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国死后,武帝乃令燕兵收复渔阳,并转而起用飞将军李广坐镇右北平,坚守阵线,将匈奴左贤王部主力拖在此处,同时派卫青领精骑三万,从雁门郡出塞,正面出击匈奴单于部,另派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兵,袭扰匈奴后路,同卫青一路遥相策应。李广卫青,声东击西,武帝好大的一盘棋。
同公孙贺一样,李息又没有碰到匈奴军队,白白出塞一趟,半点忙没帮上,看来这不是个将才,指望他是不行了,横刀立马杀破天狼,还得看我卫少将军。
你说就奇怪了,匈奴战法如妖,来无影去无踪,有利则打,无利则逃,汉军每每出塞,不是扑空就被围,很少能逮着正面决战的机会,但偏偏卫青就如有神助,次次都能捕捉到敌踪施以迎头痛击,你说他狗屎运好也罢,你说他侦察术强也罢,反正事实摆在眼前,不服不行。
如果说匈奴是世上最凶猛狡猾的大妖怪,那么卫青就是天下最警觉机敏的美猴王,火眼金睛之下,妖魔鬼怪无所遁形,如此天才名将,真是大汉之福。
结果,雁门之战,汉军以三万兵力,大破匈奴两万军骑,斩获首虏数千人,卫青的战功簿上又多了一个零。
卫青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再造辉煌,作为一个奴仆之子,作为一个裙带宠臣,他终于以实力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成为汉军中风头最劲的后起之秀。刘彻对此也非常满意,看来他的第一步战略计划已告功成,现在先进一段广告,待会儿再给大家带来更加精彩的节目。
在汉朝上郡以北,黄河以南,中央一段几字形凸出部的矩形上半部分,有一块在秦汉之际称河南,在汉以后称作河朔或河套的广阔而肥美的草原,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从这片草原向北穿越库布齐沙漠,再渡过黄河,越过阴山,进入蒙古高原,就是匈奴单于的王庭所在地。而从这片草原向南穿过毛乌素沙漠,则可到达上郡的长城,此处离长安只有三百多公里,匈奴轻骑一日一夜即可兵临城下。在汉文帝十四年,匈奴人就曾以河套草原为跳板,大举深入关中平原,烧杀抢掠,直至与长安相邻的北地郡,焚毁了从秦始皇时期留下的一座帝王行宫(回中宫),搞得汉文帝焦头烂额,直叹自己没有廉颇、李牧。
河套草原的军事地位,就无须我再多言了,当初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一大战功就是降服了此地的林胡人与楼烦人,并建九原郡作为赵国之骑兵训练基地,一跃成为天下第二大军事强国,与秦一时争雄,风光无限。后来秦统一天下,秦始皇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让蒙恬收复此地,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然而到了楚汉时期,匈奴再次侵占河套草原,征服了那里的楼烦、白羊二胡族,封其首领为楼烦王、白羊王,以为入侵汉朝之排头兵。
我们还知道,河套草原因长期受到黄河水的浸润灌溉,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气候温润,物产丰饶,有塞上江南之美称。古谣有云:“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当地的民歌也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这就是美丽的鄂尔多斯,汉武帝梦中的河套。
总之,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河套之归属都是汉匈大战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中国历朝历代,得河套者,北方游牧民族都无力猖獗;失河套者,则中原危矣!
好,河套草原宣传广告播放完毕,汉武帝这盘大棋的第二步,呼之欲出!
即:兵出河南地,打掉这个匈奴入侵中原的桥头堡,彻底解除长安北面的威胁,并在此处建立反击匈奴的军事后勤总基地,一举扭转汉匈攻守态势。这棋子一旦落下,就是历史一个大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匈奴是掠夺者,从此往后,强汉是征服者!
现今汉匈两边的战争态势是:汉飞将军李广部远在东北的右北平郡,匈奴无意惹此名将;汉车骑将军卫青部以及将军李息部,则分别驻扎在西线的雁门郡与云中郡,以及中线的代郡,这是汉军的主力,匈奴亦不想与之正面决战。只有东线的上谷郡与渔阳郡,自韩安国部从此处撤出后,汉军防守兵力非常薄弱,是个好捏的软柿子。军臣单于虽然没读过汉朝兵书,但避实击虚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于是在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冬,匈奴大军接连入侵上谷、渔阳两郡,各杀掠吏民千余人。军臣倒要看看,上谷渔阳你汉朝是救还是不救呢?你来救东线,我就再去转而去打你的西线;你不来救东线,我就干脆一气把这两郡都给占领了,然后继续深入,荼毒齐地,踏平泰山,我看你怎么办?
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快笑死了:军臣啊军臣,你以为我大汉还是处于被动防守的时期吗?你错了,如今朕意已决,汉匈就要攻守易形了!你打渔阳上谷,打好了,那儿离长安远得很,顶多损失些人畜,就算丢些城邑也没什么,反正对大汉的基本安全构不成威胁。可到时你别怪朕夺了你的河南之地,进而兵锋北指,渡黄河,越阴山,直逼匈奴王庭!朕倒要看看你怎么办?
这件事,就交给汉军新秀、车骑将军卫青来办。具体怎么办?汉武帝不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拿下河南,封侯万代,拿不下河南地,不要回来见朕!
卫青接到这个重任后,立刻对战局展开了分析。如今匈奴单于部主力都在东线,西线空虚,这的确是拿下河南地的大好机会。但匈奴军队来去如风,机动性极强,如果汉军没能立刻拿下河南地,甚至被拖入战争的泥潭,则紧邻河套西面的匈奴右贤王部,甚至远离河套东面的匈奴单于部,都会赶来救援,则到时汉军必被匈奴东西夹击,若南归的后路再被楼烦王与白羊王截断,那么汉军危矣!
所以此次战役取胜的重点在于:
第一,快。这是一次危险的火中取栗,行军途中随时有遭到右贤王一侧伏击或截击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快,比匈奴人还要快,千里进军,轻骑猛进,进行疾速运动战。
第二,隐蔽。想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迅速穿越战区,行军途中就一定要封锁消息,注意隐蔽自己的战略意图,千里迂回,长途包抄,不露声息,以求全胜。
第三,分割包围。也就是集中兵力,深入敌境,从白羊楼烦与右贤王辖区的缝隙间穿过,占据要塞,割裂开右贤王所部使之不能增援,从而以一侧压迫白羊、楼烦二部于河南地聚而歼之。
汉武帝接到卫青的详细战略计划书后,击节赞叹,抚掌叫好。天才,天才啊,如此大手笔,李牧蒙恬不能及也!好,就按卫青说的办,另外李息的军队也从中线的代郡向东北进兵,做出增援上谷、包抄单于部侧背的假象,以隐藏卫青部的战略意图,同时割裂开匈奴单于部与河南之间的联系,助卫青放开手脚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