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潮汐”时,乔治使用次数最多的词汇是“愚蠢”。“我们自以为对自己对宇宙都很了解,实际恰恰相反——我们始终在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生活,从来没有改变过。”“我很难想象人类竟然愚蠢到敢于尝试如此危险而不负责任的试验。”那些怀疑他的人没机会听到他这么说,他也不准备向他们吐露心声;推崇“潮汐”的人又没有听他的,他们只关心每个回答的第一个字,“是”或者“不”。在面临困难的时刻,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乔治最担心的仍然是那些不能令人信任的技术细节(无论如何这都不像是讽刺,就像无论如何,“潮汐”已经是事实一样)。比如宇宙空间内无所不在的影响,引力波动【注1】。正常情况下(比如在地球上或者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宇宙飞行),引力波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它有几率(或者因为长久持续的作用)改变空间形状甚至结构,当然这个几率很小很小,至少“我们在庄园散步时一般不会突然落入外星人的动物园”。举这个例子,因为它是人类目前为止研究最多的。但是当把它放在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课题里时,它也变得十分陌生了。真正的影响?没人知道。
但联合国五年前的模拟试验好好地让乔治闭上一次嘴。试验的设定位置与“潮汐”计划预定的完全相同,一段“相对平静和空旷”的空间。乔治本来在等待试验失败,因为牺牲品不过是一架无人控制的航天飞机。这比“潮汐”将损失的少得多。可令他意外的是试验竟然成功了。这次模拟试验引起的反响远比当年的“超级鼠”强烈。乔治只自我解嘲说,“‘实践出真知’,看来不假。”
只需花上十分钟思考一下,就能发现整个试验的实际操作过程并非只是穿过一个名叫“潮汐”的古怪装置到达一个目的地(如果能的话)那么简单。人类以现阶段的技术跨越4.3光年距离得花费百余代人的时间,因此勇敢的人类试验品们返回时仍然要使用“潮汐”(UNASA规定的时间是72小时内必须返回)。这是个充满讽刺的事实,“潮汐”可以被看作人类向星际旅行迈出的决定性一步,然而紧接着却不得不再迈出一步。另外还有在可预见的未来内都几乎不可能解决的通讯问题——地球人不会马上得知“潮汐号”是否与“企望二号”确切汇合,这个信息要经过4年多才能传播到地球。所以联合国要求“潮汐号”与“企望号”合个影作为证据。到这里,愚蠢的理由,还需要更多吗?
领导们为了消减乔治火气,把ULR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和ULR副主任的两个位置都给了他。乔治不介意这种幼稚的安抚政策,因为他对权力根本不关心。与ULR一把手波恩(Boan)和物理研究室副主任斯派克(Spike)成为了面对面的同事一度把乔治的工作环境搞得乌烟瘴气。前者是不折不扣的绅士,他可以为女士送花和开车门,同样也将保守当成了优雅,把沉默误认为睿智。后者是乔治最大的对头之一,形容他只用一句话,“一个一无是处的家伙”。
甩不掉“潮汐”,乔治解散了五人小组。这令上层领导们大为肝火。乔治给出的理由是既然你们觉得计划那么简单,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其中许仪和南茜选择去中国;亨利回到了耶鲁大学的实验工厂。最后,只剩下艾琳和他。这表示上层们抓住了问题的扼要部分,“潮汐”的核心理论只被乔治和艾琳两个人掌握着。只要派调新的技术人员入驻,“潮汐”就不会停止。乔治曾和艾琳谈论过“潮汐”和他们的未来。艾琳则说对“潮汐”模拟试验的分析和总结工作还没有完毕,所以她不能离开。“那么然后呢?你知道,这些事情很快就会结束。”“我会继续留在‘潮汐’。”“那杰克怎么办?”“那您呢?”艾琳知道乔治会成为“顶替了老鼠位置的人类志愿者”。虽然乔治反对在条件尚不成熟时进行这个荒诞计划,甚至将赶走了五位主要参与者中的三位,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弃努力和信心。这是作为一个充满责任感的科学工作者的矛盾之处,然而相比他所做的,矛盾都不值一提。艾琳渴望与乔治一起工作,也渴望成为志愿者之一。“孩子,你很有才华。在理论物理这个领域里,你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但是,当‘潮汐’关注你以及你决定加入之后,一切都改变了。除了‘潮汐’,你没办法控制自己去做其它事情。理想不再丰富多彩。你永远都将被束缚在这个无法确定的世界里。”乔治的话十分悲观,却是事实。“潮汐”也早已改变了艾琳的命运。除非如此,否则乔治不会同意艾琳。
乔治也提出一个要求,他要艾琳承诺不要对“潮汐”丧失信心,可以提及其缺点,但不能贬低它。不过艾琳清晰地记得乔治使用过多次“愚蠢”。乔治说,“我知道我被很多人误解过,有些误解直到现在仍在持续着。我清楚我自己在想什么,所以我不在乎。但是,不要像我一样。”“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是英雄。贬低‘潮汐’就是贬低我们自己,无论如何这永远都不是我们应该做的。”
因为艾琳,杰克也加入了“潮汐”。然后是杰克的搭档埃利。猜想一下,如果没有艾琳,杰克的选择会是什么呢?很可能仍是现在这个。UNASA却巴不得在这场理想的盛宴上(尽管,老实说,有点冷清)分一杯羹,杰克作为一名优秀宇航员被批准加入计划负责航行任务是顺理成章的事。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虽然全世界都关注着“潮汐”并为它骄傲,但是志愿者并不多。这反应了公众对计划的微妙态度。人们认为有三分之二的机会创造历史(因为“超级鼠”和上次模拟实验的成功),三分之一的可能则是消失。
《异域神话》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异域神话》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