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吟》第五章 耕读之乐(7)
千里道:“三风,你师傅的决心比较大,也有信心了。我也就放心了……我希望你在中㙓那儿真正学到的是武道的道,而不仅仅是武术的术……”
三风道:“请师祖放心,我一定会认真跟随师傅学习武道……我坚信师傅一定会是一个明师……至于我,我也有信心成为高徒的!”
落实好了中㙓与三风的师徒名分,千里带着他们一起回去。
方华在田园田氏私立固裕小学校门前等候着,她见了千里,躬身施礼问候之后,便对三风道:“三风,你见了师叔为啥不问候呢?难道还要你师傅亲自教你嘛……”
面对方华师叔的故意刁难,三风本打算一走了之。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但师傅、师祖在,不敢一走了之。要走也要有走的理由。
中㙓十分在乎方华,怕方华说自己的徒弟不懂得尊敬长辈,便道:“三风,论辈分,你应该向师叔行礼的。”
三风转身对方华施礼,道:“弟子张三风,向师叔请安!”
千里是过来人,知道雪霁的侄女对自己的侄儿情愫暗生。虽然目前方华还是女扮男装,中㙓也一直以兄弟之情对待。但过不了几天,当夏季到来的时候,方华的女子行迹就隐藏不住,到时候恐怕就会有好戏看了。
方华对三风的态度十分受用,开心地笑道:“乖师侄,师叔我……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见面礼,既然你爱武成痴,师叔我就抽空代你师傅教授你一套我师门最精妙的峨眉剑法。”
三风对什么峨眉剑法并没多大兴趣,因为自己曾经打败过江湖上最负盛名的名剑山庄的少庄主。名剑山庄的剑法都不过如此,区区峨眉剑法,三风自然没有放在眼里:“多谢师叔的厚爱,不过,请问小师叔的剑法比名剑山庄的剑法如何?”
方华自幼随雪霁姑姑学剑,后得到峨眉剑派掌门亲自传授,行走江湖,也多有师姐师妹随行,平日也有侍剑保护,所以,从未遇到敌手,自认为天下剑法,峨眉第一。如今,自己好心好意要教他剑法,人家还不甚乐意,真是岂有此理!
见方华被自己徒弟怼得无言以答,中㙓只好出面调和了:“三风,剑法无所谓好与不好,看是什么样的人用。天下第一的人使用的剑法,就是天下第一的剑法。所以,你师叔给你的见面礼非常珍贵的。还不答谢!”
三风见师父发话了,便向方华道:“谢谢小师叔。”
方华本来是想借此机会接近中㙓,并且知道中㙓武学有限,想用自己的剑法来为中㙓解围——充实其教学内容。貌似这个师侄对峨眉剑派的剑法不怎么看好……心情还是比较抑郁,道:“不用客气了,大师侄!”
这个张三风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也是跟他的心性有关。他内心纯洁,没有任何杂质。虽然看起来疯疯癫癫,行为不怎么符合规矩,但自古以来,富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本身就应该是内心襟怀坦白的。
中㙓知道,如果自己从武术教学开始,确实目前也没什么可以教授给三风的。他就从文化知识开始,找出了从父亲书房里偷出来的几部艰涩难懂的古典秘籍,交给三风:“你的武功基础扎实,但理论修养远远不足,这几本书,你先拿去自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来问我,我们一起研究解决。”
三风道:“多谢师傅。”
三风也是练武的奇才。少林《易经筋》别人要三五个月才学会,他几天就学会了。
但中㙓给他的书籍,内容确实深奥,这也是万里同志年轻的时候,周游列国搜罗的奇书。除了武功之外,还有许多玄妙的内容……中㙓自己看了,也大致懂得了七八成的内容。中㙓告诉三风道:“练武者首先必须学文。没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武学是吧能突破的。至少不能成为一代宗师……我师傅也就是我二叔,是全国武术总教官,武功该是不错了吧?他每天坚持读书,用文学的素养来补充武学修养的不足,这样,武术的进修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风自小就不喜欢读书,所以,读书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他在少林寺能学成《易经筋》,不是因为他爱看书,而是太枯燥……只能靠看书打发时间。现在在莫干山裸心谷的田园,到处都是奇花异草,美景如画。师兄弟师妹们也都各个有趣……那么多有趣的人在,他哪里有心思静下来去读书呢?但师傅的话不得不听,师傅开出的书单不得不认真阅读:《南华真经》《文始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度人妙经 》《阴符经》《清静经 》《西升经》《心印经 》。这些书籍,大多属于道家的古籍,田氏私立固裕小学校藏书阁收藏有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借阅手续很简单。三风的师傅火龙真人本身就是道家,所以,三风也算有一些基础。不然,读起来会更加头疼了。
中㙓的父亲是儒学宗师,中㙓自小受到教学影响,对于儒家经典有很深的研究,但对于道家,虽有些涉猎,但缺乏精研细读。这次随二叔回田园,父亲希望自己扩大阅读面,所以,就把父亲珍藏的《奇门遁甲》之类的一些书籍偷偷带上山来,准备慢慢品读。当然,这些书籍是父亲的私人珍藏,是治国理政的秘籍(所谓的帝师之学),不可能轻易示人罢了。
在千里的带领下,裸心谷田园里逐渐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田园周围方圆10里,都是裸心谷田氏族人居住,这里的田地也都是田氏族人所有。一里在田氏族人中,是具体抓耕作的负责人。《田氏家规》第七十二条规定,成年男子,无论在朝在野,每年须有一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一规定对于大禹国副国级领导干部的万里同志也不例外。万里同志也坚持做到每年的年休假回到老家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目的是不忘初心不忘本,牢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每年,万里得到皇帝批准的年休假只有五天。
从京城回到莫干山,需要大半天。一来二去,需要除去两天,因此,万里同志在家参加劳动是时间仅仅三天。
这三天是整个田园里除了春节之外最闹热的时候。整个田氏家族,各房各支的族中负责人,都会在这段时间里把家族中的重大事情提出来,请万里同志审定。
万里回家,除家人(中土、中圭、中垚三人已经参加革命工作,所以,只有老婆随行)之外,一般都会带有几个秘书随行,一边休假,一边与京城保持飞鸽传书,遇到有紧急情况方便联系,做到休假工作两不误。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独步吟》第五章 耕读之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