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开了叶赫,孟古便似丢了魂一般,整个人委顿了不少。金台吉总想去劝解几句,可每次话到嘴边,想起纳林布禄的行为,自己终是开不了口。
他是知道纳林布禄的,从小就是这样,阿玛在的时候,他就跟随阿玛处理政务,阿玛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不足以和明庭甚至是其他部落抗衡,他只能选择隐忍。就连明庭攻打西城,布斋大哥逃到东城,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也只是从中斡旋、谈判,答应李成梁乖乖做大明朝在辽东的屏障,牵制女真其他部落。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得到李成梁的信任,成为明庭在辽东实际上更胜于建州的一个“忠心的奴才”。他明白,哥哥的隐忍不过是想在敌人最放松的时候将其一网成擒,何况男人最无法容忍的莫过于杀父之仇了。可这一切都因为布斋大哥的行动给打乱了,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哥哥会在压到大哥势力的时候利用他与孟古,尤其是孟古!
孟古,他的妹妹,第一次,是被布斋大哥无情的“杀害”,而这次,会被纳林哥哥“杀掉”吗?不!他不允许!
清冷的月光洒在无垠的草原上,孟古用笛子吹奏着不知名的哀伤乐章。夜雾朦胧,金台吉仿佛看到了那个他陪着去建州找完何和理回来后的小妹,她穿着粉蓝色的长袍,乌黑的长发披散如瀑般倾泻在淡紫色的斗篷上,髻上天青色的流苏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扬,也是这样哀伤的曲子,趁着她别样的悠远芳华。
“孟古。”金台吉轻轻唤道。
孟古轻轻放下笛子,回过头来,淡淡一笑,道:“哥,你来啦!”
“是,我来陪你坐坐。”席地而坐,触手可碰到小草上的点点露珠。
“夜色很美。”看着天上的明月,金台吉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这个今人与您这个古人也算是一同赏月了啊!”孟古感慨。
“这是汉人的诗?的确是写的很好啊!如果在咱们女真人里,顶多就是说句:好美的月亮啊!咱们一起看啊!哈哈!”
“噗——”孟古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哥,你怎么能这么贬损自己的民族呢?”
“没有啊!汉人说咱们是荒蛮之人,可不就是这样么!哪有几个读书的!我都纳闷儿,你怎么会说我的后人会出一个写词写的特别好的。那肯定是我哪个儿子是你教出来的!”
“什么啊!咱们女真人只是长期受汉人压迫,为了生计奔波,没时间去读书!再加上我们生长于苦寒之地,没有被文化熏陶,自然就差了些。”说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孟古的话又多了起来。“其实在金朝的时候,咱们就有一个特别著名的词人,叫元好问,他的词特别优美,流传千古。叫‘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很好!孟古,这个你一定要教我!这个比你说的我的后人写的好多了!渺万里层云?多大气?!这才是咱们女真人的风范么!”金台吉拍手叫好。
“这词里描述的是大雁,大雁最是忠贞,对待感情矢志不渝。可是您的后人说‘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说的也没错啊!说的不正合了我和纳林哥哥的情境么?”孟古叹道。纳林布禄埋怨孟古不是原来的孟古,可是他自己先在感情上利用了孟古,使这份感情上有了污点。
金台吉本来想引着孟古说些开心的事儿,没想到还是不可避免的说到了这件事。
“其实,哥哥也有他的难处。”金台吉只好如此安慰。
“我明白。这是一个男人的时代,我以前不论是看什么故事,都说这个时代的女人很悲惨,就包括东哥,她们都是男人的附属品甚至是战利品,女人就像牲口一样,可以随便的买卖。我来的时候正赶上布斋大哥逼我出嫁,可是是您和纳林哥哥让我摆脱了那样的噩梦,虽然最后还是要嫁给当时我并不喜欢的人,但至少我知道你们尽力了。不管怎样,我都是开心的,至少你们真的把我当成是亲人。可如今,纳林哥哥的做法让我忽然感觉到,我和其他的女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原来我们都一样!”
“孟古,其实——”
“哥你不用劝我,”孟古打断的金台吉的话,继续道:“其实你想说的我全然明白,只是我现在的心境就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等过了,就好了。”
“你能这样想最好。哥哥他这些年的隐忍也是不易,常听嫂子们说,他晚上睡不着,睡了又多梦,从阿玛过世开始,一直都是这样。以往你在家的时候,我们三个总挤在一屋子住,他还踏实些,可从你出嫁,他就更严重了。”
“为什么我以前没听说过呢?”说完自己又道:“是啊!我从前只是享受哥哥们的呵护,以为哥哥就是万能的,哪知道,哥哥的背后也有这么多的辛酸。”其实,纳林布禄只是太重视亲情而已。只是不知,纳林布禄这次的决定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哥。你说,你明知道一个人要死了,你很担心,你会去告诉他么?”忽然,孟古转到了这样的话题。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是不会去献巴巴的跑回叶赫吧。
“可是,告诉他,他就不会死了么?”
孟古思考着金台吉的话,缓缓道:“是啊!每个人都会死,我自己还不是一样。”
“孟古,你来自未来,所以你知道我们的结局,你在担心?”金台吉问道。
孟古点了点头。
“是哥哥的结局不好,还是?”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我对咱们这个时期的历史知道的很少,只是看过一个故事,故事虚构的成分虽然多,但是肯定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故事里,我们的结局都不好。”想起《太祖秘史》,孟古黯然道。
“历史可以改变吗?”
“当然不可以,历史是千万人创造的,怎么可能一个人的力量就会改变呢?曾经我那么想改变历史去嫁给何和理,可结果还不是嫁给了努尔哈赤。”
“所以说啊,既然改变不了历史,又没办法阻止别人死亡,你为什么要活的这么忧伤呢?”
“是啊!”孟古苦笑,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啊!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回来就是因为不忍看到最爱的人们互相残杀,希望自己的绵力可以延缓他们的仇恨,至少不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看到这一切残忍的发生。可是,做这么多又有何用呢?历史终归是历史,既然选择遵循萨满的箴言,又何苦蹂躏自己的心灵呢?在心里自我嘲笑一番,心情也舒展开来。
看着金台吉道:“谢谢三哥!”
“傻丫头,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本想抬手揉揉孟古的头发,可看着她梳好的发髻,又不得不尴尬的停在空中,最后只能拍了拍孟古的肩膀。
感觉到金台吉的尴尬,孟古只好转移话题,道:“哥,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或者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啊——”考虑了一会儿,道:“我想去一个没有纷争的地方,只有两个人,我种着自己开垦的土地,地里种着自己爱吃的瓜果,偶尔上山打猎加餐。她么,操持家务、洗衣、做饭。我们住在一个仙境般的山谷里,春天会有漫山遍野的青草芳香,夏天会有美丽的蝴蝶飞舞,当秋天黄金满地的时候我就进山打猎,到了冬天就窝在小屋里,哪儿也不去。可是,这样的生活我不想有小孩儿来打扰,两个人在一起快乐就好了,如果有了小孩子,他万一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我怕我会舍不得他离开。”
随着金台吉的描述,孟古的心也不停地震动,这不就是她一直想要的生活吗?“汉人有一句成语,叫世外桃源,就是形容你刚刚说的。”
“汉人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这次去建州,我想多留些天,和你学学汉人的文化。第一个要学的就是那首词!”
注:①“今人不见古时月”四句,源自唐代李白《把酒问月》,全文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②“问世间情是何物”词,源自金元时期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辞》,全文为:「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此词上阙因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的吟诵而被广为传颂。
③“人生若只如初见”词,源自清代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全文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雨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字容若,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明珠父亲雅尼哈,系金台吉子。
④“满目山河空念远”词,源自北宋晏殊《浣溪沙》,全文为: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宴歌席莫辞频。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