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军事抗战 > 飞将军传 > 章节目录 > 第八章  保众将周勃进谏  贬太守黄清讨宝

第八章  保众将周勃进谏  贬太守黄清讨宝

书名:飞将军传 作者:齐云居士 更新时间:2016-07-20 05:00 字数:4899

    诗曰:众虎同心镇国尾,群狼共猛难来犯。前番尚议联姻和,今朝又反干戈起。周老排异挽诸将,难免落冠剥名爵。狂少气盛意可钦,金华山上占为王。

    却说御林军士卒为防李广逃脱,早将其绑缚置于地,宣召宦人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卿等为国效力,拼死保卫边疆,数立战功,大展我汉朝雄风,今召卿等回京,朕要亲自加封,各太守均升为宫廷都尉,护朕左右。钦此。

    众人谢罢,接了旨。李广道:“既要封赏,为何绑我?”公公笑道:“吾只闻得小将军英名,未曾见过,方才有些冲动,万望将军海涵。”李广不言,心中却是不快。

    且说程不识听罢圣旨,私下寻到陶沿冬,道:“陶老将军,大事不妙,快些逃走罢!”沿冬问:“何事不妙?为何要逃?”对曰:“老将军有所不知,此番吾观此些宫人来者不善,恐召老将军并周边太守回京无有好事,若从者必有去无回,老将军趁现在众人不察快快离去罢!”

    沿冬大笑:“小将军多虑了,吾等连斩匈奴数员大将,夺回四郡。怎的个落了个祸事?休要再言,快收拾行囊准备启程吧。”

    程不识叹道:“不听吾言,必遭横祸。”只得称病入膏肓,掩门不出。陶沿冬、黄慈、陈升三郡太守并着三郡各守将次日启程,往长安去了,独留太史癸与程不识在云中。

    众人进了长安,过了街市,来到孝文帝金銮殿门外。领头的宦人忽然转身呵道:“拿下!”紧随其后的御林军将士把早就准备好的铁钩绳索掏出,一拥而上,将这帮戍边守将撂翻在地上,绑缚起来。众将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便已被五花大绑了,陶沿冬大叫:“那厮!为何绑我?”宦人从袖口拿出一封密诏,打开来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等戍边太守不蹈规循法镇守郡城,却擅离职守,开城袭扰匈奴军兵,百夫长李广竟射杀其右大都尉。实乃坏我大汉朝与匈奴和亲大计,罪无可赦,朕特将尔等召回,一并严惩。钦此。

    众人听见,大惊失色,各个叫苦不堪。御林军将士将其推到大殿,来到文武百官及其孝文帝面前。众将跪下,口称“万岁”。孝文帝观见诸位戍边将官,道:“列位将军平身。”

    “谢万岁。”

    孝文帝问:“此番抗击匈奴,谁人主攻?”

    陶沿冬站出列,道声:“陛下,是卑臣。”

    “陶老将军,你可知罪吗?”

    “禀陛下,臣不知所犯何罪。”

    孝文帝厉声道:“大汉朝与匈奴人和亲,共议互不侵犯,汝知也不知?”

    对曰:“卑臣知晓。”

    “汝不顾和亲大计,擅自出兵,杀破匈奴上千大军,诛其数十员将领,又杀其大都尉,破坏汉匈共盟,毁我大汉前程。还不知罪?!”

    “回禀陛下,卑臣只知既食君禄,当为君分忧。匈奴在我边疆十分猖獗,连夺我边关十六郡,虽已和亲,却丝毫未曾有归还之意。不仅如此,还屡屡挑衅,伺机而动。卑臣身为大汉边关太守,扫平胡虏,收复失地,乃分内之职,诚不知此罪是如何得说。”

    这番话只把孝文帝讲的面红耳赤,羞愧难当,气的大吼道:“老舍夫!汝好大胆!照你这么说,还是朕的不是了?”

    “臣不敢。”

    孝文帝道:“而今匈奴派匈奴使臣来京质问,叫朕尽斩汝等头颅进献单于,不然便要挥师进军我汉国疆土。我堂堂大汉朝,竟受那蛮荒番贼如此欺凌!”

    陶沿冬道:“陛下,匈奴贼人论人口不及我大汉之十一,尚敢如此猖狂。卑臣愿领一万雄兵,踏平大漠,迎回和亲公主,还以高祖江山。”

    文帝笑道:“大国初定,民苦财稀。朕连寻一匹良马都要遣人往西域去找。何来钱粮与你讨伐?汝尽痴人说梦。”陶沿冬不敢再言。

    文帝又问:“殿下所占诸将之中,可有李广?”

    李广站出道:“陛下,卑臣便是。”

    孝文帝见李广,果真是少年英雄,问:“听闻汝一人射杀匈奴右大都尉呼王并着许多将士,可有此事?”

    “然也。”

    文帝拍案而起,随即又叹:“今番匈奴逼迫我大汉,尔等众将在任渎职,目无朝廷,情实难容。来人,与朕将陶沿冬、陈升、黄慈、李广四人押出去斩首。”

    闻得此言,边疆诸将并着文武百官皆瞠目。“且慢!”一声吼,百官之中站出一人,“陛下,容臣一言。”

    孝文帝一看,是太尉周勃,便道:“卿有何言?”

    周勃道:“陛下切不可斩此四人。此大忌也!”

    “何来之忌?”

    “陛下,北国匈奴对我大汉虎视眈眈,自秦时起,除大将蒙恬外无人可敌匈奴军兵,高祖时更是对其忍让再三,皆因无人能当。而今,我大汉出此猛将忠臣,不说对其封妻荫子,反而要斩其首级献给单于,此事若传扬出去,甚是凉了天下忠贞君子、贤才良将之心,往后谁人敢自荐辅佐陛下;也是给匈奴人当做笑柄。再者匈奴寻衅已不是一两日之事,其狼子野心意在吞并我大汉江山,陛下此时自断臂膀,他日匈奴再犯,谁人来当?此令亲者恨,仇者快之举,实在不妥,万望陛下收回成命,不失颜面。不然则有亡国之兆。”

    孝文帝听完大怒:“周勃!汝算是威胁朕吗?朕九鼎之言,岂容汝一言便作罢?”

    “臣不敢,陛下乃是一代明君。是非曲直,陛下心中自然有数,微臣只是道出实情,并无他意。”

    文帝被这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沉吟一会,道:“依卿之意,当如何处置?”

    周勃道:“微臣暂无对策,肯求陛下勿杀诸将。”说罢当即跪倒在地为其求情,随即文武百官也一同跪下,倒头下拜,口称:“望陛下宽恕。”

    文帝道:“为之奈何?”有丞相陈平站出列,道:“陛下,臣有一策,既可保住诸位将军亦可安抚匈奴。”

    “卿有何计策,快快道来。”

    “陛下可宰猪屠羊千头,遣布帛百匹,美酒千坛,窈窕女子百人,派送车队仪仗军兵,按照诸侯之礼,浩浩荡荡送予匈奴大单于,且每年奉一些金银为常;并取一面三丈金牌,由陛下亲笔题写上‘普天王化,匈奴至上’,反面用匈奴文字刻上相同文字;再将陶、陈、黄三位太守并李广贬为庶人,摘其官帽顶带,割其发丝献给单于,以表诚意。”陈平进谏道。

    “不可!”孝文帝拍案大呼:“此实乃损我大汉国威,有损我大汉国体!汝好歹也是大汉臣子,怎敢这番讲话!?”

    “陛下,此诚乃权宜之计,我军将士射杀其大都尉,匈奴怎肯干休,唯有如此,方可安抚其心。再者,匈奴人自恃狂傲,陛下对其吹捧,其必定悠然自得,好似高祖当年鸿门说项王那般;再下重金礼品,匈奴人最缺此等之物,得之必然自喜满足,不会再来犯。”

    文帝叹声:“为今之计,只有如此。”便照陈平所言拟旨施行。

    圣旨一下,陶沿冬、陈升、黄慈、李广四人被罢免所有官职,贬为庶人,终生不得录用。其余诸将各降一级,返回原先所属城池。文帝此举,只苦了汉家百姓,正是:

    盛草夺田亩,寸苗稀黄枯。今增北国约,万姓苦堪言。

    单说陶沿冬、陈升、黄慈与李广四人。陶沿冬征战半生,也聚敛了些家资,够过活后半生,便含恨在家颐养天年;陈升自身无太多钱财,其子陈景却是个少年富商,靠与匈奴买卖马匹为生,家有千贯资产;李广则游于陇西老家各处,依着一手神射技艺糊口。只是这黄慈,其平生为人忠厚老实,所食俸禄大多与其二子黄云、黄清拜师学艺,耍枪使棒,而今一旦罢免官职,家中老小无数,着实无再多钱粮养活后半生。一日,其子黄云并着黄清来到黄慈近前,道:“父亲,家中钱粮着实无多,现今又无财进口,这般下去迟早坐吃山空。吾兄弟二人欲外出凭着这身本身卖艺赚钱,好回来伺候爹娘家人。”

    黄慈道:“儿有孝心,只是出门在外切不可仗汝等本事胡作非为,不可惹出事端来。”

    二人道:“孩儿谨遵父亲教诲。”便提枪去了。

    二人在市井舞了三四日,赚了些银两,自觉不足,不欲回家。黄云谓其弟:“吾闻得此城外有一金华山,金华山那头是另一番天地,那边的人甚是富裕。不若我兄弟二人去那边耍技艺,闹不好被哪位员外看上,雇作镖手也好。”

    “兄长所言极是,既如此,吾等即刻动身。”

    于是两兄弟背了行囊提梅花枪便往金华山处去了。行至山的另一边,乃是一个镇,名为西林镇,两兄弟在镇子上找一街口,摆下行囊,耍了半日,果真得了过路之人好些行赏。至晌午,黄清谓云:“兄长,耍了这半日,吾腹中却没了油水,待吾前去找个人家买些饭菜来。”黄云道:“也好,吾也有些饿,汝去罢!”

    黄清拿起梅花枪,挂了钱袋去。行有半里地,见有一大户人家,里边传来阵阵菜蔬香味,门口挂些菜排,好似一个大饭庄,便进了去。可谁知刚入门槛,来一家丁,道:“今日不卖饭,客观请回去罢!”黄清道:“汝门前挂牌,大门敞开,内里又正煮饭菜,怎的个不卖了?汝难道还挑生意做不成?”

    家丁道:“我家老爷刚刚吩咐,今日不卖饭,多说无益,少吃一顿也饿不死你。走吧!”黄清心中憋一口气,无奈出门前爹爹交代过不可惹事,便道:“劳烦小哥通报你家老爷,就言吾腹中实在饥饿难忍,只讨一舀米饭便可,定不缺汝银两。”

    那家丁道:“你哪来这么许多废话,叫你走你就走。我们家老爷今日就是不卖饭!”黄清一听此言,便忍不住了,上前双手揪住家丁衣领往墙上一掼,道:“吾好言相说,汝却恶语相对!汝有饭不卖,是何道理?吾今实乃饥肠辘辘,换做半月前,吾不惜的吃你这破粱!”

    “你!你这是要做什么?我们家老爷吩咐了,我有何办法?”家丁挣扎着道。

    “何事这般吵闹?”从里屋走出一员外模样之人问道。黄清一看来人,便将家丁放下。家丁跑上前去报:“老爷,此人硬要买饭。不听我劝。”那员外闻言,又看黄清,上下打量一番,言:“罢了,且盛些饭菜来与他。”家丁从言盛来。黄清问:“与我盛两份,吾兄长还在受饥。此饭多少钱?”那员外道:“不要钱。”

    黄清道:“员外可否瞧不起吾?一顿饭钱难道吾给不起?”对曰:“非也,既如此,便收他些钱两吧。”随后转身便要走。黄清望其面色,愁眉苦脸,着实忧郁,便问:“员外家中可是遇到甚难处?能否与在下说,或许吾能帮到你。”

    员外看黄清左手提一支枪,知是个练武的,叹口气:“即便吾说出来,汝也难有应对之策。”黄清疑道:“这是何说?员外不必担忧,但说无妨。”

    “前些日子,犬子不慎打碎衙中皇上所赠县令之玉龙杯,落了个死罪。吾倾尽由西域买了些无价之奇珍异宝来,正要上贡给朝廷,赎个死罪。谁知路过金华山,被一伙山寇劫了去。吾差人去说,皆被其扣留作质,眼看行刑之日将近,其宝仍在他处,不肯归还。如此一来,吾儿命将休矣。”道罢,不禁哭了出来。

    黄清笑道:“如此小事,吾去取来归还员外罢了。”

    员外惊道:“小兄弟可不敢胡说,那波贼人十分了得,连官府军将都奈何不了他,汝怎能降得住他?”黄云答道:“员外休要吃惊,不过一伙贼人罢了,有何难处?今日食员外饭菜,便做个人情,我与你取来,你免了我这顿饭钱。”

    “若能取回宝物,就是让吾养着小兄弟又有何妨。”

    “一言为定,吾便去了。”黄清刚要走,又回过头来叮嘱,“员外,吾有一兄长,在半里地外的街口卖艺。汝将饭菜带去予他,切不要告知吾去打山贼之事,否则他将吾抓回来,便无人为你讨回宝物了。”

    “那是自然,自然。”

    道罢,黄清提着枪,把这饭带着一边走一边吃。话说黄清不一会便爬至金华山山腰,正行之间,听见前方一阵笑唱。黄清找路旁草丛躲了,向外偷望,只见二三十人山贼打扮之人手持钢刀,押着一车货,边走边说笑。

    黄清忽地从草丛中跳将出来,喝道:“尔等且住!吾来问你,可是这山上贼寇?”领头一喽啰看来人,道:“汝是何人?敢叫我黄龙寨弟兄贼寇?真个活腻味着的,兄弟们,给我打!”言罢不由其分说,几十名喽啰握钢刀奔来砍。黄清笑道:“来得好!”把枪一甩,使将一番,这二三十名喽啰顷刻便被打的鼻青脸肿,脚断腿折。黄清道:“回去禀报你家大王,叫他返还前日所夺西林镇中员外的宝物,如若不然,让他也常常小爷枪法厉害!”喽啰闻言尽数逃走,还说:“汝等着,待吾叫我家二大王来!”黄云笑道:“来多少打多少。”

    不一会,只见远处一大汉领着方才逃走小喽啰们来,那大汉望见黄清,大声问道:“可是你打伤我手下?”黄清定睛一看此人,好生凶猛,怎见,只见其:

    面阔须乌,耳赤目寒;身有七尺有余,肩背雄硕,股如托天神鼎;臂似定海神针。动一动,如撼山狮子摇头;抖一抖,同拔地金犼舞爪。手中一根八十三斤黄金棍,实乃山里虎中圣,林间兽中王。

    “汝是何人?可通姓名?”黄清问道。

    “俺乃黄龙寨二大王,姓徐名虎。听闻你这厮想叫我归还宝物,是也不是?”

    “是便怎样?”

    徐虎笑道:“非是俺不肯,且问问我手中这棍。”说罢举棍便打。黄清将手中枪来架,只一下,便觉手中枪端不稳当了。黄清与其战有二三十合,着实招架不住,边打边退。徐虎捻棍又砸来,只听一声响,黄清手中的梅花枪飞出数丈远。正当其抡棍劈头盖脸朝黄清打来时,树林之中飞出一杆枪,挡开徐虎的棍子,随即飞出一人。这正是:

    自古不打不相识,从来好汉不好遇。英雄相惜方落草,豪杰情投才结义。
《飞将军传》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飞将军传》最新章节阅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