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异乡为异客,当前我是寄人篱下,住在憨牛那间出租屋里,勉强算是异乡的家。
我不是矫情的人,更不喜欢虚张声势,不得不拒绝美女护送。池映月狠狠瞪了我一眼,迈开步伐走向地下车库,有意无意等着我追上前去。我懂得盛情难却,只好随了她的心愿。
返回出租屋途中,池映月始终不曾说话,好像是在担心李珠儿的安危,又像是在责怪我没有帮忙。
铭记着师傅的谆谆教导,我想起一句民间俗语: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凭着良心说话,我真的很想帮助李珠儿,可惜未知的灾祸无从下手,再三推辞实属情非得已。
趁着无声的氛围,终于抵达居住的地方,正当我下车时分,池映月刻意轻叹一声,似乎准备说点什么,最终反倒欲言又止。我送出一个尴尬的笑容,快速钻进陈旧的小楼,坐在出租屋里静静发呆。
经过一番矛盾挣扎,我想起裤兜的信封,随即清点了可爱的钞票,发现竟有四千块钱,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四千块钱,足够三个月生活开支,肯定叫人乐不思蜀。
我开心的哼着小曲,转念想起吃苦耐劳的憨牛,拿出手机拨通他的号码,执意请他晚上吃饭。
来到南簏市两个月,我一直住在狭窄的出租屋,确实给憨牛带来许多不便,但他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反倒还将睡床让给我,自己就地铺上凉席而眠。冲着这份真挚的友谊,当我得到第一笔收入,理应好好请他吃上一顿,算是聊表感激之意。
等待是种漫长的过程,幸好还有电脑作伴,才不至于倍感无聊。
临近入夜期间,憨牛的身影投入眼睑,我们来到一间小馆子,叫上几道可口的菜肴,借助两瓶啤酒填饱肚子,随于莽莽人潮东瞅西瞟。
半个钟头以后,憨牛决定返回出租屋,说是要洗衣服裤子,我不愿困于狭窄的房内,独自走向不远处的小公园。
夜色下的公园格外美丽,各种人物接踵而至,给予都市的角落几分喧嚣。
我坐在一张长长的木凳上,明亮的眼睛来回搜索,只求见到婀娜多姿的美女。
“阿姨!买个护身符吧!保证你出入平安,所有烦恼烟消云散。”
顺着声音看去,一个和尚伫立几名妇女跟前,高高抬起手中的香囊,正在推销罕见的产品。
这个和尚身材较好,年龄大约二十出头,相貌十分清秀,仿佛白净的女人,光秃秃的脑袋宛如路灯,隐隐散发些许光芒。他身穿一袭灰色僧袍,肩头挂着淡黄色帆布包,依稀散发佛家气息。
“快走!快走!我们不需要骗人的东西!”一名妇女连续挥手,瞪着双目驱赶小和尚。
“和尚我绝对没有骗人,香囊内的符咒是我亲手所画,你们仔细看一看吧!”
小和尚准备拆开香囊,证明符咒是亲手所画,不料听到愤怒的声音:“什么符咒诅咒!不要妨碍我们聊天!赶紧走吧!”
小和尚无奈的摇了摇头,提起脚步朝着我这边走来。为了避免和他纠缠不清,我连忙撇开视线,若无其事看向前方。
“这位朋友,买个护身符吧!保证你出入平安,所有烦恼烟消云散。这位朋友,这位朋友。”
“哦!你和我说话吗?”我转身扫视四周一圈,故意装出诧异的表情。
“这里只有朋友一人,肯定就是和你说话嘛!”小和尚看穿我的心思,或许深知现实的残忍,同样还是满脸笑意。
我故意装成糊涂的模样,使用诧异的口吻问道:“你有事吗?”
“朋友,买个护身符……”
“可以逢凶化吉吗?”不等小和尚说完推销的台词,我已口无遮拦进行讥讽。
小和尚微微皱起双眉:“这就要视情况而定!”
按照常理分析,这种低级的江湖骗子,必然就会迎合顾客的需要,但是他的回答出乎意料。
“你……你真是和尚?”原本在我内心深处,想说你是和尚还是尼姑,因为他的相貌太过女性化,考虑到将会伤人尊严,唯有改变嘴里的言辞。
“佛曰:出家人不打诳语,我真的是个和尚,如假包换的和尚。”
“据说和尚头顶都有……”
“戒疤!不怕朋友笑话,和尚头顶的戒疤都是假象,主要还是世人强加的观点。”
我的心里一清二楚,小和尚的话绝对可信。
和尚头顶有着戒疤,似乎才是佛教中人的标志,导致世人以为和尚都要烧戒疤,不过稍有佛教历史知识就很清楚,佛教一直以来反对烧戒疤,毕竟这是自残表现。
回首数千年岁月,除了汉族和尚会烧戒疤,其余和尚皆不违背佛教规定,纵然汉族的佛教中人,凡是处于宋朝以前的年代,头顶也是没有戒疤的。
早在几十年前,我国佛教协会作出明文规定,禁止和尚头顶烧戒疤,因为这种举止违背佛教仪制,同时有损身体健康,所以世人看见的和尚,头顶不再出现戒疤,否则就是假和尚。
这个和尚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听了他的回答过后,我的心中产生一种想法,一种替人消灾的想法。
“一个护身符多少钱?”
“30块!”
“30块!”尽管价格不算昂贵,但我依然露出惊讶表情。
小和尚急忙解释:“香囊我在网上购买的,一个需要六块钱,符咒是我亲手所画,需要二十四块钱,总共就是三十块钱,其实不算贵嘛!我在寺内那时,师傅替人画符要收好几百块,相比之下你算捡了便宜。”
“既然你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为什么会在这里卖符?”
小和尚叹了口气,挨着我的身边坐下,款款谈起个人的心酸史。
小和尚名叫花香连,今年二十三岁,故乡位于南方某省,由于年幼那时体弱多病,家人将他送于山上的寺庙寄养,久而久之落发为僧,成为寺中的俗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