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要迟到了。”付雪边快步走边回头看欣然有没有跟上。
“你等等我。”欣然在后面追的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再不赶,就要迟到了。”付雪有些着急,生怕迟到了,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欣然的心里也犯嘀咕,要是迟到了,给别人的印象多不好。
所以,俩人都加快了步伐,往教室走去。
原来,还没到上早自习的时间,同学们已经到齐了,同学们可真爱学习呀。
其实也不奇怪,尽管很多大学流传着:大学里面会有很多同学逃课,很多同学迟到,种种坏现象会屡见不鲜。但是在这所大学里面,你几乎不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大学现象”,而是随处可以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学术氛围。早上的花园,除了鸟语花香,还有同学们背书的声音。自习室和图书馆时刻都挤满了人,而且很多时候都会占不到位置,所以也会常常看到桌面上有醒目的几个大字:“此位有人,请绕道走,谢谢合作”。
“幸好没迟到。”欣然在心里深呼了一口气。
“好险。”付雪的那颗心也随即落了地。
谁让她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呢。
在这所大学里,你时时刻刻都会感受到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外界以及自己的内心。这里的学生每年的平均阅读量是全国第一,科研成果也是全国第一。很多很多的学生来到这里上学都继续保持着很好的成绩,她们中很多都是以各省各市的状元身份来到这里,所以习惯成为胜者的她们,依然在这里继续耕耘着她们的辉煌。
“老师怎么还没来呢?”有同学在底下犯嘀咕。
“该不会休假了吧。”有学生猜到。
“不可能吧,只是迟一点来而已吧。”
……
同学们在小声地议论着,有希望老师马上出现,也有觉得老师来不来都无所谓的,毕竟都是爱学习的孩子,自觉得很,老师来与不来,学习都是照样的。
这次的英语课是本专业的几个班一起合上,所以教室里面坐满了人,而且女生只有寥寥十几个,男生女生比例非常的失调,用流传的一个词就是“阴盛阳衰”。而且听某位师兄说起过:“他们班只有一个女生,后来那个女生想转到其他班级,班里的男生马上很着急,拦着不让转,但是女生坚决要转,所以全班男生就集体联名上书给书记:不准这个女生离开。其实,转不转班,是个人的时候,别人不用去妨碍当事人的选择,但是这个实例也说明了:大学男生的简单可爱,以及女生在这样的校园里生活,可以享受着公主一样的待遇,无论你是貌比西施还是貌似东施,都会有那样的福气。所以也会常常听到隔壁师范大学的女生说:“对面是和尚学校。”因为如此,很多男生都会喜欢到对面的师大里面打球,或者上自习,但都知道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听说当时师大刚搬来这边的时候,热情的A大男生还拉出长长的横幅:热烈欢迎师大的到来。
正在同学么吱吱喳喳的说着话时,一位有些年长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一猜就知道是老师来了,教室马上静了下来。老外看到自己进来后,同学们马上不说话,嘴角就轻微扬起来。中国的学生就有这个习惯,爸爸妈妈可以不怕,但是一定会怕老师,所以说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很好管,趁还读书的时候交给老师,恳请老师帮忙监督,一定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选择。
这门课是第一次上,老师希望和同学们互动一下,就要求每个同学用英文做一次自我介绍。看来介绍完,第一节课也结束了。
“Hello,everyone,mynameisLily,Iamsogladtomeetyouandhopetohavenicelifeinuniversity。”同学A。
“Hi,teacherandclassmates,nicetomeetyou,IcomefromJiangshu。”同学B……
“Hello,mynameisXinRan,IamfromSouthwest……”欣然刚介绍完,老师马上说到:“Canyoutellmeaboutyourhometown?Forexample:people,scenery,custom。”
欣然:“Noproblem,myhometownisverybeautiful。”……
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节课开始“Now,Pleasesayafamousremarkinturn。”老师说完微笑的看着第一个同学……
当轮到有个同学说:“Timeismoney。”
下一位同学就说:“Moneyistime。”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时老师告诉他:”Youareclever,butyoushouldnotsaythat。”
等轮完所有的同学的时候,老师告诉大家开始上第一课。
他给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大声阅读第一课的文章。同学们都不清楚这位老师的教课方法,但是都听话的大声朗读起来。
十五分钟过后,老师提问有谁能把这篇文章背下来,这时同学们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见有寥寥的几双手举了起来,并且他们都以标准的发音流利的背了出来,迎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接着老师说再给你们十五分钟的时间朗读这篇文章,此时同学们都知道老师又在考验自己了,所以朗读的特别起劲。第二次有了更多的同学能把这篇文章流利的背了下来。而且还让同学们根据话题进行现场口语对话。
同学们背书背的很流利,但是临场对话,却有些过犹不及。原来这也是老师的用意。他是想让同学们明白,中国人很多时候学的都是“哑巴”英语。阅读,写作可以练的很好,考试的分数比母语为英语的老外还要高,这就是一个现状。如果想改变,就得改变,makechangesfromnowon,从自身改变。
此时,欣然认真的看着这位老师,虽然有些年长,但是依然精神焕发,似乎岁月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一颗激昂的心依然如故。他总是微笑的看着每一位同学,发言的机会也会平均的分给每一个同学,但是他非常的喜欢主动性强的学生。他鼓励自己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就算很天真,丢了脸,也是一次展现自己,了解自己,反省自己的机会。在他那里,没有标准答案,有的是创新与合作。习惯了背诵标准答案的同学们,此时一下子既然有些不适应,但是面对一位思想如此“开放”的老师,他们发现自己的思维不再受到禁锢,可以自由的傲游在知识的神秘国度里。
甚至,在这位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不仅抛开了标准答案的束缚,也对高分有了重新的认识。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让同学们明白,分数不代表一切,分数更不能用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好是坏。同学们明白,除了分数,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需要去关心,去提高,比如:人际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用小学时候学的思修课的某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所以说,在大学里,分数不是很重要,那只是你大学生涯中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大学里,分数很重要,它基本证明着你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说:大学很多很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去成长,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非专业知识。
“这个老师的上课风格挺有意思的呢。”一女生悄悄地说到。
“是呀,我也是这样觉得的。”另一男生也表示赞同。
“是呀,是呀,我也觉得是。”
“挺不一样的。”
“真是长见识了。”
……
趁课间休息的空隙,大家都很热闹地参与进来讨论。
再接着上第二节课的时候,大家已经对这位老师的授课风格有了了解,也就稍微适应了。
“请问哪位是欣然。”老师貌似看着点名册,又好像只是随口说的。
“我…”欣然边答边把手缓缓的举了起来,不晓得老师为什么突然喊自己的名字。
“你来对自己的家乡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吧。”老师面带微笑,很亲切友好地说到。
“用英文?”欣然知道不可能用英文,那样谁都可以很流利生动地表达,也就没了要专门找个人起来描述的必要的,除非是打广告。
“Yes。”老师很认真地说到。
然后欣然就真的一股脑的把自己的家乡介绍了一遍。
“欣然,你怎么说的那么快呀?”有同学不可思议地看着她。
“哦。”欣然其实也不晓得自己刚才的说话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但是,知道自己真的有很多话要说。
毕竟那是自己的家乡呀,是它养育了自己,是最熟悉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话可说呢。
欣然介绍完,随即引来了热烈的掌声,看来大家都听明白了,看来大家的英文都不是盖的呀,欣然真是太佩服他们了,同时也心里暗自高兴,因为他们也会听懂了自己对家乡的描述啦,那么掌声也有是送给自己可爱的家乡的吧,欣然边想边在心里偷偷地乐了起来。
老师也给欣然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就像中学时拿了好名次,抬头就能迎来老师鼓励与祝贺的目光一样。
“没想到你的家乡还这么的带劲呀。”付雪笑着说到。
欣然的嘴角轻轻地上扬。
说起自己的家乡,谁不会感到自豪?不会真情流露?不会觉得那里寄托着自己深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