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纳兰凝辉和查理曼特的努力,将清军纳兰凝辉部扩大至两万余人。
并在芜湖建立了水师基地,军费有朝廷按月供给。
此时他在九江建立了兵工厂,大力发展火器。
并且根据他的设想,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特种部队——飞龙队,任命自己的族弟纳兰云为统领。
飞龙队共计三千余人,由满族的镶黄旗,正黄旗,以及绿营汉军各一千人组成,纳兰凝辉用现代的思维加上清朝的营制,建立了一支团级的部队。
部队由火器营、步兵营、水师营、骑兵营四级,火器营负责研发和使用火器,由于纳兰凝辉的这支部队是清一色的**,所以纳兰凝辉这支火器营可以理解成炮兵营,主要以炮兵为主,共计三百四十余门大炮,有兵勇五百多人。纳兰凝辉大力发展军中火器,还按照古书命人仿造出了宋朝的“神火飞鸦”。
而步兵营则是完全按照欧美训练标准建立的,清一色的英式装备,为全军的主力有兵力一千多人。
水师营是纳兰凝辉原来的谁是部队组成,纳兰凝辉又将多门新式大炮安装在这十五艘兵船之上,使其成为大清最早的近代化水军。共有兵勇五百人。
骑兵营,本是清朝作战的主力,但纳兰凝辉根据近代的作战特点。按照骑兵的性质除了马刀以外,每人发了一支短枪,大大增加了骑兵的杀伤力,有擅长马术的八旗子弟组成。
其实按照纳兰凝辉的思想,是建立一支更强大的更近代化的部队。但迫于朝廷守旧势力的压力,朝廷拨不下更多的银两。纳兰凝辉也只得作罢,但就是这支三千余人的兵力也足够纳兰凝辉固守一方的。
此外,虽然剩下的部队,纳兰凝辉无法改制,虽然火器装备少点,但纳兰凝辉也没闲着,下令将部队分为三分,分别分布在安徽、江西、湖南,三支部队成三角之势,防务固若金汤。
值得一提的是,纳兰凝辉在军中发现两个将军,一个是曾国藩,另一个则是李鸿章,这不禁让纳兰凝辉大喜,没想到这闻名与历史的两个将才都被自己寻到了。
根据自己的记忆,他任命李鸿章为淮军都尉,管理纳兰凝辉在安徽的部队;任命曾国藩为湘军都尉,管理纳兰凝辉在安徽的部队,而自己则将部队主力搬到九江,控制着水师和飞龙队。
此外纳兰凝辉实行自给自足的战略,除了接受朝廷的军饷以外,其余的粮草什么的统统不要。纳兰凝辉的伙头营建立的非常强大,光伙头营的人数就有八百多人。他们租用老百姓的土地种植食物,圈养六畜,基本上食物供应源源不断,减少了粮草运输的成本和危险,自然不必当侵略来临的时候去找补给线。
就这样纳兰凝辉有一支近代化的部队,有自己的兵工厂,有自己强大的水师,还有自己有生产粮食的地方。
纳兰凝辉以后也是凭着这些,在清末战乱不堪的年代,始终凭着自己的责任,扶持着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