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漠国初代皇室流传下的骨瓷盆,至少有六百年的历史,相传北漠初代皇帝命人烧制半年才得的。”
“这东西用来作甚?一个骨瓷要半年?”欣晨边摸索着骨瓷边问道。
“当初为了送给皇帝的丽妃梳洗之用,丽妃倾国倾城,可惜从不笑,皇帝听说她爱洁白如玉的瓷具,就命人烧制。自丽妃使用这盆之后,美如冠玉,年色不衰,每天笑着缠着皇帝,之后皇帝很少上朝堂。”
欣晨再次审视这盆,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古代还有等着手艺!至于驻颜的功效就不知真假。
“这么神奇的东西,这么会流传民间?”
店家可惜的摇摇头,继续讲解道“就在初代皇帝之后,新一任皇帝以武治国,认为这等会玩物丧志,就将它随意赠与他国,继而转之流入我手中。还有就是民间流传烧制成功那天,窑厂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此后窑厂内的数十名窑徒不见踪影……”
听到最后一句话,欣晨寒冷的颤抖着,手指一松,幸好龙轩寒敏捷,接住了骨瓷将它放入锦盒。
再次盯着泛着光泽的骨瓷,欣晨讽刺的一笑。
“以人骨做瓷!博妃一笑!”欣晨冷冷的说道,“那皇帝是不是死于新皇帝之手?”
店家愕然的看着问他的女子,怔怔的回道“的确是这样。”
“呵呵,这和‘烽火戏诸侯’有撒差别,只不过前者牺牲数人,后者戏耍诸侯,结果都导致毙于下臣。”欣晨侃侃而谈。
“请教小姐,‘烽火戏诸侯’何以典故?” 欣晨望了眼龙轩寒,无所顾忌的说:“有个君王叫周幽王,他当政的时候昏庸无道,不管理国家,整天在后宫和美人嬉戏。周幽王特别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什么都满足她,可是褒姒却总是不高兴,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来逗褒姒,想让她笑一笑,可是,他越是想让褒姒笑,褒姒越是沉着脸,故意不笑。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真是伤透了脑筋有一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到外面游玩,他们到了骊山烽火台。周幽王向褒姒解释烽火台的用处,告诉她这是传报战争消息的建筑。那时候,从边疆到国都,每隔一定距离修一个高土台,派士兵日夜驻守,当敌人侵犯边境的时候,烽火台上的驻兵立刻点燃烽火,向相邻的烽火台报警,这样一路传递下去,边境发生的情况很快就能传到京城。而一旦国都受到威胁,骊山的烽火台也点燃烽火,向附属于周朝的诸侯国传递消息,诸侯国就会立刻派兵来援助。
褒姒听了周幽王的话后,不相信在这样一个高土堆上点把火,就能召来千里之外的救兵。为了讨得褒姒的欢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让士兵点燃烽火。烽火在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上点燃,各地的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为国都受到进攻,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