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现代言情 > 风雨花儿开 > 章节目录 > 第六回,第一节;慈母遗愿,哭丧寻恩妹

第六回,第一节;慈母遗愿,哭丧寻恩妹

书名:风雨花儿开 作者:鹤乡游魂 更新时间:2014-09-17 17:22 字数:4780

    且说戚明华伏在母亲的尸身上大哭不止,房东一家劝来劝去,好不容易将他劝住,细问他娘自杀情由,明华含泪相告,房东一家具为老人家的义举而伤心不已.

    戚明华想来想去,母亲的后事在那里办理,家中房子已卖,母亲停尸无处,在人家办丧事总是不能.苦思不下,只好来到房东面前,推金山,倒玉柱,双膝跪下,哭诉道;四年多来,我母子在你家多有打扰,今日家母已故,但是家中原有数间草屋,在我上大学那年,因无法开支学费,被母亲卖了,因此到这里租了房子住下,眼下母亲的后事难以料理,想请你把我们现在住的两间房卖给我,待母亲后事处理完毕,这房子我还送给你,因为,我母亲是为我的恩妹而死,我要完成老人家的遗愿,去寻找她们,保护她们.

    房东连忙伸手拉他起来说;兄弟,你起来,听我说,你母子住在我家四年多,我也没有照应你们什么,如今伯母已故,老人家的死,令人敬佩,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山村里的老太太,仅有这样的侠胆仁心,这样的慷慨赴义,我为老人家的行为自豪,仁人义士,人人敬之.不要说什么把这房子卖给你办丧事的话,我的这些个家业,都是我父亲生前留给我的,不是我出力出汗争来的,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兄弟,伯母就是我的母亲,这两间旧房,我就送给生前的伯母,现在的兄弟你,.办完丧事,兄弟你该干嘛干嘛去.伯母的灵牌,就供俸在这屋里,哥哥我保证象侍俸亲娘一样早晚上供,一五烧香.让老人家死得壮烈,终有其所,我会把老人家的义举,一代代的传给我的子子孙孙,传给周围众乡邻,不使老人家死得黙黙无闻.

    我的好兄弟,你就照规矩办事吧.

    戚明华听到这里,含泪说道;既然哥哥这样说;小弟我就当着亡母未寒的尸骨,认下你这位哥哥,哥哥的大仁大德,小弟我没齿不忘.若是今生无力相报,来世定当结草衔环.

    其实,家母的丧事,简单得很,往来的亲戚并不多,有道是,贫居闹市无人问,何况我穷得连亡父生前留给我的几间草房都卖了,那来的亲朋友好,只有一个表哥,平素尚有往来,而且是家母的娘家亲侄,小弟明日去请来.

    戚明华守在母亲灵前,望着母亲慈祥而又苍白的面孔,想着母亲这一生都在艰难和辛劳中渡过,一生没有吃过一顿象样的饭菜,没有穿过一件象样的衣鞋.付出高于常人十倍的辛苦,而得到却是少得可怜的回报.这是为什么/

    有些人日进万金,他们却拿这些巨金任意的挥霍,坏事做尽,他们表面上衣冠楚楚,实际上龌龊不堪,比起我这一生辛苦,潦倒不堪的母亲来,他们真是不值一提.母亲呀,母亲,你为了成全一个’’义’’字,付出了自己不应该付出的生命,你为了使你的儿子没有后顾之忧的去保护我的恩妹,您做出了让儿子最痛心的一幕.母亲的伟大,更托出那些奸人的渺小.

    戚明华双目含泪的望着母亲的遗体,思绪万千,悲痛欲绝,看看东方发白,天色将明,在母亲的遗体前烧化了纸钱,嘱托了房东义兄,自己骑上自行车,蹬了一百多里小路,来到表哥家中报丧,和表哥回到住处,已是傍晚时份,到住处一看,使他大吃一惊,只见自己的住处,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众人都在忙这忙那,门前摆满了花圈,屋内层层挂满了孝幛,搀联,母亲的遗体躺在很大的一张挺尸床上,身上盖着洁白的孝帘.有好多人,有的手里拉着小孩,虔诚地站在母亲的遗体傍,黙黙地流泪.外面还搭了一个很大的丧棚,里面有和尚和道士在超度亡灵,还有耶藓教徒在高声唱诵经文.明华一见这阵势,真有点不知所措.连忙找到他这位刚认下的义兄,一问究竟.

    房东说;这不是我请来的,都是乡亲们自发的,是这样的,你走以后,,有个在居委会工作的街邻来我家有事,他见我一家三口,在伯母的遗体傍烧钱化纸,便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就将你家的情况和伯母的死因全都告诉于他,

    谁知他听了以后,十分感慨地说;如今世上,居然还能有这样的人,一个山村的老太太,为了完成已亡故十多年的丈夫的一个遗愿,把房子卖了,供儿子上大学,又为了能让儿子,没有后顾之忧的去保护两个和自己并不相识,只是对儿子有过帮助之恩的两个女孩,自己却服毒自刎.难得,实在难得.

    他想了一下,又说;你等着,我到居委会去,和大伙商量一下,我们不能让这样一位义薄云天的老人家,就这样寂寞的离去,

    谁知他到居委会找了相关人,把情况一说,大家都十分震惊.于是通知了各居民,自发奔丧,居委会还成立了治丧小组,全村居民大概家家都来人了.

    戚明华和他表哥听了,十分感动,便随着这位义兄的指引,先到治丧小组面前叩头,表示感谢,又对和尚,道士和众人叩头.众人都劝他节哀.到了晚上,多数人都告辞回家,只有儿个年青人自愿帮着守灵.

    明华坐在母亲的遗体傍,看着和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明天就要到火化场,被那无情的大火化成一堆白骨,从此便天人永别,要想再见到慈母的音容笑貌,除非是三更梦里.想到此不由痛彻心肺.人类的天性弱点,就是生离死别的不能割舍,可是,世上又有几人不经历这样的痛苦呢/

    时间可以冲淡痛苦,但冲不掉对亲人的思念.可是人们又不能长期生活在痛苦和思念之中,总要面对现实.戚明华一阵悲痛,一阵流泪之后,抬头看着那些挽联。便深深的吸引.见有几联写道;

    遗恨千古,驾鹤起诉阎罗殿,

    流芳万年,捐躯警示世人行.

    杜鹃啼血,举城皆悲,难觅三更能相会,

    蝴蝶鸣翅,花香满洒,世人万载颂义心.

    麻姑有意献寿酒,惜哉来迟.

    马面无心移芳驾,哀者早逝.

    明华读了这些挽联,心中啼笑皆非,但也深感作联之人的良苦用心.次日一早,正好是星期天,来的人更多,居委会举行了简单的悼念仪式,征集了五辆卡车,送戚母来到火化场,,众人都怀着极度虔诚,和敬重的心情,送这位仁心义胆的母亲走完了最后一程.在孝子戚明华的跪送中,各自散去.

    明华和居委会结算费用,居委会的人说;这是我们对老人家的一点心意,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这也是集体的决定,以后你如果有困难,就来找我们,虽然你的人口不在我们这里,我们也会尽力帮忙的.明华无奈,只能千恩万谢的退了出来.一宿无话,次日一早,明华和表兄,带着母亲的骨灰,来到老家,和父亲合葬.连晚回到住处,

    四日前,每次回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娘的身体好点没有,问问娘的饮食起居,陪娘说回话,可是,四日后的今天,一切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却离自己而去,永远也见不到娘那慈祥的面容,听不到娘那亲切的话语,不由一阵黯然神伤.莫明的悲痛涌上心头.想到娘临终的话,自己真是该死,怎么就未想到,那是娘在交待遗言,现在想来,真是痛悔莫及.

    戚明华一想到娘的遗言,心中一惊.娘为什么而死/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这几天,由于娘的突然离去,自己由于过度伤心,什么事也未想得起来.现在该是了却娘心愿的时候了,不能让娘死不暝目.不能叫娘白死.

    戚明华想到这里,出了一身冷汗,算算日子,金花姐妹离开南宁已经四天了,不知她们到了那里/不知她们是否安全,假如那帮黑势力找到她们,在人地生疏的情况下,又无法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她们必定遭到毒手.这如何是好/想到此,连忙拿出手机,拨打了金花的电话,连拨了两次,回答都是;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明华慌了神.又一想;或许金花的手机在充电,出门在外手机没电是正常事,连忙又拨了银花的电话,回答还是关机.明华着急了,两个人的手机不可能同时没电,.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慌不得,必须仔细想清楚,尽可能发生的情况,静下心来,想到;她们两个人同时关机,往好处想,她们可能到了安全的地方,换了手机号,手机没有停号,是因为她们这个号上还有钱.不对,不对.如果她们平安了,换号了,应该打个电话告诉我的呀,

    这样看来,她们出事了,手机被别人收了,号码被扔了.可是,我的计划不应该出问题啊,即使黑势力赶到车站,打听到了她们去了柳州,,他们在柳州等了个空,再派人去桂林,她们早已经上了飞机了啊.即是他们能查出她们去了那里,,一旦到了上海,随便上了那辆公交,不需要任何登记,再想找到她们,无异于大海捞针.那么,她们的手机为么不通呢/

    出事了,应该是出事了.否则没有理由两个人的手机都不通.可是,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又应该在那里出事呢/柳州,桂林,还是上海.

    如果是在柳州,那就是说她们在车上就被人挟持了,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除非是巧合,正好碰到认识她们的那些人也在车上,顺便挟持她们下了车.这种可能性应该只有万分之一.

    其次是桂林,可能性较大,原因是,她们到了桂林,并没有立即乘机离开,而是贪看风景,理由是;据说她们还未去过桂林,特别是银花,那怕是一处优美的小树林,她都不会放过,都会流连忘返,她们到了桂林,见平安无事,就停了下来,结果在游玩漓江时被盯上了.

    第三是上海,如果在上海出事,那一定是在桂林盯上,未来得及下手,正好跟踪到上海,否则,决无可能.除了这商定好三处,以后的地点,我就不得而知了.我的两位姑奶奶呀,你们千万不能出事啊.

    可是,她们肯定出事了,如何是好/这一出事.她们根本就没有自救的可能,娘就白死了,我这个堂堂六尺男儿,,没有完成娘的心愿,就是不孝,没有救二位恩妹出苦海,就是不义,不孝,不义,大丈夫有何面目偷生于天地之间,我不能再耽搁了,必须把事情弄明白,该死就死,该救就救,

    不能急,不能乱,要理出个头绪来,

    可是,我又从那里开始找呢,不,我应该用地毯式的方法从柳州开始,明查暗访,两个大活人被人掳走,不可能一点风声和蛛丝蚂迹不留下来,对,就这样.

    如果打听到,她们真被豹哥掳走,少不得,我要独闯狼窝了,去会一会这只虎头豹子,就是死,也要救出二位恩妹.让娘死得瞑目.

    想到此,戚明华在床上和衣躺了一会,便起来收拾了日需品,写了一封信和一万元钱,这是他两天前就准备好的,因为在人家房子里办了丧事,这个房子人家就不好租出了,这是补偿费.天还未亮,他就背着个小跨包,匆匆上路,从此就踏上寻找恩妹的无休无止的路程.

    回过头来,再说金花两位姑娘,,上了火车之后,怀着忐忑难安的心情,有一种害怕,有一种担忧,有一种兴奋,有一种渴望,还有一种好奇.二十多年来,她们何曾离开过父母的怀抱和庇护,除了随父亲转任过几处地方,就连大学放假想到桂林去看风景,父母都不放心,所以对外面的世界她们是无限想往的,火车驰过了城郊,驰过了山林,抛出了一片片绿地,她们心中没有留念,只有激动和心底泛起的快感,因为她们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并不熟悉,她们只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到从小就渴望见到的地方,——中原.

    中原是什么样子,中原山少,地阔,人物俊美,资源丰富,中原的天,比边城更蓝,水更绿,草更青,花更红,中原没有坏人,家家夜里都不关门,因为没有小偷,中原是神圣的地方,是美丽的地方.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中原是文明礼貌之邦,是祖国的中心地带,我姐妹到那里以后,找一份工作,累了就休息,休假之时,尽情的唱歌,尽力的跳舞,再也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姐俩一路沉浸在想往之中,那种对父母的悲痛,对亲人的留念,逐渐被自由自在,翱翔蓝天的感觉所代替.那种整日慌慌,提心吊胆的日子,逐渐被冲出牢笼,放声高歌所代替.

    火车到了柳州,她们按照穷光蛋的嘱咐,脸不敢对着窗外,假装伏在桌上睡觉,她们也不知站上有没有发生什么.到了傍晚,列车驰进了桂林站.姐俩小心的望着窗外,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直到最后才下车,一步三回头的出了车站,聪敏的银花,走到有墙角的地方,便突然躲了起来,等了好一回,不见有人跟来,以后再走,就这样躲躲藏藏,走了几条街.已确认没有人跟踪.两人放心地笑了,银花说;终于彻底的逃出来了,自由了,再也不用害怕了.

    金花也笑着说;这个穷光蛋的计划真绝,如果在战争年代,他肯定是个优秀的地下工作者.

    银花也点头说;穷光蛋真是个人才,有胆有识.真不知那年才能再见到他/姐,你说我们下一步怎么走/

    金花也笑着说;你心中明明已有主张,还来问我.

    银花说;按理,我们应该按照穷光蛋说的办,立即离开桂林,可是,已经到了这个久已想往的地方,我却走不动路了.

    金花说;我也是身心疲惫,既然出了牢笼,那就休息几天再走吧.

    于是,姐俩便在一个旅馆住了下来.
《风雨花儿开》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风雨花儿开》最新章节阅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