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文学 > 忠·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 > 章节目录 > 8. 扬威异域

8. 扬威异域

书名:忠·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 作者:冯梦月、丁卉 更新时间:2015-11-17 13:36 字数:1675

张骞(jiān  ?—公元前114),西汉时期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以两次出使西域的卓越功迹被载入史册。官至太中大夫(中级国务官)。??


西汉前期,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经常南下侵犯汉朝的边境。?

汉朝皇帝很想打败匈奴,但由于刚建国,国力不强,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在边境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到汉武帝时,汉朝已经强盛起来了,汉武帝决定对匈奴宣战,解除边境的威胁。但他认为把握不大,想找另一个国家合作,共同对付匈奴。恰恰这时,他偶然得知,西域的大月氏(ròu zhī)人与匈奴有很深的仇恨,也希望找一个伙伴合作,共同对付匈奴。因为匈奴人极其凶狠残暴,在一次战争中俘虏了大月氏国王以后,把他杀死,然后用他的头盖骨做成酒杯来喝酒。大月氏人对此非常悲痛,发誓要报仇雪恨。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决定招募一个勇士,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当时,在皇帝身边做郎官(低级禁卫官)的张骞挺身而出,说愿意承担这个任务。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为要到大月氏,必须经过匈奴,而如果万一被匈奴人发现,就有被俘虏的危险。再说到大月氏去要经过崇山峻岭,一路上虎狼出没,单是要通过的话,也不简单。因此,如果没有不怕辛苦、不怕死的精神,是完不成这个任务的。但张骞早已不顾这些了。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很快就出发了。?

张骞只带着100多人就动身了。他们日夜赶路,不知疲倦,但是不幸被匈奴人发现了,他们被抓了起来,并被关进了大牢,这一关就是十年。匈奴人还给他娶了妻子,想让他死心塌地地在匈奴住下去。但张骞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皇帝交给他的使命,他一直在找机会逃跑。十年后的一个秋天的晚上,天色漆黑,他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手下人逃出了匈奴人的魔掌,继续寻找月氏人。?

经过千辛万苦,张骞他们终于到达了大月氏。他很高兴,认为可以完成使命了。但没有想到,大月氏这时竟不想进攻匈奴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又很少被别人侵扰,于是不愿再打仗,只想过安定的日子。张骞左劝右劝,大月氏人还是不答应。没有办法,他决定回国,向皇帝交差,但就在快要抵达汉朝时,又被匈奴人抓住,又被关了一年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普通人,肯定早就心灰意冷了,但张骞仍然意志坚定,毫不灰心。终于,在一次匈奴发生内乱时,他乘机逃了出来,然后到达了首都。这一次出使,前后共经历13年,损失重大。最初出发时有100多人,回来时,竟然只剩下两个人了。

知道张骞回来后,汉武帝马上接见了他,被他始终不忘祖国,不忘使命的精神所感动,决定任命他为太中大夫(中级国务官)。一开始张骞很谦虚,说:“我没有完成任务,实在不能无功受禄,我很惭愧啊!”汉武帝说:“虽然你没有完成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使命,但是你却了解了西域各地的详细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对我们是很有用的。”张骞推辞不掉,只得接受官职。后来,大将军卫青进攻匈奴时,张骞跟随军队一起出征。由于他对西域的情况很熟悉,知道哪里有水草,使得部队进军很顺利,可以说立了很大的功劳。汉武帝又封他为“博望侯”。?

四年以后,为了联合另一个西域国家乌孙国共同作战,彻底打败匈奴,张骞再一次出使西域,并获得成功。?

通过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誉满中外的“丝绸之路”,从而使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张骞也因此成为汉朝和西域各国人民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后汉书·西域传》?

本篇成语解释:

1.【报仇雪恨】:bào chóu xuě hèn 报冤仇,洗掉怨恨。2.【死心塌地】:sǐ xīn tā dì 原来形容心里踏实,断了某一方面的想念。现也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多含贬义。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