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在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六月廿六酉刻病故,终年五十一,谥宪。
原来福全和西鲁克氏的儿子在两周岁的时候被仇家掳走,至今没有找到,生死不明。
直到死前,福全还嘱托西鲁克氏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小儿子。
但现在他已故去十一年了,但他们的儿子竟一点音信也没有,所以西鲁克氏每每想起,总是心痛如绞,彻夜难眠。
原来康熙皇帝第一次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时,福全任抚远大将军,但没有能彻底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但在平叛时,福全杀死了噶尔丹的弟弟,噶尔丹的侄子阿拉布坦发誓要替父亲报仇。后来福全回到了京城。
一日,福全携妻儿去庙中上香,在回来的路上被阿拉布坦一干人等伏击。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阿拉布坦见杀不了福全,于是在混乱中从奶娘手中抢走了福全的儿子。
阿拉布坦将福全的小儿子带到了郊外,狠狠的将他摔在了地上,顿时孩子大哭不止。
正巧李林从外地做生意回来路过这里,他从远处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便急急奔了过来。
这时阿拉布坦正愤恨的举着刀道:“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说完举刀向福全的小儿子劈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李林飞身一跃将阿拉布坦手中的刀踢落,两人打了一阵,阿拉布坦见不是李林的对手,而他被打散的手下,还不知何时能来,眼下形势对他十分不利,没办法,他只好放弃福全的儿子一个人逃走了。
这时李林缓缓从地上抱起了这个孩子,奇怪的是孩子这时不哭也不闹了,只是安静的看着李林,让他甚是喜爱。但李林并不知他是福全的小儿子。
他笑着对孩子道:“也不知你是哪家的孩子,罢了,你我有缘,你就随我一起回家吧。”
李林将孩子带回家,他的夫人也十分喜爱这个孩子,他们看到孩子身上戴的玉佩上刻着“慕白”二字。于是给孩子起名李慕白。他们膝下无子,一直将李慕白视为已出。
转眼天明,几人结伴进城。进城后,李慕白与西鲁克氏道别。
西鲁克氏忍不住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李慕白幽幽道:“前面不远的李府就是我的家,我姓李名慕白。”
西鲁克氏听到“慕白”二字,不觉心头一阵震撼。她望着李慕白离去的背影,心中竟是千般滋味。
西鲁克氏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府中。奶娘看出她的心事,于是道:“福晋是不是觉得那位李公子很像您当年丢失的小贝勒?”西鲁克氏微微点了点头。
经过几天的调查,西鲁克氏了解到了一些有关李府的事情。
这天,她和奶娘到李府来找福伯。西鲁克氏向福伯表明了身份并说明了来意。
福伯慨叹一声向西鲁克氏讲述了李慕白的身世并拿出他当年穿的衣服。
西鲁克氏捧着衣服激动的哭了起来,身边的奶娘也陪着她一起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