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方用手支住身子,定定地说:“我本来也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忠贞不渝地信仰唯物哲学。然而工作上,必须要求我去接受这种违背科学的理论。我起初很反感,时刻抱着抵触情绪去对待这种不切实际的东西。但是,我发现我越来越被这些科学不可解释之现象吸引住了,我试着用非科学理由去解释,却很好地找到了答案。是的,许先生,应该承认人类的科学还不能够解释一些现象,事实上,就存在这另外一种与科学并行的东西,共同主导着这个世界。我想不必多说,许先生也能知道。”
陆方收起了资料,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奔到我前面,握着我的手说:“许先生,我想你能帮我很好地找到线索,你熟悉这里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你不求寻常和不与人同的思路,及对文化上的完美把握,实在这次探索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不不,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帮得上忙。”
“许先生,我们杂志社的协助伙伴从来都是选择‘第二种人’。所谓‘第一种’人,就是路上满街走的普通人,这些人能打理好平日中的琐事,因为精打细算所以生活小有丰腴,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他们都能迅速转变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因而超人一步,预先处于有利位置。但终究生老病死,庸庸碌碌一生,而且一味利用社会资源,也无多大创新,不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或贡献,最能体现这类人特性是他们在路上行走一般选择有人陪伴,这样的话能消除他们对独行的恐惧感;那么,‘第二种人’的人格就坚强的很了,他们都是一个人默默行走在大路上,是创新者,历史上的学者,资深的科学家,都似乎如此,独立行走是独立思考的体现,但这种特立独行的古怪脾性多为一般人非议,因而生活往往艰难。”他顿了顿,“我社考虑将支付一部分工资作为这次合作的酬劳。”
“我被你的古怪理论说服了。好吧,我很支持科学探索,也愿无偿竭我所能。但酬劳是绝对没有必要的。”
陆方说:“我不习惯称赞人,觉得赞美很是一种虚设的客套。但是许先生的作风不得不让我称赞。不过,这是杂志社单方的商业行为,我建议许先生考虑接受这笔资金。”
我说:“好吧,既然这么恳切,我就接受这笔资金,但我想以此捐助你今后的研究工作。毕竟,我们国家的研究工作起步实在太晚了,太需要给人才以支持了,而且真才实学的人又不多,弄虚作假的人倒是不计其数。”
陆方沉默了许久,紧紧握了我的手。
接着,他说了一句令人意想不到的话:“不知许先生能否给我一张照片?”
我说:“合照上不是有我吗?”
陆方认真的说:“严格的说,两人照和一人照还是有区别的。”
我理解不透,还是不去多想,直接打开抽屉,里拿有一张发黄的照片,是去上海外滩的时候留念拍摄的,人显得很大,差不多将整个相片撑满了,不觉得有刻骨珍贵,就送给了他。
他接过相片,觉得很满意,说了声谢,去捡起那把雨伞,紧紧地抱着伞,走下楼去。
我突然明白他要我相片的意思,目前,我也是他一个可以控制的变量吧。这个搞理科研究的古怪人。
陆方离去后,我简单地洗漱了下,关好门窗准备睡去。但心情还是无法安静下来,打开无线电,也尽是单调无聊的歌曲,仅当作催眠吧。迷迷糊糊中,无线电似乎切换成了某个西方话剧的录音,全是用英文唱的,场面布满了冲突,有金属撞击声,有哭泣声,有巫师的诅咒声,一阵喧闹后,这些声音奇怪都拖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长,好像都快阻滞了,突然出现一个女人的笑声,原来主持人都支撑不住睡过去了,醒来发现那歌剧在运行中卡住了带子。
看来带子已经坏了,女主持人只好从封存的仓库里找到以前播过的资料,竟饶有兴趣地讲起了僵尸的故事。说僵尸之说盛行于明中叶以后及清朝,清代志怪小说载僵尸者最多……
《古镇异闻录》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古镇异闻录》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