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就要接受我的一切,包括我的家人、朋友、宠物等。这是一句脱离现实的“理想誓言”,但遇到任何现实问题的时候,誓言就成了彻头彻尾的谎言。相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想让爱情开花结果,那就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如今都市男女的爱情,已经不再像是过去那般传统,只到进入婚姻之后,才会有家庭问题介入,而现代爱情将这个问题提前了,所以家庭因素也成了爱情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我们在这里就不过多讨论青年男女是否应该在婚前就同居,只讨论家庭因素带来的爱情问题,最常见的无外乎三种:父母的反对和阻力、生活中的磨合,以及亲朋好友的融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前两条。
和宠物争宠的青葱岁月(节目日期:2016年4月8日)
主人公:小晨(男,26岁,来自安徽,销售)&小雅(女,26岁,来自安徽,婚庆公司)
“保卫战”主题:如果你不放弃宠物,我就只能放弃你!
小雅从小就开始养宠物,作为独生子女的她,童年时光因为有了这些猫猫狗狗的陪伴而充实、快乐,所以在她工作之后,也继续养了几只猫猫狗狗。因为家住在一楼,有个独立的院子,有爱心的她总会在院子门口放上一些狗粮、猫粮喂养附近的流浪猫、流浪狗。
在朋友的聚会上,小雅认识了年轻帅气的小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朋友组织的聚会里除了朋友,小雅没有什么熟悉的人,不愿意麻烦朋友的她就坐在角落里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喝着饮料,小晨看到之后就走上前和她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宠物,小雅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个人聊得非常愉快。
小晨认为,小雅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女孩,于是就对她展开了追求。小雅原本对小晨也挺有好感,所以也就同意在一起了,可是她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男友一定要对自己的宠物好!小晨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他本身也很喜欢宠物,也就同意了。
可让小晨没有想到的是,小雅对于宠物过分溺爱,甚至已经没有了自我。而且小雅不仅仅是饲养自己的宠物,每次在路上只要见到流浪猫、流浪狗都会把它们带回家里,并且带它们去宠物医院看病。宠物的治疗费用也非常昂贵,对于他们这种刚刚毕业没有多久的年轻人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可是小雅却不顾忌现实的压力,让小晨颇多埋怨。
因为养了太多的猫猫狗狗,家里总是有着一股刺鼻的味道,而且到处都是猫毛、狗毛。每次小晨想要和小雅一起出门去约会的时候,小雅总是牵着家里的四五只狗狗出门,可是因为有狗狗存在,几乎所有的店铺都不让他们进入。小晨总想,这哪里是约会,就是加长版的遛狗嘛!
其实小晨和小雅之间没有太多的情感问题,两个人也深爱着彼此,可这些猫猫狗狗却成为他们两个人之间最大的障碍。小晨要求,让小雅挑选出两只自己最舍不得的两只狗狗,留下自己饲养,其他的猫猫狗狗尽快让其他爱护小动物的人来领养走,好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可是小雅坚持认为,爱她就要接受她的宠物!
丘比特问卷专家妙语
资深媒体人阿檬:客观上来讲,小晨提出的一些需求是很正常的,小雅家里现在已经有了四只猫、五只狗。对于现在的都市人而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规划,不希望把过多的经历投入在宠物身上,因为以后两个人是要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对小雅提出一个建议:养宠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当男友提出了自己的需求,是否应该客观想想对方提出来的建议是否对两个人共同生活或者说婚姻有好处呢?婚姻就好比是一个房间,房间温暖,两个人自然都受益;如果房间寒冷,那两个人都不会感到舒适。
心理专家于际敬:小晨和小雅之间最大的问题并不仅仅真的是因为宠物,宠物只是问题体现的一个载体,真正的问题是都想要改变对方,并且坚持自我的一个原则性问题。小晨希望小雅的生活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但在舞台上的种种表现上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对于小雅而言,小晨是一个闯入者,所以只想要小晨去接受自己的种种,这也是不现实的。对小雅提出一个建议,当你找到了自己的最爱,就应该适当地做出一些适合婚姻的变化,所以请两位三思。
爱情导师涂磊:通过和小雅对话,小雅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果爱我就必须接受我的宠物,如果受不了了可以选择分手。坦率地讲,小雅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真的会因为宠物就选择分手,这只是女孩子在使性子,这也都是小晨毫无原则地宠爱的结果。如果一个女人这样说:“如果你接受不了我所要求的,我们就分手。”通常这个女人是不爱你的,如果真的有爱的话,不应该说你接受不了这个条件,应该说这个条件可能让你难以接受,但我们能否慢慢地习惯,这才叫作谈爱!而小雅的那种说话方式是在谈条件,可以说这是完全没有办法改掉的,这一次小晨选择了妥协,今后还会发生很多类似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完全忍受不了了再选择离开,那就是两两相厌,何不趁早离开呢?让小雅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恋人,两个人都能快乐(在主持人赵川的极致选择题中,小雅来选择究竟是要猫狗还是要小晨,她终于说出心底的话,还是想要小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并不是一定要真的去这样选择,而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去爱,这才是最舒服的状态,不仅人自身感到轻松,也能感受到宠物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宠物也舒服,如果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挤了好多只猫猫狗狗,相信这些小动物们也不会觉得舒适。人和猫狗是能够和谐共处的,第一是彼此不互相伤害,第二是有能力去照顾。这种矛盾不是猫狗造成的,而是人自身造成的。
黄金60秒
小雅:我觉得我们在一起那么久了,我一直都很喜欢小动物,如果你非要让我在你们之间做出选择,即便是我选择了你,给了你一个很好的答复,我不再养这些小动物了,那你觉得我会开心吗?
小晨:我想想吧。
“保卫战”结果:两个都选择了再给彼此一次机会。
小编点评:相互包容才能更和谐
很多家庭都在饲养宠物,有人养狗,有人养猫,还有人养蜥蜴、乌龟、兔子等,并且宠物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从最开始的陪伴,到后来逐渐成为家庭中的一员。老人们将宠物看成自己的孩子,年轻人将宠物当作情感寄托,小孩子把它们看成是童年玩伴。如果一个极度爱宠的人和一个并不喜欢小动物的人,或者是对小动物“不感冒”的人走到一起,自然就会引发种种矛盾。
现如今,有很多人将“宠物”的概念混淆了,因为有了太多的情感投入,导致宠物的地位有时候甚至超过了人本身。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广西狗肉节”的新闻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猫狗是陪伴性动物,人们不能够吃掉它,也有人认为猫狗与猪牛羊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高贵之处……其实这个讨论也映射出在人们心中的宠物的地位——有的人,将自己的宠物当成家庭中的一份子来对待,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给这个小东西,甚至让它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有的人,宠物对他们而言只是生活的一个调剂品,无聊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玩具,繁忙的时候就会把它抛到脑后。小雅属于前者,小晨属于后者。
小雅将宠物当成生活的重心,一切都为了宠物让步,无论是和男友逛街、吃饭,狗都成为她心里的牵挂,这让小晨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小晨并非真的吃了宠物的醋,而是他认为自己不受重视,地位甚至不如这些宠物。如果对方是一个男人,他还能够发挥所谓的“骑士精神”上前去决斗,但对方是这些小家伙,他的怒火完全无处发泄。
同样,小雅对于宠物的溺爱也达到了旁人无法理解的程度。她不仅要饲养自己最喜欢的狗狗,同样她也爱心泛滥地要去救助流浪狗。这些导致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主人和宠物之间的情感很深,需要得到主人的关注、爱抚和照料,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忽略男友感受的借口。所以,不要一味地要求对方爱屋及乌,同样也需要掌握一个度。宠物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不要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成为替罪羊。
请接受我的家人(节目日期:2016年3月16日)
主人公:小何(男,23岁,来自山东,学生)&小李(女,24岁,来自山东,学生)
“保卫战”主题:请你的妈妈不要总是插手我们的爱情。
小何和小李是大学同学,在大二的时候,小何勇敢地表白了,赢得了姑娘的芳心。原本他们和很多校园情侣一样,单纯、甜蜜,很快他们就要面临毕业。在毕业之前,两个人精心准备了毕业旅行,准备去韩国游玩。这是两个人第一次单独出门旅游,所以小何非常高兴。
可等到了机场的时候,他却发现出现的不光是小李,还有小李的父母、小姨和表妹,小李的父母主动加了小何的微信,并且告诉他,这一趟旅行表妹也会一同前往。小李觉得有点不好,就跟小何解释说,表妹正好刚刚参加完高考,想要找机会放松一下,可是小姨和姨夫工作很忙,所以这次就由她这个表姐负责了。小何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非常明白,这一定是李爸爸、李妈妈对自己不放心,所以才让表妹一同前往。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并没有什么坏心眼,更没有想要借此做点什么,有表妹同行还能向李爸爸、李妈妈展示一下自己作为男人的担当。到了韩国的前两天,几个人玩得都很尽兴,等到了第二天晚上,小何准备了一次烛光晚餐作为惊喜给小李,所以就让表妹一个人在酒店里休息,可他们的晚餐刚刚呈上来,李妈妈的电话就跟过来了,并且在电话里勒令小李赶紧回酒店。这让小何内心很不好受。
除了出门在外,李妈妈干涉,即便是在学校内,她仍然对小何的生活指手画脚。有一天,小何寝室的室友准备要出国留学,就拉着寝室里共同生活了四年的好兄弟们在外面喝点啤酒庆祝一下。没想到的是没过一会儿李妈妈又打来电话,对他说不要在外面乱喝酒,小李在寝室里会瞎想的。小何准备敷衍一下,李妈妈又要求和小何视频聊天,以此证明他已经回了宿舍。这件事情被小何的室友们嘲笑了很久。
小何总是和小李说,不要什么事情都和父母说,他们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是非判断,不需要李爸爸、李妈妈从中干涉这么多。可是小李却认为,父母都是为了他们好,也是希望他们两个能够修成正果,为什么小何就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呢?
丘比特问卷专家妙语
嘉宾马丁:我不认为小何和小李两个人是情侣,最多只能算是大学里的玩伴。两个人完全没有作为情侣为未来所做的规划,更没有共同去承担什么风险,只是两个非常自我的人,在舞台上讨论着你对我不好,所以我就让我父母知道来教育你;你凭什么把我的事情告诉给你的父母?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最重要,这就是自私,不仅是自我、自私,而且还不自立,恋爱中遇到一点点小事情,自己不懂得如何解决,还要去找父母去解决。
嘉宾瞿玮:即便是两个人不来到《爱情保卫战》的舞台上,半年之后两个人也还是会分手,来到这里只是为分手加了一个重重的筹码。如同马老师所说,两个人之间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恋爱,小何对小李并没有非常上心,而女孩试图用心却用错了地方,跟本就不懂得爱。小何在展现李妈妈的微信的时候流露出一个细节,备注名称是“老张”,这就说明小何内心深处对女孩以及她的家庭的一种抗拒,甚至是看不起,没有一点尊重。只能说明一点,小何并不是真的爱这个女孩,尽管女孩和她的家人有些事情做得是比较过分,但从小何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这场恋爱是没有结果的。既然如此,就不要再欺骗下去,索性就分开吧。对女孩而言,希望在这场恋爱中学会如何去爱,爱一个人,不是要动用自己的所有关系去看住他。尤其是对于母亲,一个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迅速成长起来,而不是不分程度、毫无尺度地呵护,呵护到女儿都不会谈恋爱,还得让老妈出场,让老妈变成“老张”,这是多么没有尊严的事情。所以,姑娘,学会独立。
爱情导师涂磊:如果小何真的把李妈妈当作自己的准丈母娘,想要娶小李为妻,都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也说明了小何并不是很在乎的态度。坦白来说,见家长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有些小伙子第一次见女孩父母的时候,紧张到手都不知道放在哪合适,这种紧张恰恰也就说明了他的重视,生怕一个不小心留下什么坏印象以后作为一家人不好相处,可小何和小李却将这样一个本来应该很慎重的事情,轻率地完成了,甚至小何是非常不在意的。爱情本身不是个玩物,你不尊重爱情就无法收获爱情,就会换回“啼笑皆非”这四个字。
黄金60秒
小何:我觉得老师说得对,我以前不够成熟,我希望以后你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告诉你妈妈,有什么事情咱们两个自己解决。
小李:我还是觉得这些事情和我妈妈没有关系,以后咱们两个好好的,可以吗?
小何:你不把事情告诉你妈妈就行。
小李:咱们两个最开始的时候不是挺好的吗,当时你手工做了个小房子送给我,跟我说以后用这个小房子换大房子,那现在我还能用这个小房子换大房子吗?
小李:如果咱们能继续好下去当然能,但你老这样谁受得了啊。我也不确定……
“保卫战”结果:女孩选择了放手,独自去面对未来的风雨。男孩对李妈妈道歉,并且祝福女孩。
小编点评:爱情不仅是两个人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无论我们成年与否、工作与否,甚至是结婚与否,在他们眼中,我们仍然是那个需要他们不断关怀、不断付出的孩子。当我们考上大学的时候,父母会觉得骄傲、欣慰;当我们找到工作的时候,父母又开始担心会不会太忙、身体是不是吃得消;如果我们开始谈恋爱了,那父母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
父母会操心孩子的恋爱对象是不是一个品行正直的人,会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恋爱受到伤害,会担心恋爱对象是不是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在这种关心之下,有些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自身意愿,也愿意去尊重孩子选择的恋爱对象,但也有些父母则习惯性地干涉,就如同故事中的小李的父母一样。年轻而单纯的女孩总是会更让家人更操心一些,李妈妈出于担心所以才会想着在他们二人旅游的时候找表妹去做“电灯泡”,是想借此“保护”女儿的安全。
然而,他们的过度重视和保护却起到了反作用,因为他们忽略了恋爱当中的另一个人,也就是故事中的小何。在李爸爸、李妈妈的潜意识里,小何并不是“外人”,他是自己女儿的意中人,以后说不定也是自己的半个儿,所以现在对他多表示一些关心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让小何感受到不快。
其实,当子女开始谈恋爱之后,有很多父母的内心都会本能地产生要对子女负责的想法,负责的方法就是对他们的恋情全部进行控制。但实际上,这样做不仅是对子女恋爱的对方不够尊重,对子女同样也不够尊重。
当子女到了谈恋爱的年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至少都应该是成年人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挑选伴侣的准则。作为父母,真正关心子女的方式并非只有“控制”这一种,而是要教会他如何去爱、如何承担责任、如何在受到伤害之后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理。作为父母,只能承担起孩子人生道路的领路人的角色,却永远不能代替他,去走他的人生路。
爱情感悟:学会尊重自己的伴侣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有所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处世态度、不同的生活观念。或许这样说有些空洞,因为这些反映在生活中的无外乎都是点滴琐事。可这些琐事却能够影响到恋情的发展情况。
其实种种问题,都是因为不够包容、不够尊重。包容和尊重是相互的,并不能一味地要求对方来习惯自己,更不能强迫对方一定要服从自己的生活习惯。人们常说,任何一段恋爱都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或者在磨合期,两个人总会因为各种琐事而发生争吵,或许在旁人眼里看来,这些小问题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在还没有做好万全准备去接纳对方所有的时候,这些争吵是有必要的,是相互融合的过程。
只要不是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其实一切都应该在商量中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约定。就好比感情问题可以告诉给父母,但并非要事无巨细全部上报,让伴侣觉得毫无隐私可言。
现如今,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力,往往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即便是在谈恋爱期间,也常常会犯下这样的错误。我们总是希望对方为了自己做出改变,甚至会以此来衡量对方是否爱自己。但在这种压力之下,爱又怎么能够长久呢?
每个人都如同一个弹簧,如果一味地要求对方为了自己妥协而不懂得尊重伴侣的想法,包容伴侣的不同,那这根弹簧只能迫于“爱”的压力不断下压,可弹簧终有反弹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这段爱情又怎么能够开花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