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碎冰洋 > 章节目录 > 正文 第六十八回 风云筹安会 群情抗帝制

正文 第六十八回 风云筹安会 群情抗帝制

书名:碎冰洋 作者:文飞飞 更新时间:2016-12-12 22:34 字数:3977

    袁世凯见到前期的帝制效果不错,各方势力,被自己三言两语摆平。心中越发的大胆,他认为把帝制摆到桌面上的时机已经成熟。天遂人愿,此时杨度来拜访袁世凯。袁世凯原本对杨度没什么好感了,只是近些天,他追随他儿子克定,筹备帝制,也喜欢起他来了。

    袁世凯笑着对杨度说:“皙子,快来坐。”

    “就不坐了,杨度此番前来,是为了帝制来的。我以为,现在人民对于帝制心里很是接受,然而,总统以共和之义,不让人们议论帝制。反对所谓的倒退之风。我十分的不同意。古人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提议在学术上公开讨论是帝制忧,还是共和适合中国。“你道杨度怎么敢如此底气十足,那是因为他深知此时袁世凯的心里,袁世凯暗被已经完工,而提出却没人敢,他正好假借学术之名,把帝制拿到桌面上,一来迎合了袁世凯的心思,二来将来帝制成功了,自己也稳居开国元勋之位。

    袁世凯果然说道:“你说的我何尝不知,然而外界都知道你我的关系,如果你去讨论。外界的人肯定以为是我授意的,不可不可!”

    “我在学术上讨论,并不干预政事,总统不必为此担心。而且我此行目的也是为了国民,非是一己私利。”杨度说。

    “我原本想着了解一下人民的情况才让一些人私下讨论讨论,想着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你若是把它拿到桌面上,别人会以为我阴一套,阳一套。”袁世凯说。

    杨度心里想难得你有自知之明,还知道自己是阴一套,阳一套。但是口上却说:“总统,我们也只是学术上的讨论。你私底下交流,反而会让别人以为总统动机不良!您说是不是。”

    “好了,你去和少候等人谈谈。”袁世凯说。见袁世凯同意,杨度立即表示说:“我这就去办,总统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杨度立即找来孙毓筠说:“少候,袁大总统已授意我们,在学术上讨论帝制和共和制谁优谁劣!“孙毓筠当场表示,总统之吩咐焉有不办之理。

    在杨度和孙毓筠的发动下,筹安会被发动起来了。主要的成员:杨度,孙毓筠,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严复等人这六个人中,胡瑛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严复主张帝制,但并没有同意袁世凯当皇帝。无论怎样,筹安会算是组建了起来。

    杨度准备好,以后立即去通知袁世凯说:“总统,筹安会已经办起来了,我的提议一说出来,大家都很同意。”

    袁世凯早已知道了杨度的动向,因为杨度紧密的跟随着袁克定的步伐。但还是故意的问:“都有哪些人?““除了孙毓筠还有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严复等人。“杨度说。

    “哦,还有严复,胡瑛,嗯嗯!我给你20万作为经费,你看够也不够!“袁世凯说。

    “够了,够了,有总统的支持就够了。“杨度讨好着说。

    8月23日筹安会宣告成立,杨度任理事长,孙毓筠任副理事长。并通电各省的代表来京。那个省份见袁世凯支持,都为了讨好袁世凯,纷纷赞成。在湖南,吉林,安徽,湖北,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筹安会。

    筹安会一成立,那叫一个有趣!各路人马,把自己曾经唾弃的孔子,什么张天师,什么方丈。佛,儒,道请的齐齐的。杨度晓得袁世凯尊崇孔孟之道,就去曲阜迎衍圣公孔令贻进京;张勋则从山西把道家的高人,张天师给请来了,不知道有没有水浒里面那个张天师神通。但想必没那个天师值钱,那个天师是请而不去。这个天师一请,立马屁颠屁颠的去京城设坛做法,为什么新朝祈福。把袁世凯搞的是胖脸大悦,差点挤破了脸皮。

    为争开国元勋哪个敢稍迟一步,孙毓筠急忙从安庆迎江寺和宁波观宗寺接来两位名僧月霞方丈与谛闲方丈,你说好不好玩,让他们升座讲法,赞扬政治!不料那僧人却也并不领那孙毓筠的情,自己乐得高兴,说那万岁的尊号,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这可惹的宣称帝制的人着了急,你说帝制是虚号,那总统不是也可以做乞丐,惹的一群人叫着说:“打那老秃驴。”那和尚翩然而去,留给那孙毓筠满脸的羞愧!我这个无名小小生,近百年之后重闻此事心里大叫快哉!遇此人当喝一杯!

    话说两头。筹安会在全国内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徐世昌来找袁世凯。袁世凯一见徐世昌来就大概知道了来意,想必是因为帝制的问题。袁世凯笑着说:“菊人,你来了。”

    徐世昌开门见山的说:“总统,现在筹安会公开发表宣言,反对共和,鼓吹君宪,这是犯“紊乱国宪”的大罪,应立即严办。““菊人,你也知道这项言论以前虽然从未开会论及。然而,这种讨论早已是耳熟能详。你也知道,我们虽然一直采取的是共和制度,而放眼国内真正知道共和的百里无一,人们怀疑是正常的。“袁世凯说。

    “总统,你还记得1914年11月23日,你对宋育仁等人倡导复辟发表了一个申令,你曾说过,嗣后如有造作谰言者或著书立说及开会集意,以紊乱国宪者,即以内乱罪按法严办。如今此事尚未过一年,总统出尔反尔岂不令天下人感觉政府不可信!“徐世昌拿出历史说。

    “菊人,我现居总统位,只能言共和,不能言帝制。然而欲究共和之理,当集大众的心思为之,以谋大众之安乐,此等开会讨论之举,于共和原理初并不相悖,何从横加干涉乎?“袁世凯说。

    “慰亭,筹安会戴的是学术之名,行的是宣传帝制之实。”

    “菊人,我给你说过了,帝王不是我所期望的,对于总统我也没有什么迷恋的,要是让我选,闲居洹上不失为最好的选择。我受国民重托理当,日夜思使国家强大之法,是故吾对此筹安会无异议也!”袁世凯说。

    徐世昌心里明白袁世凯再对他说假话,可是他不得不接受袁世凯的说法,上次他劝说袁世凯已经使二人产生了很大的隔阂,他不想和袁世凯闹掰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是明智的选择。于是他说:“既然总统这样说了,我徐世昌就先告辞了。“徐世昌走后,袁世凯立即派出警察保护筹安会的人,确保他们为自己宣传帝制。

    袁世凯不仅支持筹安会的工作。他自己秘密组织了一个组织,这天他找来内务总长朱启钤,税务督办梁士诒,镇安上将军段芝贵,农商总长周自齐,参政张镇芳,统帅办事处总务厅长唐在礼,军政执法处处长雷镇春,步军统领江朝宗,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拱卫军军需处长袁乃宽。

    袁世凯说:“各位,我今天找你们来,是因为据多数人的意见,以及我们的观察,共和制度误我国民,我为了万千国民之幸福,决定更改政体。但是现在不少人还在被共和制度骗,你们负责联名发电告诉他们亟需该国体为君主立宪,以救图亡。你们都是我的左帮右臂,你们要努力的办事,我会奖励你们的。““谨听大总统的安排。“这次回答不一致,有些人已经改口说,谨听皇上圣谕了。袁世凯听着里面夹杂着这些声音,心里很受用。他也没有管这些。

    筹安会的出现在国内引起了两种浪潮。其一是极端反对,其二是极端的赞同。

    张謇想着自己和袁世凯还有数分的交情,在听闻帝制以后。就去找袁世凯,张謇和袁世凯唠起了往事说:“慰亭,我还记得你在登州投军的时候,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叫人看了由衷的喜欢。我那时还向吴帅推荐了你。现在你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来了,真是了不得。”

    袁世凯一听,张謇开口便把他当做了自己的恩人,自己很难反驳,就顺势说:“是啊,那时你还是我的老师。”

    “可惜呀,我教的都是些为臣之道。我那时也不理解共和制度,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现在,实行共和制度,举国同欢民主自由。慰亭,你为四万万中国百姓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我由衷的佩服你呀!”张謇故意把袁世凯放到共和的领头人的地位。

    “先生过奖了,我愧不敢当。”袁世凯回答道。

    “总统,此时筹安会的出现。鼓吹帝制,有毁共和。一时间是人心惶惶,人民都以为将要更改国体为帝制。总统莫不是被小人蒙蔽了吧。”张謇一转口说。

    “筹安会只是在学术讨论,究共和之理。以使我国更加的文明,先生多虑了。”袁世凯转移话题说。

    张謇心里想着不把话给你挑明了恐怕袁世凯不承认就说道:“现在人人都知道筹安会假借讨论之名,行复辟之实。你袁大总统又岂会不知!总统不会忘记了,法国的路易十六被革命军砍了头。你再看看美国的华盛顿被国人标榜为国父。这其中的厉害你要想清楚,不要做法国的路易十六,要做美国的华盛顿。““先生说筹安会是行复辟之实,我是真的不知。我袁世凯乃民国的总统,又岂会对君主制,念念不忘。“袁世凯说。

    袁世凯接着说:“美国的古德诺教授,身居美国共和之政体。曾发表言论说,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以我之见共和制度却有讨论之必要。我受四万万国民之托,时时以四万万人民的利益为己任,自当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取幸福。”

    “外国的一个教授的提议都能左右中国的大局,那还要我们的政府有什么用。倘若,我们的政府改为了帝制,又来个德国的教授说共和适合中国,岂不是又要改帝制为共和。国家大器,岂是儿戏,又岂可因为一人三言两语改之。”张謇愤慨的说。

    “先生说笑了,他们不是在讨论之中吗?即使以后实施帝制,也要朱明的后裔来做。就是让浙江的朱瑞做也是可以的。“袁世凯一脸严肃的说。

    张謇听了心里嘲笑道,你袁世凯终于暴露真面目了。等姓朱的做了皇帝,你是不是又要说,尧舜禅让的大义。不禁嘲笑袁世凯说:“既然朱瑞可以做,那么唱戏的朱素云应该也可以吧。”一句话把袁世凯说的没皮没脸。

    在多方面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各方势力看见袁世凯执意要改帝制,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让总统制度世袭。袁世凯看过黎元洪带头上的书后,心里不禁笑道,我制定的宪法,本来就满足了总统世袭的制度,我还辛辛苦苦的忙着帝制干嘛。

    帝制宣传开始后,各个报社纷纷的揭露筹安会的阴谋,呼吁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帝制。一时间群情激愤。不仅如此,那些有骨气的官员们也纷纷对筹安会进行批判。贺振雄上书肃政厅痛快的写道:何物妖魔,竟敢于青天白日之下露尾现形,利禄熏心。荧惑众听,尝试天下,贻笑友邦!……

    肃政厅也上书袁世凯,袁世凯见闹大了,是他出马的时候。他打着究共和之理的旗帜为筹安会的杨度,孙毓筠等人给予庇护。

    杨度和孙毓筠等人见袁世凯为他们说话,更加变本加厉,公然要求实施帝制。,他们以公民的名义上书参议院,请求变更国体。袁世凯开始冠冕堂皇的表态了,他认为帝制或者君主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使国体稳固。这回袁世凯一改过去**民意的作为,故意装作听从民意的样子,明确表态人民让他怎样,他就怎样。如果让他当皇帝,他也得服从。袁世凯的帝制又进行了一步。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