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蕴,黄蕴——”一大早,就听到门外有人在喊,黄蕴的父亲拿开挂在铁门上的锁,咣的一声打开了门。
“哦,效笑来了?”
“叔叔,黄蕴在家吗?”
“刚起来,正在刷牙呢进来,进来坐。”
“不啦,我等他。”
“这孩子。”
黄蕴的的父亲瞅着他笑着。
黄蕴从里面走了出来。
“那么早,你吃了吗?”
“刺「吃」过了。”
“你呢?”
“这就吃。”
“我在外面等你。”
“进屋里吧?外面怪凉的。”
“不了。”
“你这么叫我是?”
严效笑看了看还没有离开的黄蕴的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黄蕴的父亲看着他,会心的笑了,然后转身走了进去。
“刺了饭,咱们看录像去。”
“是《霍元甲》?”
“是,是《霍元甲》”
“中,我去。”
黄蕴的父亲端着一碗红芋「红薯」稀饭走了出来。
“吃饭去。”黄蕴的父亲叫他过去吃饭。
黄蕴走进了灶屋。
“进屋里等吧?”他父亲看着站在外面等候的严效笑说。
“不了。”
“真够腼腆的,应该是女娃,投错胎了。”
严效笑不好意思的低着头,一语不发。
黄蕴的父亲不再说什么,回到了院子里。
黄蕴吃了饭换一双深膝的大胶鞋走了出来。
他们出了家属院踩着泥泞的土路朝大街上走去。
前两天刚下了一场透雨,天还很凉。
“这条路要是早一点修就好了。”
“修成柏油路?”
“是啊,修成柏油路那应该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了。”
“那么久?”
“是啊,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太穷,小时候我是在农村上的,幼儿园是在一个牛棚里上的,就上了几天,拿着小学一年级课本,那也算是上了哦。”
“你怎么不?”
“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可我不想。”
“唉——”
“你有什么可‘唉’的,那是我想要的一种生活。”
“我想知道我未来怎么样了,你说我未来在做什么?”
“还是不知道的好。我的确是不知道,因为在我的前身,你我没有什么交情啊,后来你就出去了,或许是下海了,就像你父亲那样。”
“哦,那我好好地上学,彻底的改变一下。”
“你我这一代人也是很悲催的。”
“咋?”
“等毕业后,在最艰苦的岗位干过,结果是一个月的工资不够下几次饭馆。好不容易等到三十多的人了,反而瞻前顾后了,见了打架的都躲的远远的。牵连自己的事情都唯唯诺诺,也开始厚着脸皮去求人了。三十多的人了还为能让老婆孩子过上点好日子整天奔波,不敢懈怠。”
“那咋能啊?”
“提前退学,就现在生意还好做些,再等几年,也不需要太久,四五年,一眨眼,想做生意都难了,那个时候金融风暴都来了。”
“可我还是想多学点。”
“好样的,这就是命。”
他们走到了县府街的录像厅。
买了用纸包着的两包瓜子,他们走了进去,在后面的一排还有空位的长条凳上坐下了。
录像厅里的录像是不清场的。
“霍家刀赵家枪厉害,看被他们个个舞得溜溜的。”
“霍元甲开创的迷踪拳就更厉害,不愧是一代宗师啊。”
“你好像很喜欢看?”
“是啊,不过比着电视剧,我更喜欢画书「小人书」《霍元甲》,看了那么多遍,还是忘不了,我要好好的保存一部分画书,那可都是非常难得的,再过几年就看不到了。”
不只是画书「小人书」,黄蕴在他前身的时候,在转借过程中,他小时候看过的买过的几乎所有的画书、通俗小说和杂志都丢失了,后来,他就再也不肯随意借阅了,哪怕是他的父母和姊妹们。记得有一次,在他的家门口,有一个邻居想看他的青春文学丛书《你不可改变我》,他就叫他在外面等着,回到家中的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要拿,就让他在外面等下去,一直等到想来那个邻居该走了,才出来看一眼,果然,早走了,后来,那个邻居再也不提借书的事情了。
“我没有看过画书《霍元甲》。”
黄蕴听了愣了一下,他没有办法理解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有没有看过画书《霍元甲》的。
“看过《霍元甲》就开始唱‘春水(沉睡)百年’;听过电视剧《陈真》的歌我们喜欢唱成‘怀机,窝黑雷爸爸!’;看了《再向佛山行》就是‘老包喂老包(留步喂留步)’,然后就虎着声音说到:‘男沧海,北铁山,一岳青天绝世间!”四个人就是容沧海,姜铁山,苗一月,李青天;看过动画片《好猫*》就开始唱:‘老鼠怕猫,本是谣传。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它推翻……’;看过《警犬卡尔》,就经常说:‘卡尔,上!!’;看过《恐龙特级克塞号了》就开始‘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发射’;看过‘圣斗士星失’,那时最流行的话是‘去死吧,星失’,这是后来。”
“记得真清楚。”
“咋能忘呢?多美好的记忆啊多美好的童年记忆啊。”
上课前的预备铃声敲响了。
严效笑走进了一中一二班教室。
“哇——,效笑,你穿的是喇叭裤诶。”
“是啊,夜个「昨天」俺爸从郑州给俺捎来的。”
听到一个同学的惊呼声,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围了过来,就像影片《红衣少女》中的高中女生安然第一次穿那身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走进教室的景象,吃惊的、艳羡的、鄙夷的都有。
“电视上可是刚看到啊,你就穿上了,原来这就是,喇叭裤啊?”一个女同学弯下了腰,看着摩挲着裤腿形状似喇叭的喇叭裤。
严效笑有些难为情。
“别看了。”严效笑小声的说。
一下子,那个女同学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走开了。
喇叭裤的特点是:低腰短裆,紧裹臀部;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在结构设计方面,是在西裤的基础上,立裆稍短,臀围放松量适当减小,使臀部及中裆(膝盖附近)部位合身合体,从膝盖下根据需要放大裤口。按裤口放大的程度,喇叭裤可分为大喇叭裤和小喇叭裤及微型喇叭裤。喇叭裤的长度多为覆盖鞋面的长度。小喇叭的裤脚口比中裆略大,约在25厘米左右。大喇叭的裤脚口,有的竟在30厘米以上,穿着后象把扫帚在扫地。
20世纪70、80年代前的中国,人们的服装样式极为单调,尤其是男式服装,更为千篇一律。当时城市中的男装仅有毛式制服、中山装、茄克衫等几种,裤子大概只有一种又肥又大的直筒裤了。1977年,年轻人终于走进了高考考场,从公平的人才选拔中,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他们的内心已像大千世界那样变得五彩斑斓,然而衣着依然是蓝、黑、灰、绿这些沉寂的颜色。“国防绿”和“蓝蚂蚁”垄断了中国人的视觉,服装款式的单调也压抑着每一个年轻人的个性。
喇叭裤据说是西方水手的发明。水手在甲板工作,因海水易溅进靴筒,所以想了这个改变裤脚形状的办法,宽大裤脚罩住靴筒,以免水花溅入。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在中国,喇叭裤从20世纪70年代末流行至今。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被称为中国时尚界最初的冒险。2008年,由网络兴起的国货回潮热让喇叭裤重新回到了时尚的前沿。
上课了。
教室里还没有回到安静的状态。
“老师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
学生们都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坐好。
教代数的李老师走进了教室。
“怎么没有听到唱歌?”
学生们都没有说话,都在看着严效笑,好像这一切都是他的错。
“黄蕴,你说咋回事啊?”
黄蕴不明白现在不管什么事情咋都是去问他。
“是严效笑今天穿了一件喇叭裤。”
“那咋办呢?”
“现在城里都在流行喇叭裤,还有女孩子也都要穿高跟鞋。”
顿时,同学们都像炸了锅似的。
“高跟鞋啊?”李老师在想象着穿高跟鞋的女老师女学生从他面前走过,那一定很美吧脸一下子凝住了。
同学们看着他一下子笑了起来“上课,上课,今天我们学”李老师敲击着桌案。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