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二年三月,宣宗封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本官平章事。以礼部尚书、盐铁转运使马植本官同平章事。时,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宣宗接见日本王子,王子善棋,宣宗令侍诏顾师言与之对手。双方下至三十三着还未决胜负;顾师言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则谓之“镇神头”,乃是解两征势,使日本王子瞠目缩臂,中盘服输。日本国王子佩服的对宣宗说:“围棋出自中原,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大唐围棋真是博大精深、高手如云。”宣宗说:“围棋融入了中国古代很多兵法和谋略,更是一个人智慧的象征。日本围棋其实也不错,大家切磋切磋,以棋交友。”
六月,宪宗妃,穆宗之母太皇太后郭氏崩,宣宗谥太皇太后懿安。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判度支崔龟从奏:"应诸司场院官请却官本钱后,或有欺隐欠负,征理须足,不得苟从恩荡,以求放免。今后凡隐盗欠负,请如官典犯赃例处分。纵逢恩赦,不在免限。"宣宗从之。以前山南西道节度使高元裕为吏部尚书。
宣宗以朝散大夫、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上柱国、平阴县开国男、食实封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毕諴为刑部侍郎。毕諴,郓州须昌人。出身官宦世家,父毕匀,为协律郎。毕諴少孤贫,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端悫好古,交游不杂。太和中,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尚书杜悰镇许昌,辟为从事。杜悰领度支,毕諴为巡官。杜悰镇扬州,毕諴又从之。杜悰入相,毕諴为监察,转侍御史。
武宗朝,宰相李德裕专政,出杜悰为东蜀节度。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毕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德裕怒,出毕諴为磁州刺史。宣宗即位,李德裕得罪,凡被德裕外谴者皆征还。毕諴入为户部员外郎,分司东都,历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势门子弟,鄙仓、驾二曹,居之者不悦。唯毕諴受命,恬然恭逊,口无异言,执政多之。改职方郎中,兼侍御史知杂。其年。召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
自大中末,党项羌叛,屡扰河西。宣宗召学士对边事。毕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宣宗悦,说:“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毕諴忻然从命,宣宗即用毕諴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等使。毕諴至军,遣使告喻叛徒,诸羌率化。又以边境御戎,以兵多积谷为上策。乃召募军士,开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石,省度支钱数百万。宣宗诏书嘉之,就加检校工部尚书,移镇泽潞,充昭义节度使。二年,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太原近胡,时九姓胡为乱。毕諴明赏罚,谨侦查,期年,诸部革心。就加检校尚书左仆射,移授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宋亳汴观察等使。其年,入为户部尚书,领度支。月余,改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累迁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集贤大学士。
九月,宣宗敕:"比有无良之人,于街市投匿名文书,及于箭上或旗幡上纵为奸言,以乱国法。此后所由切加捉搦,如获此色,便仰焚瘗,不得上闻。"
兵部侍郎、判户部事魏扶奏:"天下州府钱物、斛斗、文簿,并委录事参军专判,仍与长史通判,至交代时具数申奏。如无悬欠,量与减选注拟。"宣宗敕:"路随等所修《宪宗实录》旧本,却仰施行。其会昌新修者,仰并进纳。如有钞录得,敕到并纳史馆,不得辄留,委州府严加搜捕。"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崔龟从本官同平章事。银青光录大夫、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韦琮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
三年春正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奏:“吐蕃宰相论恐热以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之兵民归国。”论恐热,吐蕃陇西大将。本姓末,名农力, 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被佛教僧人所杀,朗达玛妻綝氏拥立自己的侄子云丹为赞普,朗达玛的儿子俄松在山南地区对立。时任洛门川讨击使的论恐热,西征讨伐篡位的云丹,大败宰相尚思罗的八万大军,成为青藏高原上最有实力的势力,论恐热自称宰相。843年,论恐热以大军二十万攻击不服自己的鄯州节度使尚婢婢,至镇西军(甘肃临夏),尚婢婢遣使以金帛、牛酒犒劳,致书卑词以骄其军。论恐热大喜,遂退屯大夏川(甘肃和政东)。九月,尚婢婢令其将庞结心、莽罗薛吕率精兵五万人征讨论恐热。庞结心等诱敌深入,设伏围歼其大军,论恐热单骑逃亡。却被尚婢婢的四万军队击败,几乎全军覆没。之后论恐热和尚婢婢会战二十四年。宣宗诏太仆卿陆耽往喻旨,仍令灵武节度使朱叔明、邠宁节度使张君绪,各出本道兵马应接其来。以太常卿封敖检校兵部尚书,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宣宗敕待诏官宜令与刑法官、谏官次对。以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汝南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周墀检校刑部尚书、梓州刺史,充剑南东川节度使。以正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赐紫金鱼袋马植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以正议大夫、守御史大夫、上柱国、博陵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袋崔铉可中书侍郎、平章事;正议大夫、行兵部侍郎、判户部事、上柱国、钜鹿县开国男、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魏扶可本官、平章事。
五月,幽州节度使、检校司徒、平章事张仲武卒,三军以其子张直方知留后事。时,五色云见于京师。宣宗敕:“先经流贬罪人,不幸殁于贬所,有情非恶逆,任经刑部陈牒,许令归葬,绝远之处,仍量事官给棺椟”。时吐蕃内战打得不可开交,康季荣奏:“收原州、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等六关讫”。邠宁张君绪也奏:“今月十三日暇复萧关”。宣宗大喜,嘉奖康季荣和张君绪。御史台奏:“义成军节度使韦让于怀真坊侵街造屋九间,已令毁拆讫”。 宣宗敕:“于萧关置武州,改长乐为威州”。
七月,秦、原、安乐三州七关军人、百姓,皆河、陇遗黎,数千人见于阙下。三州七关军人、百姓皆欢呼说:“我们又可以做回唐人了!”宣宗御延喜门抚慰,对他们说:“鞭子乃吐蕃野蛮人的风俗,冠带才是文明社会大唐的装扮。”于是令他们解辫,赐之冠带,宣宗又下令每人赐绢一千五疋,共赐绢十五万疋。唐宣宗非常开心,下令大摆筵席。
八月,凤翔节度使李玭奏收复秦州,宣宗下制说:“ 自昔皇王之有国也,曷尝不文以守成,武以集事,参诸二柄,归乎大宁。朕猥荷丕图,思弘景运,忧勤庶政,四载于兹。每念河、湟土疆,绵亘遐阔。自天宝末,犬戎乘我多难,无力御奸,遂纵腥膻,不远京邑。事更十叶,时近百年。进士试能,靡不竭其长策;朝廷下议,皆亦听其直词。尽以不生边事为永图,且守旧地为明理,荏苒于是,收复无由。今者天地储祥,祖宗垂佑,左衽输款,边垒连降,刷耻建功,所谋必克。实枢衡妙算,将帅雄棱,副玄元不争之文,绝汉武远征之悔。瓯脱顿空于内地,斥堠全据于新封,莫大之休,指期而就。
况将士等栉沐风雨,暴露郊原,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动皆如意,古无与京,念此诚勤,宜加宠赏。泾原宜赐绢六万疋,灵武五万疋,凤翔、邠宁各四万疋,并以户部产业物色充,仍侍季荣、叔明、李玼、君绪各回戈到镇,度支差脚支送。四道立功将士,各具名衔闻奏,当议甄酬。其秦、威、原三州及七关侧近,访闻田土肥沃,水草丰美,如百姓能耕垦种莳,五年内不加税赋。五年已后重定户籍,为永业。温池盐利,可赡边陲,委度支制置闻奏。凤翔、邠宁、灵武、泾原守镇将士,如能于本戍处耕垦营田,即度支给赐牛粮子种,每年量得斛斗,便充军粮,亦不限约定数。三州七关镇守官健。每人给衣粮两分,一分依常年例支给,一分度支加给,仍二年一替换。其家口委长吏切加安存。官健有庄田户籍者,仰州县放免差役。
秦州至陇州已来道路,要置堡栅,与秦州应接,委李玭与刘皋即便计度闻奏。如商旅往来,官健父兄子弟通传家信,关司并不得邀诘阻滞。三州七关刺史、关使,将来训练捍防有效能者,并与超序官爵。剑南西川沿边没蕃州郡,如力能收复,本道亦宜接借。三州七关创置戍卒,且要务静。如蕃人求市,切不得通;有来投降者,申取长吏处分。
呜呼!七关要害,三郡膏腴,候馆之残趾可寻,唐人之遗风尚在。追怀往事,良用兴嗟。夫取不在广,贵保其金汤;得必有时,讵计于迟速。今则便务修筑,不进干戈,必使足食足兵,有备无患,载洽亭育之道,永致生灵之安。中外臣僚,宜体朕意。”
九月,西川节度使杜忭奏收复维州。宣宗大喜,下制说:”朕祗荷丕业,思平泰阶,将分邪正之源,冀使华夷胥悦。其有常登元辅,久奉武宗,深苞祸心,盗弄国柄,虽已行谴斥之典,而未塞亿兆之言,是议再举朝章,式遵彝宪。守潮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李德裕,早藉门地,叨践清华,累居将相之荣,唯以奸倾为业。当会昌之际,极公台之荣,骋谀佞而得君,遂恣横而持政,专权生事,妒贤害忠。动多诡异之谋,潜怀僣越之志。秉直者必弃,向善者尽排。诬贞良造朋党之名,肆谗构生加诸之衅。计有逾于指鹿,罪实见其欺天。属者方处钧衡,曾无嫌避,委国史于爱婿之手,宠秘文于弱子之身,洎参信书,亦引亲昵。恭惟《元和实录》乃不刊之书,擅敢改张,罔有畏忌。夺他人之懿绩,为私门之令猷。又附李绅之曲情,断成吴湘之冤狱。凡彼簪缨之士,遏其取舍之途。骄居自夸,狡蠹无对,擢尔之发,数罪未穷。载窥立刻上之由,益验无君之意。使天下之人,重足一迹,皆詟惧奉面,而慢易在心。为臣若斯,于法何逭。于戏!朕务全大体,久为含容,虽黜降其官荣,尚盖藏其丑状。而睥睨未已,兢惕无闻,积恶既彰,公议难抑。是宜移投荒服,以谢万邦。中外臣僚,当知予意。可崖州司户参军,所在驰驿发遣,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宣宗以起居郎庾道蔚、礼部员外郎李文儒并充翰林学士。时,京师地震,河西、天德、灵夏尤甚,戍卒压死者数千人。东川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奏修文川谷路,自灵泉至白云置十一驿,宣宗下诏褒美。敖修斜谷旧路经年为雨所坏,宣宗又令封敖修斜谷旧路。以刑部侍郎韦有翼为御史中丞,以职方员外郎郑处诲兼御史知杂。时,幽州军乱,逐其留后张直方,军人推其衙将周綝为留后。
十二月,宣宗追谥顺宗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宪宗曰昭文章武大圣孝皇帝。初以河、湟收复,百僚请加徽号,宣宗说:"河、湟收复,继成先志,朕欲追尊祖宗,以昭功烈。"白敏中等对说:"非臣愚昧所能及。"至是,宣宗御宣政殿行事,及册出,俯楼目送,流涕呜咽。
话说李德裕自洛阳水路经江、淮赴潮州。虽苍黄颠沛之中,犹留心著述,杂序数十篇,号曰《穷愁志》。其《论冥数》曰:“仲尼罕言命,不语神,非谓无也。欲人严三纲之道,奉五常之教,修天爵而致人爵,不欲信富贵于天命,委福禄于冥数。昔卫卜协于沙兵,为谥已久;秦塞属于临洮,名子不悟;朝歌未灭,而国流丹乌;白帝尚在,而汉断素蛇。皆兆发于先,而符应于后,不可以智测也。周、孔与天地合德,与神明合契,将来之数,无所遁情。而狼跋于周,凤衰于楚,岂亲戚之义,不可去也,人伦之教,不可废也。条侯之贵,邓通之富,死于兵革可也,死于女室可也,唯不宜以馁终,此又不可以理得也。命偶时来,盗有名器者,谓祸福出于胸怀,荣枯生于口吻,沛然而安,溘然而笑,曾不知黄雀游于茂树,而挟弹者在其后也。”其年冬,李德裕至潮阳,朝廷又贬其为崖州司户。至三年正月,李德裕方达珠崖郡。十二月李德裕卒于贬所,时年六十三。
四年春正月,宣宗以追尊二圣,御正殿,大赦天下。徒流比在天德者,以十年为限,既遇鸿恩,例减三载。但使循环添换,边不阙人,次第放归,人无怨苦。其秦、原、威、武诸州、诸关,先准格徒流人,亦量与立限,止于七年,如要住者,亦听。诸州府县官如请工假,一月巳下,权差诸厅判官;一月已上,即准勾当例,其课料等据数每贯刻二百文,与见判案官添给。有故意杀人者,虽已伤未死、已死更生,意欲杀伤,偶然得免,并同已杀人条处分。
白敏中为万寿公主挑选驸马,选中了状元郑颢。当时郑颢已与卢氏联姻,正前往迎亲,被白敏中派人追回。时,皇女万寿公主出降右拾遗郑颢,宣宗以颢为银青光禄大夫、行起居郎、驸马都尉。刑部奏:"监临主守,应将官物私自贷使并贷借人,及以己物中纳官司者,并专知别当主掌所由有犯赃,并同犯入己赃,不在原赦之限。"宣宗从之。以幽州节度副大使检校工部尚书张直方为左金吾卫将军。
四月,宣宗敕说:"法司用刑,或持巧诈,分律两端,遂成其罪。既奸吏得计,则黎庶何安?自今后应书罪定刑,宜直指其事,不得舞文,妄有援引。"又刑部奏:"淮今年正月一日敕节文,据会昌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敕,窃盗赃至一贯文处死,宜委所司重详定条目奏闻。臣等检校,并请准建中三年三月二十四日敕,窃盗赃满三疋已上决杀,如赃数不充,量请科放。"宣宗从之。
大理卿刘蒙奏:"古者悬法示人,欲使人从善远罪,至于不犯,以致刑措。准大和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刑部侍郎高釴条疏,准勘节目一十一件,下诸州府粉壁书于录事参军食堂,每申奏罪人,须依前件节目。岁月滋久,文字湮沦,州县推案,多违漏节目。今后请下诸道,令刻石置于会食之所,使官吏起坐观省,记忆条目,庶令案牍周详。"宣宗从之。
八月,刑部侍郎、御史中丞魏掞奏:"诸道州府百姓诣台诉事,多差御史推劾,臣恐烦劳州县,先请差度支、户部、盐铁院官带宪衔者推劾。又各得三司使申称,院官人数不多,例专掌院务,课绩不办。今诸道观察使幕中判官,少不下五六人,请于其中带宪衔者委令推劾。如累推有劳,能雪冤滞,御史台阙官,便令奏用。"宣宗从之。
宣宗以朝请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孟州刺史、河阳三城节度使李拭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等使。时,幽州节度周綝卒,军人立其牙将张允伸为留后。张允伸,字逢昌,范阳人。曾祖张秀,檀州刺史。祖张岩,纳降军使。父张朝掖,赠太尉。张允申世仕幽州军门,累职至押衙,兼马步都知兵马使。大中四年,戎帅周綝寝疾,表张允伸为留后。
宣宗罢中书侍郎、平章事魏扶知政事。敕说:"收复成、维、扶等三州,建立已定,条令制置,一切合同。其已配到流人,宜淮秦、原、威、武等州流例,七年放还。"于是以户部侍郎、判本司事令狐綯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华州刺史周敬复为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洪州刺史、江南西道团练观察使,赐金紫。
五年春正月,宣宗制皇第七子李洽封怀王,第八子李汭为昭王,第九子李汶为康王。敕两京天下州府,起大中五年正月一日已后,三年内不得杀牛。如郊庙享祀合用者,即以诸畜代。于是以户部侍郎裴休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刑部侍郎刘瑑奏:“据今年四月十三日已前,凡二百二十四年,杂制敕计六百四十六门,二千一百六十五条,议轻重,名曰《大中刑法统类》,欲行用之”。
宣宗以太原尹、河东节度使李拭为凤翔节度使;李业检校户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使;守司空、门下侍郎、太原郡开国伯、食邑一千户白敏中检校司徒、同平章事邠州刺史,充邠宁节度观察、东面招讨党项等使;以户部侍郎、判户部事魏謩本官同平章事。宰相监修国史崔龟从续柳芳《唐历》二十二卷上之。
柳芳,唐蒲州河东(山西永济)人,在唐玄宗后期出仕,初为永宁县尉,到唐肃宗时迁转史官。史馆中史官修的“国史”,在唐朝高祖时巳开始撰写,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已由史官韦述将唐初到天宝年间的史实加工整理成113卷,柳芳在唐肃宗时但任史官后续写了天宝后期到唐肃宗乾元年间的事迹,并连同唐初到天宝年间的事迹,共编成国史130卷。柳芳以后的史官还在继续编写,但再没有人把它整理编定,只是续写而已。在整理编定的唐朝国史中,柳芳所撰是最后一个本子。柳芳在编写国史中,勤于收集史料,并不知疲倦地工作,但由于天宝末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史馆史料散失,同时收集史料的工作又无法正常进行,史料来源缺乏,这样,柳芳对唐玄宗后期及安史之乱时期的历史主要是根据一些传闻来写的,所以写成后缺漏错误之处很多,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柳芳在唐肃宗朝还担任过拾遗、补阙、员外郎等职,但其在这些任职期间,却兼任史馆工作。
唐肃宗末年,柳芳因事被贬官到黔中(贵州地区),当时唐玄宗所宠信的宦官高力士也贬迁到那里,两人路上相遇,结伴同行。高力士对柳芳讲了许多开元、天宝时的政治内幕,很多有史料价值,柳芳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但因其所编写的国史已经上呈了唐肃宗,不便再改动,所以柳芳就用编年体重写了一部《唐历》,共40卷,把高力士提供的史料编写进去。这部《唐历》是柳芳的私人著作,后来唐宣宗认为不错,就让监修国史的宰相崔龟从等写了30卷的《续唐历》。该书接柳芳《唐历》,止于唐宪宗朝。这样,《唐历》和《续唐历》就具备了国史的性质,成为一种编年体的国史。国史实际上成了后来编修正史的半成品,唐以后所修的《旧唐书》、《新唐书》等就是据此为底本改写成的。
白敏中出镇邠宁,对宣宗道:“郑颢并不想娶公主,因此怨恨于臣,多次在皇上面前诋毁臣。臣在朝中,郑颢无能为力。臣若出镇,郑颢定会中伤于我。”宣宗道:“朕早就知道了,你怎么到现在才说。”说完命人将一个柽函交给白敏中,道:“这里面都是郑郎诋毁你的书笺。朕若是相信,你又怎会有今日。”白敏中这才得以安心。
白敏中沿用裴度征讨淮西时的做法,选择朝廷大臣为部下将佐。白敏中离京时,宣宗亲自到安福楼饯行,赏赐白敏中通天带,授其开府辟士之权,并让神策军随行护卫。白敏中行至宁州,得到诸将破贼的捷报,便劝谕党项部众,让他们择业安居。党项平定后,白敏中被免去都统职务,专任邠宁节度使。
话说李商隐与其妻子王氏恩爱与诚,无奈李商隐却卷入“牛李党争”的旋涡,备受排挤。李商隐一生困顿不得志。幸好有妻子陪在身边所有生活才有乐趣。一天,李商隐与妻子一起赏荷花,李商隐觉得妻子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于是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赠荷花》给妻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不久,李商隐的妻子王氏病逝,李商隐伤心欲绝,无意间看到妻子留下的锦瑟,于是以物寄情写出了《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八月,宣宗敕:"公主邑司擅行文牒,恐多影庇,有率条章。今后公主除缘征封外,不得令邑司行文书牒府县,如缘公事,令邑司申宗正寺,与酌事体施行。"时,沙州刺史张义潮遣兄张义泽以瓜、沙、伊、肃等十一州户口来献,自河、陇陷蕃百余年,至是大唐悉复陇右故地。宣宗以义潮为瓜沙伊等州节度使。张议潮者,沙州人。少习文史,长通韬略。虽生长虏中,而心系唐朝。于是阴结豪俊,密谋归唐,苦未有当。逮会昌二年吐蕃赞普死,无子,立妃綝兄尚延力子乞离胡,国人以为不当立,多叛去,国内大乱。别将尚恐热亦叛,自尊为宰相,与鄯州节度使尚婢婢构兵,连年不决。大中二年,张议潮乘隙率众擐甲噪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定沙州。议潮摄州事,复缮甲兵,耕且战。遣押衙高进达等十辈,首操梃内表,其中东北走天德城,因防御使周丕请命于朝。
四年,尚恐热大略鄯、廓、瓜、肃、伊、西等州,所过捕戮,积尸狼藉,麾下内怨,首欲图之。张议潮乘隙,以次第收复张掖、酒泉,攻城野战,不逾星岁,克获两州。五年八月,遣兄张议潭及州人李明达、李明振、押衙吴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并献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图籍。
九月,宣宗敕说:"条疏刺史交代,须一一交割公事与知州官,方得离任。准会昌元年敕,刺史只禁科率官吏抑配人户,至于使州公廨及杂利润,天下州府皆有规制,不敢违越。缘未有明敕处分,多被无良人吏致使恐吓,或致言讼。起今后应刺史下担什物,及除替后资送钱物,但不率敛官吏,科配百姓,一任各守州县旧例色目支给。如无公廨,不在资送之限。若辄有率配,以入己赃论。"于是以正议大夫、兵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上柱国、河东县开国子裴休守礼部尚书,进阶金紫;以前宣歙观察使、太中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裴谂权知兵部侍郎。
京兆尹韦博奏:"京畿富户为诸军影占,苟免府县色役,或有追诉,军府纷然。请准会昌三年十二月敕,诸军使不得强夺百姓入军。"宣宗从之。以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崔龟从检校尚书估仆射、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使。沙州置归义军,以张义潮为节度使。
时,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李商隐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李商隐接受了职位,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李商隐便入川赴职。太子詹事姚康献《帝王政纂》十卷;又撰《统史》三百卷,上自开辟,下尽隋朝,帝王美政、诏令、制置、铜盐钱谷损益、用兵利害,下至僧道是非,无不备载,编年为之。宣宗嘉奖姚康。国子祭酒冯审奏:"文宣王庙,始太宗立之,睿宗书额,武后窃政之日,改篆题'大周'二字,请削之。"宣宗从之。时,盗斫景陵神门戟,宣宗罚京兆尹韦博两月俸,贬宗正卿李文举睦州刺史,陵令吴阅岳州司马,奉先令裴让隋州司马。是岁,湖南大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