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今天怎么那么高兴啊?”看着穿着一身工作服从电梯口进来穿过走廊走进了工作区的唐小山一直没有停下的兴奋的表情,她的一个同事问。
“还不是恋爱了,你连这个都不知啊?”另一个同事把公文包放在桌案上,说。
“什么时候的事情啊?”那个同事一脸的惊异,“小山,说说?”
“才两天。”唐小山坐了下来,打开了电脑。
她登陆了校内网。
“每天,我都在等着下班的时间,下班后去恋爱,想一想,我都幸福的不行。”唐小山发布了这样的一条状态。
“你的那位是谁啊?”那个同事接着问。
“一个同学的同学。”唐小山说。
“关系有点远啊看来。”那个同事说。
“没有,前两年他追过我的。”唐小山说。
“你这电脑上有他的照片吗?”那个同事问。
“有。”唐小山把那十几张照片给调了出来。
那个同事凑到电脑跟前看着,啧啧的称赞着,其他几个人也凑过来看着。
“你们可真有夫妻相,看这眼睛看这鼻子多像啊。”
“我倒是不觉得。”
一直工作到晚上6点,终于下班了。
唐小山走出了公司的大门。
她恨不得立刻想见到钟德龙。
她从红色的包包里取出了那款红色的手机。
“我刚下班,你在哪儿?”
一个半小时后,她和钟德龙就出现在了北京西城区南礼士路西侧的月坛公园。
所谓的月坛又名夕月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神的场所。该坛方广四丈,高四尺六寸。面白琉璃,阶六级,俱白石。内棂星门四,东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神库,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遗官房。外天门二座;东天门外北为礼神坊。月坛坛面以白色琉璃铺砌,象征着白色的月亮。
“德龙。”唐小山叫着他的名字。
“怎么了?”钟德龙问。
“咱们拜拜月老,是他老人家让你我有缘相识相爱。”唐小山说。
“好啊,我说你怎么想起来这儿了。”钟德龙说。
他们走进了月坛月下老人祠。
“其实月老是我们河南的,那里才是最正统的。”唐小山说。
“谁说的?”钟德龙问。
“不会吧?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唐小山看着他笑着说。
“表示不知。”钟德龙说。
“好吧,那我就跟你说说。”唐小山说。
唐小山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月老的传说起源于唐传奇。一个叫韦固的大龄青年,找对象十年没有结果,到处相亲。有一天,在宋城一个旅店里,意外遇到了专司人间婚姻的月下老人。韦固向老人探问所检何书,老人说天下的婚牍,向老人探问囊中赤绳,老人说用来系夫妻的脚,即使冤仇或异域,此绳一系,必然走到一起,韦固向老人探问自己的婚姻前景,老人告诉他还早着呢,“你的妻子现在才三岁”。韦固问老人妻子此时在何处,月下老人说就是瞎眼陈婆的女儿。韦固和月老一同去到陈婆那里,一看那小女孩丑陋不堪,大怒道:“我杀了她行不行?”月老说:“此女命中注定要因你而享富贵,怎么杀的了啊?”说罢就不见了。韦固回家命家奴带刀入市,去将陈婆的女儿杀死。此后过了十几年,韦固多方求亲,始终无法成功。直到他做了相州参军,相州刺使王泰十分欣赏他,就将女儿嫁给了他。妻子容色华丽,韦固觉得幸福极了。只是妻子眉间总是贴着一个花饰,连洗澡时都不肯拿下来,韦固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妻子乃痛说家史:她本是官员之女,父亲死在任上,母亲兄长不久也都去世,她由乳母陈婆带大。三岁时曾被狂徒在眉心刺了一刀,幸好未死,眉心留下了刀疤,所以用花饰遮掩。后来她叔叔做了官,认她做了女儿。韦固听了感叹不已,告诉妻子,那狂徒就是自己指使。因为他将事情原原本本讲给妻子听,也就得到了谅解。
唐小山讲起这些,如同过电影一般在她的眼前给一一呈现了出来。
不知钟德龙听得怎么样,她唐小山已经被她自己讲得不由得掏出纸巾擦拭脸上的泪痕。
“至于吗?”钟德龙看着她,有些不解。
“没有,我这是高兴,为这段美丽的传说的过程而高兴,这不愧是一段非常美丽的传说。”唐小山说。
“真奇怪,怎么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呢?”钟德龙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会懂的。”唐小山说。
“好吧,既然你说我会懂的就当我会懂的吧。”钟德龙说。
月坛公园内钟楼、天门、神库等古建筑均保存完好。
公园分为南园和北园两部分。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主要特征;而南园则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
他们走出了月坛公园,这里集中了很多老北京的老字号,比如:全聚德、朝阳楼的涮羊肉,大栅栏、鲜鱼口,此时夜幕降临,显得更加的热闹。
“你想吃什么?我买。”唐小山说。
“现在的你怎么那么体贴呢?”钟德龙说。
“不是,我的一个朋友曾这样跟我说过。”唐小山说。
或许是夜色的遮蔽,此时的唐小山的没有看到,钟德龙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转瞬之间就过去了,他依然笑着挽着唐小山走进了一家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