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国术武侠 > 千古名将英雄梦之天下强汉 > 章节目录 > 三十三章 太史犹怜,莫存遗恨,将军魂在,不待功成固已雄

三十三章 太史犹怜,莫存遗恨,将军魂在,不待功成固已雄

书名:千古名将英雄梦之天下强汉 作者:乐生 更新时间:2019-07-24 09:30 字数:4034

    汉文帝刘恒死前曾在遗诏中命令:“不要调发百姓到宫中来哭吊;殿中应当哭祭的人,都在早晚哀哭十五次,礼仪完毕就停止哭祭;非早晚哭祭时间,禁止擅自前来哭祭。”故天下士大夫以之为仁君。

    李广因罪自杀,在官方的记录甚是不佳,但是在民间,却天下为之举哀恸哭。所谓国丧亦不过如此。

    一个英雄在人民心中的价值,在这里才真正体现。

    是非黑白,美丑善恶,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不以官方话语为转移。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这便是中国的传统,道德榜样永远比功侯将相来得更加令人尊敬。

    李广一生志在立功封侯,却至死没有得到汉朝军功体系的认同。但这又怎么样呢,他一样流芳百世名垂千古,后世中国人即使忘记了汉朝所有帝王将相,可是谁能忘得了李广?忘得了那个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

    李广生前虽未封侯,身后却赢得如此美名,千古之下,夫复何求!

    我们常说一句话,面子是别人给的,不是自己争的。别人不给面子,再怎么争都是白搭。就如战国时的孟尝君,一时荣宠,万般富贵,从者如云,门庭若市,可一旦失势,树倒猢狲散,未免显得有些可笑。时过境迁,当历史的尘埃散尽,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真正名垂史册,尽管这个英雄也许一辈子命运坎坷,一辈子失意失败。

    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老将军泉下有知,亦当彻悟,亦当告慰。

    太史公在《李广传》中说他年少时曾亲眼见过老将军,在他看来,李广继承了西北汉子的质朴与憨直,为人木讷无趣得紧,既不会官场钻营,也不知声色享受,平常仅有的娱乐消遣除了打猎,就是跟部下在地上演画军阵,然后就比射箭,谁输了罚谁喝酒。这样的艰苦作风,一直保持到他生命结束。

    一位部长级高官,为人却是这般朴素,最后又是这样的结局,读来真令人满心酸楚。

    太史公又说,他眼中的李将军,不善言辞,憨厚朴实,完全一个乡下老农形象,可就在这个“老农民”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悼,难忍痛惜。

    太史公还说:“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确实如此,至今河西走廊一带仍将一种小而圆的杏子称作“李广杏”,把一种表皮发黑,成熟后吃起来香甜的桃子称为“李广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老将军虽然去了,但他的英魂,他的精神,将永远续存,永远守护着我中华国土,魂牵梦萦,片刻不能离分。

    在今甘肃天水市石坪镇石坪小学后园,有座李广的衣冠冢,墓高六米,周长约三十八米,有祭亭三间,汉代骏马石雕两座,墓前还有蒋介石亲题的“汉将军李广墓”碑塔,整个墓园总占地约二十余亩。伴着小学童纯真而又嘹亮的读书声,以及往来如织的游人,老将军英魂当不寂寞。

    所以,所有挣扎在命运中的人们,请不要再落泪了,不如给我们可怜可敬的老将军,来点欢笑与掌声吧!

    大汉飞将军李广千古!人民将军永垂不朽。

    三十四章 北风白草,胡马骎骎。茂陵仙客,算真是、雄才伟略天与。

    匈奴,这个曾经是亚洲大陆上幅员最辽阔的强大汗国,多少年来,一直是大汉王朝心中永久的痛。

    它铁血弯弓,它全民皆兵,它实在是一个太可怕的对手。早在大汉草创之初,草原民族中除成吉思汗外最杰出的军事统帅、骑兵大兵团战略的创始人,匈奴冒顿单于就已向东征服了悍勇的东胡民族,占有大兴安岭辽河上游地区;向西攻破了强大的月氏民族,并降服楼兰、龟兹等西域三十六国,将祁连山天山一带万里沃土全部收入囊中;接着又向南攻取河套地,兼并北狄的分支楼烦和白羊部落,与汉朝西北边郡连接;然后还向北降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大大小小诸多游牧部落,拓地远至俄罗斯贝加尔湖,将整个蒙古高原及部分西伯利亚冰原全都统一在自己的兵锋之下;其后匈奴又剑指中原,侵入燕、代,并占领了长城以北的全部地区。至此,匈奴的势力范围已超过汉朝数倍,疆域东西一万四千里,南北七千里,亚洲东部的草原大漠,全部归其所有。在它的巅峰时刻,匈奴骑兵数量总计多达四十余万,而汉朝全部兵力不过才三十余万,骑兵更是少得可怜。

    于是在公元前二零一年的那场世纪之战,汉匈各倾国之兵决战,结果汉朝惨败,高祖刘邦被围困于白登山七日七夜,最后不得不向匈奴求和,约为兄弟之国,以长城为界,并开放关市,奉献美貌宗室女公主以和亲,再加上每年缴纳大批的布帛、粮食、美酒、金钱为岁奉,匈奴冒顿单于这才暂时停止了对汉朝的大规模入侵。

    没有办法,面对强者,弱者只能妥协,硬拼没有好下场。

    然而,刘邦已经对匈奴做出了最屈辱的最大限度的让步,但狼性十足、贪得无厌的匈奴人竟仍不肯就此轻易罢手。大举进犯虽然少了,但对边郡的烧杀抢掠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汉朝边塞的封疆大吏们无力抵抗,转而竟与匈奴眉来眼去图谋不轨,韩王信、代相陈豨、燕王卢绾相继发难,刘邦无奈四处救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稍稍稳定了北部局势,但自己也给活活累死了。

    这便是游牧民族其生存方式带给他们的掠夺本性。无信、野蛮、残暴、容易冲动,对是非毫无判断力,更毫无文明人的道德感,好像无理智的野兽一般。相邻文明地区的繁华富庶衣冠财富,就是他们进行疯狂屠杀和掠夺的对象。在他们看来,这是比劳动更容易,更天经地义,甚至更荣耀的事情。

    这些话并不是我的原创,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家、革命家恩格斯,也持类似的观点。

    当然,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这才是导致汉匈乃至各种农耕游牧民族矛盾的根源。所以如果光用感情与道德来评价这段历史,那显然也不太合适。我们在激愤之余,还要保持一定的冷静与客观:战争的正义与否,是相对的。

    高祖刘邦去世后,老板娘吕后临朝称制。公元前一九二年,匈奴冒顿单于自恃强大,得了汉朝公主尚嫌不足,竟又写了封信调戏起吕后来,信中说:“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意思说我是痴男,你是怨女,反正你没了老公,不如凑合着来跟我一起过好了,这叫作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好一个猥亵无耻的冒顿大叔,汉廷闻信,上下哗然,一时舆情沸腾,将军樊哙当场表示,要带十万兵直捣黄龙,灭了匈奴。吕后说你别傻了,就凭你?韩信在世也不敢说这种大话,咱们还是咽下这口气,不吃眼前亏为妙!于是遣使臣回信匈奴,言:“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意思说我年老色衰,行动不便,实在没法伺候单于您了。现送上华车两辆供您驱驰,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老大您宽宏大量,原谅则个。

    吕后,多强悍多心狠手辣一女人,面对匈奴,竟也只能忍气吞声含恨妥协,自春秋以降,华夏民族从未受过如此大辱!但没办法,国家草创,百废待兴,实力不足,时机未到,光一个劲的愤青又有何用?忍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隐忍,一个真正坚强的战士,只要在内心没有认输,他就永远不会失败,总有一日,他会让对手将所有屈辱加倍偿还。

    自吕后以降,汉虽经文景大治,但仍奉行和亲政策,一面对内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一面对外消极防御外交媾和,至景帝末武帝初,汉朝国力终于充电满格,天下强汉冉冉升起。

    据《史记平淮书》记载,这时的大汉帝国,百姓丰衣足食,个个都有肉吃;国家富到流油,财税巨万以计;天下府库堆积如山,钱多得数不清烂掉,粮食多得吃不完满出来。每个大街小巷都是马,田野里更是牲畜成群不可胜数,但凡家境还算殷实的人都乘公马,你骑匹母马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要是再厚颜无耻骑去赴宴的话,小心别被主人家扫地出门!

    六十年磨一剑,其锋芒已透鞘千寻,当汉朝的战马数量不逊于匈奴的时候,大规模的报仇雪耻就为时不远了!

    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二零一年高祖白登受辱至公元前一四一年武帝登基六十年间,匈奴大大小小侵入中原近二十次,杀掠边地军民十数万人、牛羊百数万头,汉朝不得已而与之和亲十余次,贿赂金钱财物无算,落后挨打,笔笔血债,再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尽头?

    难道堂堂大汉男儿,就只能用自己女人的身体去贿赂敌国的单于享用,从而换取那短暂而不可靠的和平吗?

    国家安危竟系于女子之罗裙,我想只要是有血性的汉子,都永远无法忍受这一点。

    人以恶声加我,我也恶声返之;人以强力凌我,我也强力抗之!而今回首前尘,那段屈辱的历史终于过去,面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丰厚家底,年轻的汉武帝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决心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将纠缠了汉朝六十余年的北方边患一次性彻底荡清。

    这盘棋就是我们上一章讲过的马邑之谋,当然很可惜,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武帝的这局棋,漏洞太大,手段太瞎,结果花了那么多钱,等于只给三十万汉军组织了一次包团的“马邑景区十日游”。这简直是冤大头中的冤大头。看来,相对于这种破绽百出的阴谋而言,刘彻需要更加高瞻远瞩的阳谋。他不仅要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还要下一盘很长很长的棋,匈奴问题绝不是一场战争就可以解决的,必须纳入长期战略规划,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渐次达成阶段性胜利,最终实现全面胜利,显然,这是一场持久战。

    经过深思熟虑,刘彻决定将这个长期战略规划分为六步:

    第一步:试探性出塞反击,交学费,锻炼培养善于远袭的军事人才。同时昭示天下,汉朝被动挨打的局面将自此结束,而以绝世之姿拉开大反攻的序幕。

    第二步:收取河南地,掀翻匈奴入侵中原的踏脚板。

    第三步:击破右贤王,割裂河西地区与匈奴王庭的联系。

    第四步:袭取河西地,断匈奴右臂,同时扫清通往西域的道路。

    第五步:集中主力,与匈奴单于部决战,摧毁其战略后方。

    第六步:徙民屯北,巩固战果,控制西域,围追堵截,使匈奴残余势力永无翻身之日。

    此六步,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这样看,刘彻年纪轻轻,倒有几分大战略家的风采,他能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帝王之一,不仅在于家底厚实,肚子里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

    武帝只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匈奴搞定,无论如何,绝不能把这个负担留给自己的后代。

    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认定了就誓不回头,哪怕砸得头破血流,也要走完。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