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一年,这日炎帝正与玄冥等征收来年的皇粮,拿来一大堆木简竹条,手忙脚乱的。一些臣子来迎接附近村庄的皇粮鱼肉、牛马、蚕丝等等。“怎么送来这么多的好东西,你们有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些,不要了,够了……”炎帝看这情形比历年来都要好,这么多的礼品让他兴奋不已。
炎帝见之又希奇又高兴道:“这下我们吃鱼无须到野地沟壑,家门前就有又大又肥的,还有丝绸为衣服。”
伏羲择河池低地畜水养鱼,渔池边种桑叶,桑叶以养蚕,蚕吐丝为绸,织而为衣,积茧屯库。“这还是刚刚开始,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你就等着瞧好。”
说话间,有侍卫来报。说是有不周山共工之臣刑天前来上贡物。炎帝命前进领。刑天与宿沙大步入得宫殿,望左右气度不凡,他叩礼拜毕,稽首道:“禀报上天浩德,炎帝洪恩,前年,我等未能上贡你中央之主,今年我部族栗米、牛马等都大获丰收,按天帝之决议,今我奉共工族命,献上十国谷物一万余担,牛马羊各一百头;还有琮玉金陶器等上千件。壮大男子汉五百名。仅此薄礼,望我主炎帝收下。”
炎帝点头大悦:“想不到黑蛇部边远却先来献贡礼,真是诚心可佳,这么多的贡物,我炎帝有何能而受这无功之礼。”
“炎帝我主,你就不心过于谦让,若不是两年前给予我部种畜,我部怎能发展如此迅速壮大。我代替共工各小国之农夫向您致敬,祝您身体安康,在您的领土完整下,炎帝各部快速壮大,万民乐业。”
“说得好,这些我爱听,你是何人?快报上来,我要谢你。”
“在下共工身边的小臣刑天是也,谢就不必了,我主有什么事要我转告吗?”
“好你个刑天,你不但能说还会做人,是个有勇有义之人,你且近前来。”说着,从身取出一块琮玉送给刑天。刑天祈手告别。众臣也叩首相送。又回头恭敬贺喜炎帝。伏羲道:“贤弟这次你是亲眼看到,不是我自已吹嘘,好日子还在后头。”
“伏羲天帝,这么多贡礼,我们该如何处理才是?”
“贤弟不必心慌,这种贡礼是每个部族都有不能免的,我们一边分抽一部分来祭天神,另一部分用来充扩训练士兵年需,我们提一二百壮子来维护围屋之安全。一边造找金枪铁箭,用橡木雕成铸盾。以利国防帝业。下以诏令。不得有误。”
又过了一个来月,东面的祝融派臣宿沙也相继送来了贡礼。随丛的民众还特地送来一些自烧的红陶坏,用紫赭石,彩勾画出几何形的鱼、蛙、鹿、人面花等,看一去还真像那么回事。炎帝见了赞不绝口:“看来你们平时有没有人指点?他们也能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一些有艺术细胞的人,也能同石匠一样绘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你来看,这些玉料、器皿、太湖琅、宗教珐、刻有兽石纹的玉琮。这玉琮多好的质地,柔软又阳起,透露着如玉的光泽。”
众民工说“这全仗宿沙的精通陶艺之工,有他的指点。我们才得造就出这公多炎帝喜欢的贡礼来。”
炎帝听后,要召见宿沙,宿沙叩见炎帝,炎帝一看此人后到是长得奇特,头大身小,手特别的长,而且一对眼睛一大一小,左边是三角眼,右边却是横目相向。“原来你便是精通陶艺宿沙。听众臣说你是祝融手下的大臣,不知你还有何本事。”
“本事谈不上,我只不过民间的日常陶术比较好点而已,至于还有何本事,我岂敢在炎帝与天帝面前不自量力。”宿沙心中有所拘谨,所以在他们面前低头谦逊。
“你只管道来,我现有正是用人之际,你这么远来生得又如此奇特,定是腹中有所藏实。你若不从实讲来,我可要罚你隐瞒之过。”
“炎帝何必苦苦相逼,我宿沙口袋里装的自作的工具,略微懂得些锯凿之工。”
炎帝问之可否现场雕刻。宿沙叫手下侍卫取来琮玉,便取出一套自已的象牙工具,看了看之后,在其上用心地先锯后凿再雕刻,不出一日便有各式的壁、璜、=锥等到形式各样的器皿。
“真是不错,这些壁、璜、锥形器,你把它们摆设在后宫的壁上,一定是富丽堂皇。中层再摆设日常驻用的盆、斛、尊、垦等到容器,既可观又可用。”伏羲一边听宿沙解说,一边叫侍卫们摆好,
“前宫摆的应当是笮、竹篓、篮、箩、箕、席,还有您发明的倒梢,网钩、双绳。看上去是不是很醒目啊!”炎帝也上补充:“宿沙,你很有才智,不如留守在我的身边为臣,不知你可愿意?”
“你是当今贤能之主,能在你的左右为效力那是我的福气,我自是求……。不过……`”
“你为何……吞吐吐,难道说我这里还不…怎么…地?”
“炎帝盛情难却,只不过我主祝融乃忌才之辈,而且胸…凶…如果我到你处为臣,唯恐他不会应允,就算是勉强答应,心中亦是不快。”
“原来是这样,我想那红蛇部主也不象是那个小甲子气……人,待我教你的手下禀告他,就说是我炎帝把你留下了。”
“炎帝。如此不可,必那祝融不会心甘情愿。不如让我亲自回去与他说明原由,再行定托如何?”
“这等小事,还要如此烦琐不成,就如我说,不要再行起议。”其实炎帝是怕他一去难返。宿沙见炎帝留意已决,只好咽气谢躬臣子之礼。你且说与我听,祝融是平日如何待你,又是如何建造危屋的。
“禀报炎帝,祝融待我一直不薄,对手下之人也是公平正直,是个有才能有气魄之大将,他手下奇异之能士不缺,最近,他们正在危屋之外架建围圈。”
“何为围圈?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伏羲天帝?你可知道 ”伏羲摇头不知。
“回炎帝。为了防止外敌入侵,他们在距危千步开外设立五丈高的石垌,石垌之内修有人造的长河,围住那石垌,既可防敌,也可用于城区内供水,在火灾来时,还可以来火。规模之大,需要近年才可完工。到时,整个危屋及周边城区似铁桶般坚不可摧。”
“当真有如此大气派之举,想来那祝融绝不是甘心屈居之辈。贤弟,我等不可轻视于他。”
“有如此野心之人,我怎能轻视,我是佩服还来不及。唯恐他日,祝融便是我炎帝的冤家对头,我等部族须加速兵器的打造,以防范于未然。众臣工以为如何?”
“如此说来,祝融自是的高远之志,我等若是强制于他,他定然于心不甘。如若不收服他,只恐日后更难平复东面之部族,依我之见,就让其自然往东面发展出,一来可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再者他可以坐虎关隘太行山,北可以抵凶野奔马之乱,东南可遏制少昊九黎之族,如此可两全其美。”
“也只能如此,不过我总觉得此人将来会生反骨,与我炎帝之族不利。”
“我也有同感,虽然我部与他东西各边,就算是同胞一兄,他日说不定会为地疆之界而反目成仇。”共工也担心起来。见众多人口杯一致,伏羲也担起心来,捻着指头算了起来,片刻后,他捋须长叹道:“以我看来,众长忧远矣,反骨现不能定,但愿他日不会兄弟相残。”
“如此近来无忧,我等可加速训练兵士,铸造矛盾,扎削弓箭。整肃畜马,以利战事。”
“炎帝有如此未雨绸缪,我们共工族就放心多了,我们一定会安守份本,在不周山勤劳工作,决不犯境”。
“能如此想实在是太好不过了。如果所有的臣子都有象你,我就无需操那么多的心。我隔日与刑天将送行你们到华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