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人一下子变成这么多,连陈胜吴广都没有想到,事情进行的太顺利了,照此下去,推翻暴秦岂不是很快的事情。
可是这么多人的队伍,两个人来统领肯定是不行的。
“我有个主意。”子剑说道。
“快说。”陈胜道
“武臣、周文他们几个人不都是你们楚军旧部的兄弟吗?他们以前都是行伍之人,可以带兵打仗啊。”子剑道。
“是啊,快让他们来。”陈胜现在越来越喜欢这个子剑,功夫好而且有心计。
不一会,子剑把几人都找来了。
“大哥找弟兄们来是商量件事的。”吴广道。
“什么事,大哥尽管吩咐。”几个人看到陈胜这么器中自己,十分高兴。
“我们现在人这么多,打起仗来怎么能行,还不乱套,所以,需要有几个将领,分别领一批人,到战时也好分工,如若不然,怎么可以抵得过秦军。”陈胜道。
“那是让我们当将军了。”武臣道。
“那得看你们能不能打胜仗。”陈胜笑到。
“没问题,打仗吗,不就是提着脑袋上去,只要拼命,只要人多,没有个不赢的。”武臣叫到。
“这怎么行,打仗要靠脑子,兵不厌诈,诈是什么意思,就是骗,要想办法使敌人上当。”子剑道。
“子剑说的对,现在我们先把队伍平均分开,你们几个一人带一队。作战的时候要听指挥,负责军法从事。”陈胜道。
“我们听大哥的。”
“对,听大哥的,谁能想到还能做个将军啊,我们的前程就全靠大哥了。”
“打仗的时候谁也不许孬种,要对得起大哥。”几个人听到要当将军了,很是兴奋。
当下,几人商议到了很长时间,才将这几万兵士平均分开,分别由吴广、武臣、周文、邓宗、葛婴、房君、蔡赐等人统领。几人立即去分领自己的兵士,开始整顿,准备向南开进。
“子剑,你知道为什么没有给你兵士吗,按说你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强。”陈胜问子剑。
“大王是不是想我留在大王身边。”子剑道。
“呵呵。”陈胜笑到,“你就在我身边做个谋士吧。”
到了晚上,武臣等人已经将兵士分完,各自安营扎寨,倒也有模有样。
陈胜在营帐里还没有入睡,他在想那个女妖,吴广那天碰到狐叫的明明就是她,可她怎么到现在还不现身,看来她倒真是能帮上他的忙,不过就是没有她,他也能起事。看今天这么多人都来投奔起义军,看来秦的末日也是到了。
陈胜正想着,忽然营帐里一片漆黑。
怎么回事,没有风啊。
只见一个黑影进了营帐。
“谁?”看那身影不是子剑。
“怎么,成了贵人就忘了我了吗?”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这声音甜美无比,又夹杂这几分妖媚,让人骨头里都感到酥麻。
“是你。”陈胜冷冷的道。
“我帮了你的忙,怎么一点也不感谢我吗?”
“我谢谢你,不过没有你帮忙,我也能起事。”
“哈哈哈——,真是好笑,你看看你的几个将领,他们真的能带兵打仗吗,今天一个小小的胜利,你就昏了头了。你别忘了,当年六国的兵士何等强壮,不照样被秦兵打败了,今天是因为你没有遇到真正的秦国大军,要是遇到了,你们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立时就能被打垮。”
陈胜刚才曾想过这事,可是队伍里能带兵的也就这几个人,他们以前在楚军中也只是几个兵士,单个打仗还行,带领兵士可就真的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再高的热情也是徒劳。
“那你能帮我?”陈胜问道。
“我可以帮你,不过我给你说的条件你想好了吗?”
“你说的每天五人是不是太残忍了?”陈胜想到那次谈话,不仅一阵寒栗。
“是一开始每天五人,以后还要加的。不然,你们自己去和秦兵打吧,我看,不出十天,只要大军一到,你们立刻就会成为俎上鱼肉。”
“你为什么要和我交换,当初为什么不自己去迷惑始皇,还有现在的二世,你自己去拿那玉石,又有谁能拦得住你?”陈胜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
“这就不用你管了。到时候你做你的皇帝,我拿我的能核。”
“好吧,我答应你,不过,我要先看看你的手段。”陈胜道。
“哈哈,我会让你知道的。”这女妖的笑声中充斥着一股风骚之气,让人禁不住一阵意马心猿。
“你现在去哪里?”陈胜问道。
“你不用管我,以后每次都给我搭出一个营帐来,要黑色的,供我所用,不要忘了你的承诺。”
“好吧,我答应你。你也别忘了你的承诺,如果我以后能当上皇帝,你得到你的能核,立刻离开这个不属于你的世界。”
子剑现在很奇怪:大王好像变了一个人。
陈胜现在已经成了楚王,这是在攻陷陈县后封得。
起义军的行进出奇的顺利,先是攻下了蕲县。之后,陈胜立即派葛婴率兵东进,同时以主力攻“占”县、苦县、柘县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加入到起义队伍中来。后来义军占领陈县,已经变得实力很强,拥有步兵数万,骑兵千余,车六七百辆。陈胜召来当地豪杰商量大计,有人劝他立六国之后,争取旧贵族的支持,可陈胜一意孤行,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同时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击荥阳,命武臣、张耳、陈余北攻赵地,邓宗南征九江,周市夺取魏地。
子剑奇怪的是:大王的性子变得越来越奇怪,开始的时候,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大王有如此的军事才能,他竟然能提前看出秦军的布置和去向,是以各将在他的带领下几乎无往不胜。可是后来大王的脾气好像变了,不再听信他人的意见,一意孤行,非常武断,还动不动就杀人,有一次竟然只因为睡觉时一个女婢绊了一跤,惊醒了他,就将那女婢给杀了。特别是在称王之后,几乎就看不到什么好脸色。
当然,子剑觉得大王对自己还是很不错的,他就从来没有训斥过他。可是,现在正是不惜一切打天下的时候,大王竟然犯了一个富贵者多有的毛病,嗜好女色。
现在每天晚上,大王都要有女色相陪,而且折腾到很晚。子剑有时候在外面守夜,就经常听到房间内传来交合时的靡靡之音。有些时候,他甚至感到大王是在发泄自己。
还有一个让他感到奇怪的就是:大王让人在自己的寝宫附近建了一个大房子,房子四周全都用黑布蒙上了,很多士兵在离房子很远的地方把守,不让任何人靠近,否则格杀勿论。
那个大房子里到底有什么?为什么要看管的如此严密,子剑感到现在的大王似乎有很多秘密,让人猜不透。
后来,终于让子剑发现了一个线索,那就是,到了晚上后半夜,每隔一天,都会有几个兵士到那所大房子里去。
这个秘密是子剑夜里更衣的时候发现的。那日,子剑起来上厕所,想起近日大王的种种怪像,难以入睡,索性出去走走,值勤的兵士都认得子剑,也没人管他,当他走到那间大房子的时候,停住了脚步。
子剑想:这间大房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平时不见有人进去啊,为何要用黑布裹上,难道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正想着,忽然发现好像有人靠近黑屋。
子剑立刻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
屋子的入口就对着子剑藏身的地方,那几个人嘻嘻哈哈,别走别说笑着:“没想到大王派我们这么好的差事,不知道那女的长的怎么样?”
“刚才大王不是说了吗,是世间少有的美色。”
“哈哈,老子想女人很久了。”
子剑数了一下,共有七个人。
不一会他们打开黑屋的门,里面没有点灯,一片漆黑。
子剑离那个房子还很远,听不到里面有什么响声。他走到一个守卫的兵士跟前说道:“你到那边瞧瞧,我好像看到几个人过来了。”
“是大王吩咐他们过来的。”那兵士答道。
“我是说那面,不是刚才那几个人。你去看看,要是让其他人靠近了这所房子,看大王不要了你的脑袋。”子剑吓唬那个兵士。
“是。”那兵士赶忙向子剑指的方向跑去。
子剑看了看周围,立即靠到那个房子边,他靠近的那个位置应该是窗户,虽然围着黑布,子剑也能从房子的布局看出来。
子剑不是觉得大王舍不得杀他,是这个房子太神秘了,让他实在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他把耳朵贴近黑布,忽然听到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笑声。
“呵呵,——,你们几个一起上吗?”这女人的声音非常的媚,让人听着不仅麻麻的。
“美人,光听声音都能迷死人。”
“快点吧,我说,我先上?”
“别急,都有份,今天晚上就不用回去了。呵呵——”那女的笑声十分淫荡。
“妈的,受不了了。”
不一会,里面传来一阵阵的呻吟声,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那个兵士向这边跑了。
子剑赶紧从黑影里退了出来,蹲在地上,恰好在那个兵士快跑过来时站了起来。那个兵士吓了一跳:“那边没有人。”
“看好这里,不要偷懒。”子剑吩咐了一声,转身向自己的住处走去。
这个房子里是什么人,怎么会有一个女的,而且和很多男人一起做那种见不到人的勾当,怪不得要让士兵把守,还裹上黑布。那女的是什么人物,为了他可以建这么大一栋房子?
至那次后,子剑经常半夜来偷偷查看这所黑房子。
他竟然发现,每隔一天,进去的人竟越来越多,而且都是起义军里面的人。可是一次也没有见过有人从里面出来。子剑曾严密监视过两天,都没有发现进去的人再出来,只见又一拨人又进去。
难道里面有密道,这些兵士都从门里进,寻乐之后从密道出去的?
这几日,大王好像比以前更暴躁了,像一个野兽一样在寝宫里踱来踱去,一刻也静不下来。脸色明显的比以前难看许多。
“子剑,你过来,本王要问你件事。”大王招呼子剑过去。
“大王请讲。”子剑预感到大王要问的事情和他进来的烦躁有很大的关系。
“我问你,你知道和氏璧的事情吗?”
“和氏璧,不是现在的玉玺吗?”子剑没有想到大王会问这件事。
“对,就是现在秦的玉玺,你把你知道的从头到尾给我细细的说说。”
“是,遵命。”子剑拱手道。
“和氏璧是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卞和的人发现的,当时他看到有凤凰落在荆山,认为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就到荆山寻宝,最后终于发现一块玉璞,于是将玉璞献给当时的楚厉王,可经过玉工辨认,说玉璞是石头,厉王很生气,以欺君罪下令砍了卞和的左脚,并逐出国都。后来武王即位,卞和不甘心,又将玉璞献上,不料经玉工辨认后,仍然认为是石头,武王大怒,认为卞和一而在的欺君,又令人砍去卞和的右足。到了文王即位,有人见到卞和带着那块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的眼睛里都流出来血来。这个消息传道了文王哪里,文王就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这么多,为什么只有你这样悲伤?卞和说道:我哭的如此伤心,并不是因为我的脚被砍掉了,而是因为宝玉却被认作石头,忠臣却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伤心啊。这次文王没有再让玉工辨认,而是直接让人把玉璞剖开了,果然,得到了一块无暇的美玉。为了奖励卞和的忠诚,文王把玉命名为和氏璧。”子剑侃侃而谈。
“嗯,这些楚国人都听说过。”大王点点头。
“是,臣下卖弄了。”子剑以为大王嫌自己罗嗦。
“不,你继续说,越详细越好。”大王好像对这块玉石特别感兴趣。
“其实臣下知道的也都是传说而已。”子剑拱手道。
“你说就行,把你听到的都说出来。”大王好像有些迫不及待。
“是,那臣下继续讲,文王得到这块宝玉之后,甚是喜欢,舍不得把它雕成玉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多年,宝玉传到了楚威王手中,威王虽然也特别喜欢这块玉,但是并不是说奉为至宝,后来为了奖励相国昭阳灭越败魏有功,就把此玉给了昭和。不久,昭阳出游赤山,赤山下面有一个很深的潭水,传说姜太公曾在此处垂钓,昭阳于是在水渊畔高楼宴客,席间有人提出欣赏一下威王赐给的宝玉,昭阳就将此玉拿出,供众人欣赏,那玉拿出之后,倒也没有什么稀奇,只是看来比较纯而已,奇的是宝玉拿出之后,有人发现山下潭水中有一条大鱼跃出,跃出很高,仿佛要跳上高楼一起欣赏玉石一般,而且有很多鱼跟随着从水中跃出。众人大奇,都跑到渊边看鱼,等到后来回到席上,竟然发现玉璧不见了。当时后被秦拜相的张仪正在昭阳门下,有人怀疑是张仪偷了玉石,因为当时唯一一个没有到渊边看鱼的就是张仪。昭阳就把张仪拿下,并用了大刑,可最后也没有什么结果。张仪一气之下,离开楚国入魏,又入秦,最后拜为秦相,在张仪计谋下,秦国最终取到了楚国汉中之地。此为后话。”看来子剑知道的却是不少。
“那玉璧到底到哪里去了?”大王问道。
“玉璧当时怎么会不见了,谁都不知。”子剑道。“不过,50年后,赵国的一个叫缪贤的人在集市上用500金,买了一块玉石,后经玉工鉴别,竟然就是那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了,就把玉璧据为己有。没想到秦昭王知道了这个事情,他就让人给赵惠文王送了一封信,信上说愿意用15座城池来交换玉璧。”
“嗯,当时秦强赵弱,秦也不过是拿15座城池当个幌子吧,真得了玉璧,是不会把这15座城池给赵国的。”大王插话道。
“是的,大王英明,赵国也知道这不过是个幌子,但用15座城池交换,也算秦国开出的价格不菲,如果不答应,正好给秦攻打赵国的口实,可是如果答应了,等于白白把玉璧给了秦王,赵王对此事万分头疼。此时,赵相蔺相如自愿奉壁前往,到了秦国后,得知秦王无意拿城池交换,当庭力争,设计又把玉璧带回了赵国。但玉璧最终还是落到了秦的手中。始皇破赵,和氏璧落到了始皇的手里,始皇统一天下后,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就是现在的传国玉玺。”子剑舒了一口气。
大王问道:“这玉玺可有何特别之处?”
子剑想了想道:“要说这玉玺的特别之处,倒是不少,始皇统一天下后,有一年,始皇南巡到了洞庭湖,忽然湖中风浪大作,龙舟顿时有颠覆之险,始皇情急之下,竟然将玉玺抛进湖中,祈求湖神能保佑平安,果然,玉玺抛入湖中后,大风立停,湖浪顿消,始皇方得平安,但传国玉玺也就此丢失。更奇的是,八年后,始皇出行路过华阴平舒道,有一人拿着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的侍从说,请将此玺还与祖龙(秦始皇代称),说完后接着就不见了。这样传国玉玺又回到秦手中。”
“我也听说过此事,不知是真是假。”大王神色不是很好。
“我还听说,这玉玺每逢月圆之夜,会发出呜呜的声响,不过只是传说而已,并不见得是真的。”子剑说道。
大王猛的抬起头:“你说那玉玺会发出呜呜的响声?”
子剑没想到大王对这个传说这么敏感:“只是听说,不过我觉得未必是真的。”
《古村怪谈》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古村怪谈》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