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最后一次公开表态使得关于“成功与失败”的问题被公众拿来重新讨论,当然仅仅是讨论而已,现实已经无法改变。乔治希望有人能从中看到哪怕一丝悲情——他不需要同情,需要同情的是事实本身——以及引起这一切的根源。然而这些年来,以上问题的答案却都错误地指向了他自己。仿佛是他提出了“潮汐”计划,而他种种歇斯底里的举动是承受不了压力的表现。提到压力,乔治有自己的看法。从中国到ULR,从为自己的国家到为全世界(这是一个应该划上引号的词语)工作,乔治觉不出这其中有何分别,因为梦想和个人兴趣始终都被搁置在无足轻重的位置。这并非在说乔治不能在指令下做事,毕竟他已经做了很久,做了很多。不过,乔治的确生活在一种压抑状态下。“魔术重力机”和“超级鼠”实现了他的梦想,但是他马上意识到(在“潮汐”存在之前)被利用是迟早的事。就像“潮汐”也被看作国际合作的优秀典范一样。是的,“潮汐”也是乔治的梦想。当他成功地把老鼠从北京传送到阿根廷后,难道没幻想过有一天能把人类从地球送到外太空某个理想的目的地吗?他无法欺骗自己。这又像人类本身与战争和历史之前的关系。和平时发动战争,战争时企盼和平,人类似乎只能在这种对比强烈的反复中证明自我的存在。而历史需要战争推动,战争又需要历史的谅解和铭记,战争和历史同样达到了“双赢”。善于将一切概念和观念制作成木乃伊的学者们说,规律使必然成为了事实。但乔治关心的只是一点:在把握生活和命运这个课题上,他几乎从未成功过。
“我们还要回来,没错。”
乔治甚至设想过“潮汐”成功了结果会怎样。人类是否会把偶然当成必然?当新的志愿者们踏上他走过的路,迎接曾经那主宰过他的命运时是否也能像他一样幸运?种种猜想又表明:梦想、灾难和命运最好都在他这一刻结束。
【注1】:引力波是指宇宙空间中的大质量物体运动时所造成的空间—时间(即四维空间)曲率的涟漪。任何运动物体(也就是说一切物体)都能产生引力波动(想象一木块在水面上运动时的情况,它的周围会产生水纹),但大质量物体更具有代表性,不过其产生的效果仍然微乎其微——像地球这样的物体在围绕太阳旋转时产生的引力波能量大约只相当于只能供给一台小电热器。这种能量是地球运动时损失的能量,其效应是使地球轨道越来越偏向太阳(也就是说地球实际上是以螺旋轨道绕太阳旋转的),最后落到太阳上面——但这个结果永远不会发生,因为那将是1千亿亿亿年后的事情。在那之前,我们的宇宙都已不复存在。
《异域神话》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异域神话》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