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做挺尸状的朱瑾瑜,听着外面自己的母后和一众妃子们在那儿唇枪舌战,不由地也想过去凑凑热闹,顺便教训教训这一大早把他给吵醒的几位娘娘。
朱瑾瑜咿咿呀呀地哼了几声,顿时引来了一众嫔妃的注意。
“皇后娘娘,看样子小皇子是醒了吧。快抱出来给我们瞧瞧吧。”一众嫔妃早就等的不耐烦了。
唉,这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这几个都是才狼虎豹,一大早过来准没好心,本想就这么把她们给打发了,但,算了,量她们也不敢对小皇子做些什么。
过会朱瑾瑜就被包得紧紧地给抱了出来,看见了那位雍容华贵的周贵妃嚷着要让她抱,肉嘟嘟的小手从锦袍里伸出来,直指周贵妃,嘴里还发出了“咿咿呀呀”声。
“呵呵,贵妃娘娘,看来小皇子很是喜爱你呢!还在对着你笑呢!快把他接过来也好让我们沾沾光。”高淑妃看着小皇子那可爱的模样连忙说道。
贵妃无法,只能接过小皇子。看着这个以后能够威胁但自己儿子皇位的孩子,贵妃恨不得现在就把他给掐死,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能装作和颜悦色。
朱瑾瑜感受到了周贵妃眼中的恨意,虽然转瞬即逝,其他人也许没有看见,但他还是注意到了,这个女人心机很深啊!历史曾经记载,英宗死后,周贵妃就闹了起来,要独称太后,排挤钱皇后。等到钱太后去世时,周太后又从中作梗,不让钱氏与英宗合葬。
朱瑾瑜本来只想小小地教训一下周贵妃一大早地带人来打扰他的清静,但看见了刚才她眼中的恨意,想着她以后的所作所为,决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将她除掉,朱瑾瑜不想给自己以后留下祸患。在此之前,还是要先教训她一下。
说干就干,被贵妃抱在怀里的朱瑾瑜歪歪小脑袋,很不厚道的将头埋进宜嫔那傲人之上。婴儿总不会缺的津液立刻濡湿了贵妃那华丽宫装的胸口上。
感受到胸口不适的贵妃低头一看,顿时花容失色,连忙叫宫女把朱瑾瑜给抱走。但朱瑾瑜岂是这么容易就放过她的,就在贵妃叫宫女把朱瑾瑜抱走之前,又在贵妃身上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童子尿。
贵妃立马不淡定了,纤细的手臂差点将朱瑾瑜这个罪魁祸首给甩了出去,辛好被赶来的宫女给接住了。
被宫女抱在怀里的朱瑾瑜,看着被自己弄的恼羞成怒的贵妃不由地朝她笑了笑。
“你……”贵妃刚想说些什么,就听见了朱瑾瑜“哇哇”的哭声,弄得贵妃都不由地愣了。
皇后一眼就看穿了自己儿子的鬼把戏,对着宫女说道“把小皇子给我吧,我带他去殿内换身干净的衣裳,你也快带贵妃娘娘去偏殿换换。”强忍着笑意,接过宫女手里装哭的朱瑾瑜,一边抱着,一边露出了为自己儿子所做的事而感到尴尬的表情。
“是,皇后娘娘。”
皇后把朱瑾瑜带到了殿内,只见刚才还在装哭的小人儿,现在在那儿“咯咯”地偷笑。
“你呀,你,真不知还说你什么好。”皇后无奈地摇摇头。
当换好衣服的贵妃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顿感羞愧难当,还有总觉得身上有股味,越想越不舒服,愤怒地带着自己的宫女和太监回自己的宫殿里去了。
剩下的几位娘娘一看带头过来的贵妃走了,再呆在这儿也没有什么意义,便也寻了个借口告辞。
说起满月皇后是一点都不想自己的儿子太过招摇,毕竟从出身时的场景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虽然自己是皇后不假,但自己的家族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地位,现在也仅靠着皇上的宠爱,如果太显眼必定会遭仇恨的。
她曾经也和英宗说过这个问题,但好像不太管用,还说让她要对英宗有信心,她会有能力保护自己母子,还要给他的小皇子一个不一样的满月,所以满月宴便定在了后花园,还要宴请百官。
虽然是在后花园宴请百官,但是一行人首先还是得先去给孙太后请安。
满月那天一大早朱瑾瑜就被他亲爱的母后大人从温暖舒适的小被窝里给拉了出来,还给他穿了一身红色喜庆的皇子装,有严重起床气的朱瑾瑜立马就不乐意了,到最后挣扎无果,只能放弃,眯着眼,乖乖的和他的母后大人去慈宁宫给孙太后请安。
没多久皇后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慈宁宫。
“皇后娘娘驾到。”
“臣妾给太后请安,太后吉祥!”
“免礼吧。皇后,快把小皇子抱来给哀家看看。”看看不是真的身负着我大明的国运,以后能够担负起我大明的重任。
说起这孙太后真的是不得不令人敬佩呀,“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孙太后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及无可替代的皇太后之尊,力挽狂澜驾驭两“变”,对维护明朝统治和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
朱瑾瑜脑海中的信息一闪而过就感觉自己换了个怀抱,知道他现在应该是在那个历史上有名的孙太后手中了。
本着近距离接触历史伟大人物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原则,朱瑾瑜悠悠的睁开那双初显雏形的明眸,小眼珠子不停地四处乱看,肉嘟嘟的小肉手不停地挥舞着,粉嫩的小嘴里咿咿呀呀地说些什么。
孙太后看着待在自己怀里不哭不闹,甚至还用明亮的好奇的眼睛看看自己,又转向屋里的其他人。这就是身负国之气运的孩子?真的是与众不同。难怪英宗想要在这个满月宴等他为太子,是嫡出,而且还身负国之气运,不错,真不错。
只一会儿的时间,各嫔妃也都带着自己的皇子来到了慈宁宫,一个个都给孙太后扎扎实实地行了个三跪九叩的大礼。古代的礼节还真是烦人呀!
在这群人中朱瑾瑜也看见了历史上有名的明宪宗朱见深,现在的太子朱见濬。现在多么活泼开朗的一个孩子呀,以后怎么就变成了口吃呢,那得受了多大的困苦呀!
朱瑾瑜正在思索着,就看见朱见濬往这个方向走了过来,一脸欣喜地问道“皇祖母,弟弟好可爱,我想抱抱他可以吗?”
孙太后摇了摇头说:“不行哦,你现在还小,抱不动弟弟的,不过可以等你长大了再抱他。”
“好吧。”朱见濬一脸的失望。
“不过,你可以和小弟弟一起玩呀。”
“嗯,好的。”
就这样,朱见濬围在朱瑾瑜的身边不停地逗弄着他。
朱瑾瑜无奈只能陪着,谁让他现在是小孩子呢!
没过多久,外面又响起了“皇上驾到”的唱诺声,除了孙太后和被抱着的朱瑾瑜外,其他人又哗啦啦的跪了一地,问安声一响起一片。
“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吉祥!”
“宴会快要开始了,不要让大臣们等急了,咱们快些去吧。”
来到后花园,一众大臣早已在恭候,一声唱诺声使得原本喧闹的后花园平静下来。
“太后驾到。”
“皇上驾到。”
“皇后驾到。”
“臣等参见太后,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都平身吧。今日宴请诸位大臣一呢是庆祝小皇子满月;二呢是废除朱见濬,立小皇子为太子。”英宗满脸喜悦地说道。
听到这一消息的朱瑾瑜立马震惊了,他知道以他那英宗老爹对他母后及他的宠爱程度肯定会立他为太子,但没想到这么快,一点准备也没有。况且他现在只是一个月大的奶娃娃,就算想反抗恐怕也无济于事。
“陛下,万万不可呀,太子乃国志根本,岂能说立就立说废就废呀!还请陛下三思。”
听着这不适时宜的话响起,英宗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小皇子身为嫡子,而且生带祥瑞是天定的人选。诸位还有何异议吗?”英宗浑身散发着威视扫视着底下诸大臣。
“臣等无异议。”
哎呀,怎么办怎么办?难道就没有人阻止一下吗,被皇后抱在怀里的朱瑾瑜只能在那儿干着急。
“哈哈,好,来人……”
“且慢。”还没等英宗说完就被打断了,英宗很是恼火,但看清了来人顿时什么火也发不出来了,连忙下去迎接。
“原来是弘道真人大驾光临,来得早不如来的巧,今日正好是小皇子的满月宴,真人快请上座。“英宗一脸喜色道。
只见那人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弘道真人——周思得,早年师从杭州宗阳宫提点月庵丘公学道,其师洪武初曾任杭州府道纪司都纪。后来拜访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学道,得龙虎山正一派道法的传授。周思得精习灵宝度人之旨,行持五雷火府之法,以显扬宋元道教新出的灵官法。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四《显灵宫》条载:“永乐中,道士周思得行灵官法,知祸福先,文皇帝数试之,无爽也。至招弭祓除,神鬼示魅,逆时雨,灾兵,远罪疾,维影响,乃命祀王灵官神于宫城西。世传灵官藤像,文皇获之东海,崇礼朝夕,对如宾客,所征必载。”)
待众人坐定,英宗与弘道真人交谈着“真人不是在太清观修道吗?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坊间传闻,小皇子带玉而生且天降异象,贫道夜观天象,掐指一算发现此子与贫道有师徒之缘,特地赶来于此,想与他结这师徒缘分,不曾想今日正好赶上了小皇子的满月宴。”
“看来小皇子真的是有福之人啊,竟然能得真人的赏识,择日不如撞日,正好朕刚想下旨立小皇子为太子,不如好事成双,两件事今日一起办了吧。”
“陛下,贫道今日前来就是为小皇子之事而来,拜师贫道没有意见。但立小皇子为太子却是万万不可。”弘道真人连忙阻止道。
“怎么,难道连真人你也要反对吗?”刚才还满心愉悦的英宗顿时脸色就拉了下来。
“陛下息怒,还请借一步说话。”
如果换做旁人敢对皇帝这样说话,早就已经去见阎王了,但这弘道真人看样子并没有那么简单,就连皇帝也要礼让三分。
英宗跟着弘道真人到僻静处谈了起来,没多久就看见英宗一脸笑意地和弘道真人回到了宴席上。
接着就听见英宗下旨封四皇子朱瑾瑜为瑾王,即日起在城内新建一座府邸,等成年后便可入住其内。另拜弘道真人为师,从此便跟在真人身边学习本领,以后保家卫国。
底下的大臣都明白皇帝对瑾王可谓是十分地宠爱,刚满月就封了王,这在大明的历史上可是头一回呀,而且又拜得弘道真人为师,弘道真人是谁呀?那可是曾得永乐大帝的赏识,就连现在的皇帝见了都得礼让三分。现在的瑾王虽然只是个王爷,但地位丝毫也不比太子差呀!
以后定要好好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