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小龙人”海子
海子的出生地距离大海约五百多千米,叫风水沟村。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冬季老是刮西北风,夏季也不乏刮东南风。
没有人怀疑这是土得掉了渣的小山村。
弯弯曲曲的山路是村里通向外界的必由之路。
村庄坐落在一条山沟里。村前是山,村后也是山。一条长流水的河套使这个小山村有了很多灵性。高大的榆树、杨树掩映着村庄,让炊烟含在绿叶间,使飞来飞去的鸟儿都感觉到格外亲切。
村后的山,坡度小于村前的山,且很少有砾石,就生长着满山遍野的杏树,当春天的大幕刚刚拉开的时候,这里延伸开来的杏花就是一处天然的胜景。
村子中央有一棵二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枝桠茂密,成为天然的凉伞。在这棵大树的后面,有一处四四方方的院落。这就是海子的家。
说来,海子的祖辈,生活在山东烟台的某个村庄,以渔业为生。在下关东盛行的时候,举家来到了这里,爷爷在解放初期就已经过世了,坚强的奶奶将他的父亲和叔父抚养成人,并分别让他们娶妻生子,有着美满的家庭。
海子的父亲姓谭,名字叫谭兴业;海子的叔父叫谭兴林。
谭兴业先结了婚,第二年有了一个女儿。谭兴业有女儿的第三年,谭兴林也结了婚。
海子的奶奶喜欢孙子,不大喜欢孙女。时代特色嘛,谭家需要继承烟火的人。
海子的奶奶喜欢小子,孙女两岁的时候,带把的海子出生了。
海子出生的那一天,是农历的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奶奶自然喜不拢嘴。
“二月二,龙抬头,这小冤家占了个好生日。”奶奶疼爱地瞅着海子说。
“可不是嘛,这生日可有讲究了。这孩子将来赖不了。”接生婆是西院的三大娘,谭兴业管她叫三嫂子。三大娘一边包孩子,一边和奶奶说着话。三大娘包好了孩子,对海子的奶奶说:“二婶,你喜欢孩子将来像谁,就让谁第一个迎迎生吧。”
“让他老叔来,他老叔在外面读师范,见过世面。”
“二子,谭兴林,你上屋来。”三娘望了望横卧在炕上刚刚生完孩子的女人,女人冲她点点头。三娘见女人同意了,就接着冲门外叫着:“二子,你上屋来。”
等在外面的谭兴业和谭兴林哥俩,知道生孩子的事帮不上什么忙,但跑前跑后也需要人手,所以一直在门外候着。
听见叫谭兴林,谭兴业给弟弟谭兴林一个手势,用眼神命令他上屋里去。
谭兴林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整了整衣襟,掀开厚厚的棉门帘,用手一挑门帘,高大的身躯弯曲着,进了里屋。
谭兴林有些拘谨,毕竟这是产房,是男人的禁地。但是接生的嫂子叫进来,也只好进来。
“来来来,二子,你是孩子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人。错不了,就是你迎的生,以后这孩子的性格就像你了。过来,抱抱你侄子。”三娘喜滋滋地命令谭兴林。
谭兴林望了一眼母亲,坐在炕沿边上的母亲正神采飞扬地端详着婴儿,又乐呵呵地瞅着谭兴林。谭兴林领悟了母亲的意思,接过了包好的婴儿。
谭兴林接过了婴儿,抱在怀里。他知道母亲让他迎生,实际上就是将这孩子的成长一半以上交给他负责了,他今后就不能有丝毫推卸责任的借口。
“好了,把孩子给我吧。你是喝过墨水的人,又为孩子迎了生,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三娘将孩子从谭兴林手中接过来,对谭兴林说。
“对了,兴林,咱们家就你读过书,还师范毕业,你就替你大哥给孩子起个名字吧。”谭兴林的母亲也随声附和。
“那,我嫂子愿意吗?”谭兴林瞅了瞅产妇。
“你就按妈的意思做吧,我没意见。”嫂子发话了。
“我希望这孩子将来的智慧像大海一样充盈,心胸像大海一样辽阔,财富像大海一样无穷无尽。妈,我看就叫海子吧!”谭兴林说完,仔细观察三个人的脸色。首先眉飞色舞的是三娘。
“你看,你看,倒是喝过墨水的人,说的一套一套的,文化人说的话就是中听。我看,就叫海子。你说呢,二婶?”接生婆三娘既是邻居,又是自家,岁数也大了些,总喜欢做主。
“同意,这名字不错。嗯,海子,我们的老家在烟台,天天看到大海。这小冤家叫海子,有回归之意。好,好。他大嫂,你说呢?”婆婆笑眯眯地看着产妇。
“他叔叔起的,那还赖了。这小子有福,有他叔叔带着,将来要是和他叔叔一样,成为国家干部,那我也算没白养他一回。成,就叫海子。”海子的妈妈也爽快地答应了。
“嘿嘿,海子,来,让奶奶抱抱喽。”海子奶奶从三娘手里接过海子,真有一种“放在手上怕吓着,放在嘴里怕化了”的小心翼翼的样子。
“妈,没事我走了?”谭兴林问母亲,实际上是问接生婆三娘。
“也迎了生,也起了名了,你还想赖在产房不走啊!愿意闻月房屋味啊!看把你谗的。明年你老婆生孩子,让你接生。”三娘是谭兴林的嫂子,自然喜欢和小叔子闹着玩,也是习以为常了。但谭兴林却涨红了脸,不好意思的出去了。
谭兴林出了屋,拉起蹲在灶台前的哥哥说;“小崽子不算重,我掂量着也就是五斤多。你得想法增加嫂子的营养,让嫂子的奶够吃的。孩子的名我给他起了,就叫海子。你同意不?”
“同意,这个名字好叫,就叫海子。”谭兴业应声说。
“跟我来,哥,我昨天刚领的国库粮。有十多斤白面,你随我拿来,给嫂子做碗面吃。”
“那你们吃啥?弟媳让吗?”
“她回娘家了,你拿回来吃了再说。家里有鸡蛋吗?产妇的鸡蛋是必需的营养品。”
“有,我为她准备了一箩筐呢!”
“有一箩筐就差不多了。”
谭兴业跟着弟弟来到弟弟家,弟弟是国家干部,吃的是国库粮,在当时的风水沟,已经是上等人家了。弟媳不在家,谭兴林给哥哥找出一个小面带子,用碗盛了三大碗,倒在小袋子里,又从柜子里摸出十多个鸡蛋,一并让谭兴业拿回家。
海子出生那年,中国做出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
海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但总是个子不高。在那个营养匮乏的年代,海子吃五谷杂粮长大,天真无邪的玩耍,有着奶奶的精心照料和呵护,父母的疼爱,叔叔婶子的帮衬,健康地成长着。奶奶总是逢人就讲:“我们的海子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出生的,占了个好生日,将来不是骑马就坐轿,是个富贵命。”
可是海子依然个子不算太高。连后来出生的二弟、三弟都撵上他的个子了。
奶奶也希望孙子的个子高,但仍然相信人有早长晚长。他见人老说孙子个小时,就说:“我的孙子有心眼,是让心眼缀住了,不长个了。”
七岁时,海子上学了,开始了他的学生时代。
《恋一座最初的城》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恋一座最初的城》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