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曲皓宇来村里一个月的时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村民们太好客了,不管是近亲还是通常的朋友,到了家里一准都是好吃好喝,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给人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虽说乡村菜式没有都市佳肴般的美味,但在曲皓宇看来并不会差到哪里去,却更能让大家觉得诚心实意,好似更清香些。
胡吉丽子这个时候,也热情地说道:“肖会计,你不要光招呼大家喝了啊,你自己的碗里都还空着呢,你不会是想看着我们大家吃吧?”
何文娟即时接过话头,说道:“是呀,肖会计,我和胡吉老师是不会喝酒的,你自己也别忘了多喝点,也都没有见你喝醉过。”
曲皓宇在心里窃喜不已,这两位美女老师真是善解人意啊,不管是不是在为自己解围,曲皓宇还是感激的对着何文娟和胡吉丽子笑了笑。
曲皓宇在一旁也不失时机配合,说道:“对了,肖大哥,你看大家都叫你多喝点,你可不能少喝了呀。就算最后喝醉了,回去嫂子也会帮你收拾;要是我喝醉了,也没有人照顾我啊。”
肖强平却露出一副故作为难的表情,叹了口气说道:“哎,我招呼你们吃,怎么现在你们反倒过来招呼我了咧。”
看得出来,肖强平并不是真的很为难,反而很享受大家的这种热情。
一会儿,曲皓宇也学着肖强平和何文娟,叫道:“表嫂,赶紧过来坐下一起吃吧,总不能你自己做的饭菜让我们大家吃,你自己又不吃吧。那我们也不好意思再吃下去了,要不表嫂你再打个电话把姚组长也叫过来,刚好做了那么多菜,又有伴一起吃。”
陈彩英看向曲皓宇,客气说道:“曲大学生,不用打电话了,老姚今天不在家里,去镇上了。”
一旁,刘金海一副探究的语气,问道:“文兴佬俵,今天上镇里去了?哦,是不是送輝輝去中心小学报名了啊?”
陈彩英似乎又记挂起什么,有些于心不忍,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是呀,輝輝这个学期要读四年级了,这不,要送到镇上去读了。”
“唉,佬俵,我跟你说啊,今天早上收拾东西的时候,輝輝说不想读书了,问他,他才告诉我们不愿意住在学校,最后还是文兴逼着去的。看着他那么小的孩子,在家里穿衣吃饭,都是我和文兴帮他弄好,现在要去学校住宿,你说,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能照顾好自己吗?镇上的孩子又多,要是再吃点亏,我们也管不到啊。”似乎找到倾听的对象,所以,陈彩英把心中的不忍兜了出来。
因为之前曲皓宇听肖强平介绍过,由于村里很多人外出务工,有些村民心里放不下孩子在家里,所以也把孩子接出去自己来照顾,这也造成村小学生源少了,再加上又没有老师愿意到这偏远山区来教书,因此老师资源也缺乏。所以在前两年,就把村小学的四、五年级取消了,然后统一上镇里的中心小学上学。
听完陈彩英的话,大家一下变得沉默起来。
这也难怪陈嫂子的心中不忍心,因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呵护,是作为母亲与生俱来的母性。当孩子还小,需要母亲的时候,孩子便是母亲要呵护的一切;当孩子长大了,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时,母亲孩子的孩子,还将成为母亲的爱护一切。
曲皓宇更是无言以对了!
曲皓宇知道,在农村,作为一个农村妇女,眼里只有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无关于金钱和事业;而到老时,眼里只剩下老伴,因为孩子们都大多数的背井离乡打工赚钱,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却又变成了一份牵挂,但这份牵挂又被一直埋藏在心底。只能令自己独独品尝这份牵挂带来的老年孤独和寂寞,只希望孩子们在外面一切顺利,自己不要影响孩子的工作,或者给自己孩子增添麻烦。
但是,现在孩子要提前离开了家,寄宿到了学校里,或许在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会有帮助,只不过这也是一种拔苗助长的非自然环境,在这里,还是会有许多的家长和孩子们都无法理解的。
因为从这一刻起,父母就将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少了天伦之乐,家也会慢慢地变成孩子们的另一个寄宿地,难免会与孩子亲情疏淡,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发展。
而作为孩子,童年和青春期是他们心灵成长的重要阶段,这段经历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独立,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什么事都必须靠自己。然而,没有了父母的关爱、宠爱、撒娇,却也很容易让孩子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而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孤僻,缺乏爱的能力,不仅不利于成长,还很可能是长大以后各种心理冲突的根源。
此时,刘金海放下手中的筷子,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也有些无力的叹了口气,说道:“唉!是呀,将来我家小军都不知道怎么办,我们做大人的吃苦受穷倒没有什么,现在也让孩子们也跟着吃苦。”
听完,刘金海和陈彩英的一番对白,曲皓宇心里真是沉甸甸的,同时,也觉得农村的穷苦更是日积月累的,还有就是村民们对将来的生活慢慢地看不到希望了。
所以,一直以来,村民都不知道该如何?只能是无力和盲目的挣扎着!
接着,肖强平就和大家说出了刚才与曲皓宇商量好的事情,以后村里的孩子们上学就不用再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上学了。
肖强平岔开了刚才的话题,说道:“金海佬俵、何老师、胡吉老师,等明天孩子们正式上课的时候,你们就告诉孩子们和家长们,刚开始两天,很多家长都会送孩子上学的。到时候,一起通知,省得挨家挨户去通知了。”
肖强平刚说完,曲皓宇明显发觉大家看着自己的眼神都有些变化了。
何文娟刚咽下一口鱼汤,直接说道:“曲大学生書記,看来你很有爱心啊。说实话,每天看着村里的孩子们上学,背着个书包走那么远的路,我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如果要是我自己的孩子,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曲皓宇搔了搔头,讪讪说道:“我来村里工作,就是希望能够改变村里的现状,真心能够帮助到村民们。可是,我现在觉得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现在做的也是一些小事情。”
这时,刘金海也说道:“曲大学生,这也不能说是小事情了,在我们农村却是大难题啊,现在四、五年级都要上镇里读书,每到周末,家长们都操心孩子怎么上学。”
曲皓宇有些不解,狐疑问道:“嗯,高老师,什么意思啊?”
大家又一番解释,最后,曲皓宇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是一个大难题了。
原来,自从村里的四、五年级被撤销,学生安排到镇里的读书后,去镇里读书的孩子就增多起来,孩子们放学回家和上学却也成了家长们的心头病。
古江到禾岗镇的路程约三十多里,让孩子们骑自行车上学,又怕孩子们在路上掌握不好;可是走路需要四五个小时,那更加不放心了。
因为镇里通往村里,就只有一趟早班汽车,所以很多的家长就让孩子们坐早班车上学,因为汽车还要搭载沿途四五个村的村民,可是很多时候,司机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就不愿意搭载,就是因为孩子们只买半票,影响售票收入,所以孩子们也很难坐上车。
待大家解释完后,曲皓宇真的有些气愤了,这司机太没有公德心了,为了那么一点微薄的效益居然拒载学生。但又不能不让车子进村,不然,村里的村民就只能整日整月整年的窝在这个小山村里面了。
曲皓宇暗自思忖起来,心中决定,一定要让孩子们快乐上学。
虽说后来曲皓宇带着复杂难言的思绪,吃完整顿饭,但还是与大家相谈甚欢。
待肖强平和刘金海他们回去后,曲皓宇也准备回自己的宿舍休息一下,刚才在吃饭的时候,虽言明不怎么会喝酒,最后还是喝得有点多了,至于现在头晕目眩的。
刚准备上楼梯的时候,曲皓宇侧头就看见胡吉丽子和何文娟两个人,每人手中都提着两个大的箱包,估计也是刚从家里带过来的衣物包袱。
曲皓宇看见她们提着东西挺费力的样子,就赶紧走过去,说道:“胡吉老师、何老师,现在我都在这里了,哪还需要你们自己提那么重的东西了,叫一声,我就过来了。”
不等她俩说话,曲皓宇就两手臂分别夹着一个包,手上再又分别提了一个箱子。
《宦海逐鹿》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宦海逐鹿》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