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章华宫外,朱门玉宇,好生气派。
我们在一位嬷嬷的带领下进了章华宫,穿过正院,走上环水的游廊,曲曲折折看不见尽头,池塘里面的养了许多的金鱼,大大小小,犹如花团锦簇,我走着,它们也成群结队的跟着我往前游,我一伸出手,有的小鱼就会呷着嘴露出水面,好像以为我会扔些好吃的给它们,而旁边大的鱼对我的戏弄表现的却极是冷漠,有的摆着尾巴就游开了,一看就是上当的次数太多了。我不禁的倚栏笑着。
“太子妃,你可要快一些。”前面的老嬷嬷停下来对我说,语气很是无奈。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好的。”说完,望了江玉宸一眼,他微蹙着眉,目光从水中的鱼儿移到我身上,淡淡的问道“还小吗?”
我嬉笑着走到他面前,厚脸皮的点点头道“是呀。”不等他说什么,已跑开了。
阳光倾洒在湖水中央,连水波都变得辉煌,池中莲花有的沐浴盛放,有的含苞待张,都一样的亭亭玉立。隐约中,好像有琴音飘近,悠悠扬扬,连绵不断,犹如涓涓溪水,又如珠落玉盘,清脆有力。
“好美的琴声。”我叹道。
江玉宸轻笑一声,眉目松松。
我细听着琴音,弦弦清丽柔美,好像在绘着一副画,是星光下处变不惊的水波;又像是风摇翠竹的清爽,无数清雅的画面都似在这曲妙音中浮现。
我们步入湖中长廊,遥遥望去,尽头是一湖中小亭,四面环水,左右悬着的淡黄色的帘子随风轻轻摇曳,像是合琴起舞。黄纱轻动下,我先望见了一个抚琴的曼妙背影,婀娜的身姿坐立在筝前,动也不动,只凭一双玉手奏出巧夺天工的曲音,我已迫不及待的想见见这抚琴之人。
目光一动又望见了端坐在八仙圆桌前的皇后娘娘,雍容可亲一如初见,但看风姿卓卓相信顽疾已好,我发自内心替她高兴。这时,皇后娘娘身旁的老妇人一下吸引住我的注意,她看似比皇后娘娘年长一辈,但面容保持的姣好,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更属于一国之母的威严,不用说,她一定是这章华宫的女主,当今的太后娘娘。
已到了小亭中,见太后向我望来,我有些不知所措却硬是与她相视,她的眼白因岁月的磨练呈现一点微黄,可她的眼眸却十分精明,像是能一眼识破他人的底细。
引领嬷嬷低眉顺眼的走到太后右侧,小声的低语,我的目光不禁投向一旁的皇后娘娘,正好碰上她含笑的眸子,皇后娘娘冲我点头笑笑,神情中满是喜爱,我刚露出一丝微笑,只听太后道“你先下去吧。”
眼前抚琴的一双玉手蓦地收住,起身道了句“是。”干脆清美。直到她转过身来,我才是真正的惊住,好一个玉貌花容,淡扫蛾眉,气质如兰,缓缓走来,只见她肤如凝脂,她的颜淡如满城飞舞的梨花,也更像她的琴音,没有一点浮躁之气,让人观之忘俗。
美人已低眸而去,我这才望向太后,灿美的阳光被脑后的亭檐遮住一半打在了太后的脸上,阴明难辨,一双黑亮精明的眸子渐渐浮现在荫蔽深处,不放过任何细节逐一扫过我们的脸,在轻眨了几下眼间,太后微微坐正了身子,嘴角边终于显现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
江玉宸揖道“玉宸给皇祖母请安,给母后请安。”
我也跟着颔首屈膝道“云初给皇祖母请安,给母后请安。”
“太子妃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声音明亮中气十足,并不像是耳顺之年的老人。
我闻声抬起了头,不知看向哪里,总之是没有看太后,倏尔只听她轻笑一声对皇后笑道“果然是个妙人儿,皇上的眼光不差。”说罢,便拿起手边的茶杯。我这才缓缓的看向太后,低首笑道“太后娘娘谬赞了。”
这时,一对追闹嬉笑声自身后传来,不待我转过身去,一个身着明黄色衫衣的长相俊俏小姑娘一溜烟的窜到了太后身后,嘴角含着狡黠的笑意,却很是可爱。紧接着就看七皇子喊打而来,道“快把东西还我!”
黄衫女孩俏皮的笑道“就不,有本事你和太后婆婆告我的状啊!”说着,冲江玉池做了个鬼脸。
我们都看着这二人,尤其是我,对着个心直口快的小女孩儿倒是震惊有余,可以在太后面前如此放肆天性的只怕还没有谁吧,而她又叫太后为太后婆婆,可见她并不是太后的孙女,忆棠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在哪儿呢?
太后看够了热闹,拉住了女孩儿的手,将她带到面前,眼里噙着笑道“忆棠,哀家让玉池陪着你玩儿,你怎么把玉池惹得这么生气?”太后语气里满是温柔。
忆棠冲太后耸耸肩甜甜的笑笑,偷瞄了气得发抖的江玉池一眼,忍不住笑出了声。
江玉池负气走到了太后面前,对她吼道“你笑什么?快把弹弓还给我!”
忆棠止住了笑,道“我偏不给你,我要把它交给太后婆婆,要太后婆婆罚你。”说着,从腰际取出一个弹弓,递到太后面前,道“太后婆婆,小七他明明答应会陪我玩儿的,自己却撇下我和小公公们玩弹弓,我怎么叫他,他都不理我,要我自己去玩儿,没办法我才抢了他的弹弓的。”粉嘟嘟的小嘴撇了撇,任谁见了都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