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等黄蕴去看徐丽娜和幺幺,徐丽娜和幺幺就来北京了。
这是徐丽娜毕业后还是第一次来北京。
她们乘坐的火车还没有进站,黄蕴的手机就响了。
“我要下车了,你到哪儿?”
“我已经在出站口等候了,出来的时候就看见我举的牌子了。”
“你想得可真周到。”
“人多,不好找的。”
火车进站了。
徐丽娜和幺幺随着簇拥的人群往外走去。
出来了,终于出来了。
“黄蕴——”
听到叫声,黄蕴就看见徐丽娜和幺幺已经出现在了面前。
“人真多,火车站真大。”幺幺充满惊喜的说。
黄蕴接过了行李箱。
“我本来是要过去看你的,你们倒是先来了。”黄蕴说。
“我知道你忙,这不先过来了。”徐丽娜说。
“你也忙啊,刚听说你找到新工作了?”黄蕴说。
“是啊,我是请假过来的,再不过来,幺幺就真的不认识她父亲了。”徐丽娜说。
徐丽娜看着一声不吭的幺幺。
“叫爸爸?”徐丽娜抚摸着幺幺,说。
“爸爸。”幺幺叫的极不情愿。
“幺幺,这么快就把爸爸给忘了?”黄蕴问。
“忘了。”幺幺大声说。
“幺幺——”徐丽娜厉声说。
幺幺一声不吭,低着头站着。
“前几天,幺幺跟我说,她想爸爸了,我问她都是哪儿想,幺幺指着自己的脑门和心口说,这儿还有这儿想,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徐丽娜比划着说。
“没事,这是赌气呢,过两天就好了。”黄蕴说。
徐丽娜抱起了幺幺,跟着黄蕴,来到了路边,叫上了一辆出租车。
出租车里有空调,徐丽娜和幺幺坐在里面感觉凉爽了很多。
“嫂子怎么没有来?”徐丽娜问。
“嫂子?我没有结婚可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这样称呼她呢?”黄蕴不大确定这句话是跟徐丽娜说的。
堵车了。
在前面排成了长龙。
“不是上班高峰期怎么会堵车呢?”黄蕴好像不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似的,话的意思仿佛是除了上下班北京的路应该就是畅通的。
没有等徐丽娜说什么,那位司机师傅就开口说话了:“北京还有不堵车的时候吗?就是午夜,有时候都能堵车呢。”
徐丽娜依然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
“妈妈,这就是北京?”幺幺把头探出了车外。
“这就是北京。”徐丽娜肯定的回答。
“第一次来北京?”司机问。
“幺幺是第一次来北京。”徐丽娜说。
“北京这个地方就是车多人多。”司机说。
“北京这个地方还大,楼还高。”幺幺说。
“幺幺什么都明白啊?”司机师傅笑了,“像我们常年生活在北京的,看习惯了就不觉得了,剩下的就只是抱怨,抱怨这里的车多人多空气不好等等。”司机说。
北京的的哥果然是不一样的,就是在堵车的时候也能兴致极高的这样畅谈着,对这一切都已然显得麻木。
他们来到了黄蕴的住处。
“房子真漂亮。”徐丽娜从客厅、卧室一直转到了阳台,看得仔仔细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唐小山一直陪着她这看看那看看,微笑着不时解释两句。
“生活在北京,很容易让人找到成就感是吧?”转了一遍,徐丽娜回到了客厅,坐在了德胜·布兰卡-S616灰白色沙发上,触摸着沙发的靠垫,“不错不错。”
“正好相反,在北京混是很容易有那种漂泊感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的,诸如你是北京户口吗?你是北京人吗?等等。”黄蕴说。
“什么时候打破户口制度就好了。”徐丽娜说。
“会有那么一天的,很快,不过,这就不是户口的问题了,这通常是北京人生下来就有的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黄蕴说。
“我在北京上学,几乎没有接触到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没有觉得,就是觉得很难融入这里的生活。”徐丽娜说。
“幺幺,跟阿姨玩好不好?”唐小山蹲下了身子,问幺幺。
“好。”幺幺挽着面前的这位阿姨走了出去。
唐小山抱起了幺幺。
她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有一个孩子呢?
“幺幺,告诉阿姨,喜欢什么?”
“喜欢看《唐老鸭和米老鼠》。”
“那是阿姨小时候看的,还喜欢什么?”
“《西游记》”
“《西游记》啊?那是阿姨的最爱,现在还看呢。”
“阿姨羞。”
“阿姨羞?”
“那么大了还看呢?”
“没有办法,阿姨就是没有长大,阿姨还吹泡泡呢。”
“阿姨不知道羞,幺幺不跟阿姨玩了。”
幺幺闹着要下来。
“知道吗?幺幺,一个人喜欢什么要什么都没有关系,只要快乐就好只要是真的喜欢就好只要真实就好,懂吗?”
“懂。”
“你懂什么了?”
“阿姨喜欢就好。”
“你怎么那么聪明呢?真不像你爸。”
“我爸是小笨蛋。”
“你爸怎么是小笨蛋了?他可神了。”
“才不呢,我爸都不要我了,我多乖啊。”
唐小山没有说话,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么一个小孩,怎么什么都懂呢?
我已经是你的粉丝了,知道吗?小大人。唐小山心里说。
唐小山抱着幺幺回来了。
“不许叫阿姨抱,多沉啊,知道吗?”徐丽娜瞪了一眼幺幺。
“没事,我喜欢抱,是不是幺幺?”唐小山说。
幺幺嗯了一声。
“不懂事。”徐丽娜责备着。
幺幺一声不吭,一脸的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