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紫禁城内:大殿之上,纳兰凝辉站在朝堂之上,这个朝堂自己已经有十年为站在这里了。
而面前的道光帝已经是白发苍苍了,道光帝一生为社稷奔波,只是他在为期间,轻信投降派,冷落了林则徐等一干主战开明的大臣。只是观其在位的期间,对于领土道光帝还是坚持抗争到底,对于社稷来说,他勤俭执政,克勤克俭,他比他的儿子咸丰帝来说,要坚决不少,可以说属于有功有错的那种。
此时的道光帝欣慰的看着纳兰凝辉,因为当初的纳兰凝辉可谓只是他侍卫中的一刻,就是看到他有报国的热情,所以自己一激动给了他一支军队,没想到他竟然凭着这支军队,力揽狂澜,虽然大清还是败了,但是纳兰凝辉的这支军队却是战果连连,不禁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
道光帝此时心中十分复杂,自己的身体每况日下,自己虽然立了奕詝为太子,但是奕詝的性格过于谦让软弱,虽然对于作为帝王来说谦让是个好事,当过于谦让迂腐则是对整个江山社稷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而六皇子奕本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尤其是熟读经书,还博闻强记,喜好国外科技,为人果断勇猛,但是他的特点过于张扬了,所以不宜做帝王。
但是道光帝还是决定将奕詝立为太子,他认为治国需要仁,有仁义才能平定天下。
其实道光的想法是错的,治国确实是需要仁义,但过于的仁义就是迂腐。尤其是此时的清王朝已经不是一个太平盛世了,国外有英法欧美等强国,内有不断涌现的农民起义。
所以治此乱世,统治者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不可磨灭的意志力。
此时的道光帝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现在虽然关心自己的儿子,但是却也知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
道光帝望着眼前的纳兰凝辉下旨道:“卿家,为保我大清江山,鞠躬尽瘁,朕深感欣慰,特赐封纳兰凝辉为太师,封纳兰凝辉为体仁阁大学士,原来职位保留。命纳兰凝辉为帝师,卿家可要好生辅导太子和诸位阿哥,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纳兰凝辉俯首谢道。
“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好好辅佐太子殿下。”
道光帝听罢,欣慰的点了点头。
散朝了以后,文武百官纷纷向纳兰凝辉祝贺,纳兰凝辉也一一还礼。
纳兰凝辉和纳兰忠隆到了家中。
纳兰忠隆不断的赞扬纳兰凝辉:“不错,皇上既然任命你为帝师你应当好好辅佐太子殿下才是。”
纳兰凝辉点了点头道:“只是我既然担任太师一职,那我在华东的军队怎么办?阿玛你也是知道的,现在的朝廷那些王公大臣们根本就不支持孩儿改军制,还是皇上圣明,留给孩儿一线生机。现在欧美列强纷纷崛起,我大清如果不能在下场战争前,建成一支强军,那么在下次战争中,我大清又是会处在弱处,所以海尔不断担忧。”
纳兰忠隆赞许的点了点头道:“你有这样的觉悟,为父很是欣慰,所以你现在要好好辅佐太子,将来太子登基后,你便有所作为,大清的军制的改建到那时也能进行。所以你现在一定要尽心尽力辅佐好太子才是。”
纳兰凝辉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