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纳兰凝辉也不是太沮丧,因为这留下的三万守城清军中的正黄旗内,有他纳兰家的子弟兵三千。正是先前,自己还未恢复武功时候纳兰忠隆在校场之上为自己演示纳兰家玄火大阵的那些子弟兵,这还是让纳兰凝辉比较欣慰的事情。
但是接连几日,纳兰凝辉看完整个京师的地形以后,纳兰凝辉彻底憋屈了,这简直就是死亡地形了。
虽然九门众多,兵力分散利于来回救援,就像数百年前,还是大明的时候,明朝兵部尚书于谦就用这一地形优势,击退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彻底扭转了土木堡事件明军的劣势,鼓舞了士气。
京师地形平淡,山林较少,就算一些有一些战略地理优越的山林,都被皇室看作是王气,基本上这些地方都做了皇家陵墓,除了守陵几个卫士,谁敢将部队驻扎在这里。
而京师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地。所以对京师有利的地形就是这里,九门之外,大清的骑兵步兵可以和敌人厮杀,就算兵力有所不济,可以退回到九门。
而基本上敌人不会蠢到,也把兵力分散,个个对付,这样一旦他们被其中的一支被清军引如城中,到时候城门一关,变成了关门打狗之事了,所以他们一般都会集中兵力攻打一个城门,然后长驱直入,攻取皇宫。
但就是这样,清军也有办法打击敌人,就是敌人集中一点的时候,其余八门的兵力会前来救援,到时候很容易在敌人外围实行一个“反包围”。
但这些地理位置虽然利于清军的守卫,但前提是双方的武器是差不多的,换句话说,交战的双方都是以冷兵器为主的。就像几百年前的明朝京师保卫战,无论也先多么勇猛,也无论于谦多么有勇有谋,他们的兵器都是以冷兵器为主的。当然于谦之所以能击退那么勇猛的也先部队,最主要的是他的军中有以神铳、火炮为主的神机营在明军的后方不断向敌人阵地开火,造成也先军将的大量死亡。
而这场战役纳兰凝辉记得清清楚楚,历史书上介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此行目的就在于京师,所以此次京城的圆明园的劫难却无可避免,英法侵略联军将军舰,火炮将全部用上。而与太平军对战不同,对付太平军来说纳兰凝辉的玄火大阵无疑是一招杀阵,但对于这些英法装备的侵略者来说,纳兰凝辉的这些玄火大阵的子弟兵只能算是在这扩阔平原上不断移动的活靶子罢了。
如今却是碰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纳兰凝辉明知道问题所在,解决方法,但却无能为力。自己幸幸苦苦训练出来唯一能与西方列强一拼的飞龙军调不出来,向咸丰帝要银两购置防务大炮、枪械却一一被咸丰帝拒绝。
纳兰凝辉无比愤怒,要不是还顾及这君臣之礼,纳兰凝辉早在一个早朝上,用尽全身真气将这祸国殃民的皇帝拍死在龙椅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