,大名,广平,赵州,深州,冀州去招兵买马,然后,你们再将他们带到保定训练。““是大人。“慈禧此时想在身边安排一个可靠的军队,此时她是信不过汉族人的。虽然慈禧一手启用了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汉人为其所用,但其内心中还是相信满人。慈禧召来袁世凯说:“近些天一些八旗子弟给我嚷嚷要当新兵,我想他们既然想当兵,那是好事,祖宗打下的江山,他们应该出些力。不能总让他们清闲。你明天去选3000名八旗子弟去训练训练,也让他们知道知道新兵的厉害。”
袁世凯深知不可违逆慈禧,尤其在军队上,否则自己以后很难走。于是回答说:“是,老佛爷。”
“你要给我训练处样子来,以后其余的还都让你训练呢?你可不能让我失望。”慈禧一脸慈祥的说。
“卑职当竭尽全力。”袁世凯坚定的说。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袁世凯想着,现在清廷对我的权力已经不信任了,我要是不及早的采取措施,恐怕我权力会被逐渐的剥夺。最为严重的是,自己在戊戌变法时候对于光绪皇帝的阳奉阴违,现在太后已经快七十岁了。那天她若死了,光绪现在正值壮年,他若追究起自己的过错,自己恐怕厄运难逃。恐怕整个家族都会惨遭灭门。必须早作好对策,以备不测。军队有了军队我就有了一切。既然清廷怀疑练兵会把权力掌握在我的手中,我就主动的退居二线,让他们满族人当头头。用我的人占据要职,那我就有了实际的权力。
自从从西安回到京城之后,荣禄的身体就越发的坏掉了。他难以理事,慈禧就让奕劻逐步的代替他。袁世凯看出了风向,就叫人唤来杨士琦。说:“士琦,有件事要让你办。““听凭大人吩咐。““你去给庆王奕劻送去10万两白银,就说我贺他高升,剩下的你自己想。知不知道?“袁世凯说。
“是大人。”杨士琦肯定的回答道。杨士琦押送十万两白银到了奕劻的府上。奕劻说:“稀客稀客,进来说话。”
“卑职奉我们家袁大人的命令,前来祝贺庆王爷高升。我家老爷小备薄银,庆王爷请看这是礼物单。”扬士琦说。
“见那礼物清单上仅写了一行字,”贺银十万两“。奕劻不禁叫出声来:“十万两,这。”
“我家大人说了,这些小银子王爷不必挂在心上。”杨士琦说。
“还是袁世凯出手大方,都说别人看的起袁世凯,我奕劻佩服他呀。”这个庆王爷,真是爱财如命!杨士琦心里想着。
荣禄利用着奕劻,控制着袁世凯。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不愿大清的江山落到汉人的手里,荣禄派人去请来了奕劻。奕劻见到荣禄说:“荣大人,你气色看起来不错,想必,要不了几天,你就可以重新归朝。““庆王爷,你不必骗我,我的身体我知道,我这次是逃不过去了,我是不怕死的,这辈子该享受的我也享受,该得到的我也得到了,没什么可遗憾的。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入主军机处,袁世凯不得不防。“荣禄说。
“袁世凯挺有能力的,李鸿章在死前还推荐了他,大人怎么让我防着他。“奕劻疑惑的看着荣禄说。
“李鸿章所了解的袁世凯已经不是今天的袁世凯了,现在朝野上下没有人可以与之媲美,张之洞也被他比下去了。倘若他军队坐大,恐怕难以调遣,到时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祖宗社稷,你要想办法,不让袁世凯管军队上的事。“荣禄喘着气说。
“可是训练新军的只有袁世凯呀!““这个袁世凯太过精明,他让太后恨极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自己可以独霸维新了。我朝堪虞呀。”荣禄说。
“我看袁宫保挺好的。”奕劻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庆王爷,你听我一句,让袁世凯远离军队。“荣禄说完咳嗽了几声。
“好,好荣大人我听你的,你好好休息吧,我有空再来看你。“奕劻说。
看着奕劻的背影荣禄说想袁世凯,袁世凯,自我死后,无人可以驾驭,必定出人头地,成就帝业也尽未可知,我累了,管不了了。
荣禄不久死去,奕劻接任了荣禄的位置。成为了清廷名义上最大的官,可是他却是钱的奴隶,因此,他也被袁世凯控制了。在袁世凯的倡导下,清廷建立了练兵处,袁世凯一手把奕劻扶到了总理练兵大臣的位置上,自己则居于奕劻之下。袁世凯还让铁良掌权。但是,在具体的事务中,掌权的确都是袁世凯的心腹。总提调是徐世昌。军令司正使段祺瑞,军政司正使为刘永庆,军学司正使为王士珍,副使是冯国章,陆建章等辈。此时,清廷被瞒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