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三月初十,即大清顺治十七年,孑然一身的黄长老,于春暖花开的季节,在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天子殿里,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三岁。
消息传开,天子殿下属四十八分庙的方丈,齐聚到天子殿来。击罄诵经,作法超度七日。整日里,大庙上青烟袅袅,法号嘶鸣,炮仗喧天。四方百姓,闻听噩耗,纷纷前去,烧香奠祭。大庙上下,哀声如潮。
十八日,举行黄长老的葬礼。一大清早,在新任长老乘法师的号令下,众和尚及百姓,齐集殿外。跪等黄长老的灵柩,从殿内大堂,缓缓抬出。场坝里,长短法号,齐声嘶鸣,鞭炮炸响不断。
黄长老的灵柩在前,送葬队伍,排成长龙,缓行于后。顺着崎岖山道,迤逦而下。送葬队伍中,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精瘦汉子,哭的最为伤心动情。只见他一步三叩头,口中不停地哭喊着师父。天子殿内的和尚,曾常看见他出入于殿内,与黄长老交往。但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姓。黄长老也未曾向殿内和尚,提及过此人。附近百姓,也并无一人认得他。他哭得如此伤心,内中必有缘由。
新任长老乘法师见汉子哭的悲惨凄凉,便心生疑惑。他走过去,扶起汉子,道:“年轻人,人死不可复生,你不必过于悲伤。我怎么听见,你对黄长老,口口声声的称他叫师父呢?”
汉子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说:“长老,说来话长啊!黄长老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是他教我怎样做人哪。”
“那等黄长老的葬礼完毕后,你再到寺庙里,与我详细谈谈如何?”乘法师对那汉子道。
“不啦,师父曾告诫于我,叫我从今往后,再不要到天子殿去。今日来参加他老人家的葬礼,就有违师训。可我实在是忍不住啊,所以才起早,跑了来的。”
“既然如此,那老衲就不勉强了。”乘法师说完,就去忙碌其它事情去了。
这伤心哭泣的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红火于梅河两岸的阴阳算师章尘离。
遵照黄长老生前遗愿,黄长老将下葬于天子殿下元盘山麓,一个叫下坝的比较开阔的平地边。那地方,三面环山,树木葱笼。后山迤逦绵延,一峰胜过一峰,大有无尽无绝之势。面朝东北,地势开阔平坦,水草丰茂。
有会于阴阳地理的人,私下里议论着说,黄长老自己选中的这片阴地,看似懒龙下山,应为阳宅美地。但细观看,则不然。实际上,该是伏龙吸江,乃阴宅宝地。若黄长老葬于此,有可能压住龙脉。不出十日,这一带将有怪事出现。
众人没将那些人的议论,当作回事。
时近中午,人们才将黄长老下葬完毕。回庙里用罢斋饭,正忙着整理庙堂内外。和尚们才突然想起,怎么不见先前哭得最伤心的汉子,回庙中用饭来。
其实,章尘离是在跪等黄长老安葬结束后,便悄然离去了的。人们也没有去在意他,满还以为,他是一个精神异常的人哩。只有新任长老乘法师,心中存下了疑团。
午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接着,倾盆大雨,骤然而至。天地间,电闪雷鸣,烟雨朦胧,莫辨东西。一个时辰后,大雨消停,远近山川,碧绿如洗。
四十八分庙的各庙方丈,他们忙完黄长老的丧事后,正在各自收拾家什,准备回程。
这时,却见一个山人,急匆匆奔天子殿而来。那人到得庙前,便大声嚷嚷道:“符家水库被一条大鲤鱼,将堤坝穿了一个大洞。符大绅的五百亩良田,全给毁掉了。当时,符大绅和江管家,去闻家坝回来,他们正好看见了那条大鲤鱼。于是便想去抓。没想到,那大鲤鱼将符大绅,给卷进了滚滚洪流中。现在,他人生死未知。”
众和尚听后,一阵惊慌。纷纷问那山人,此说可是当真。山人则指天跺地发誓道:“我若是哄你们,叫我遭天打五雷轰。不信,你们可以下山去看看呀!”
于是众和尚放下各自的东西,随山人一起走下元盘山,去到符家水库的堤坝上看个究竟。一看,坝上早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正如那山人所言,堤坝下,洞穿了一个方圆丈余的大洞。库水还在嚯嚯地向外奔流着。坝下的几百亩良田,已被洪水冲得面目全非。洪水边的一块石板皮上,躺着一条七尺来长的大鲤鱼。
胆小的人们,随着和尚们一道,走下堤坝,去到那条大鲤鱼面前。只见那鱼,已经被天雷击毙。焦糊味的鱼鳞,散布遍地。那鱼鳞,一张就有巴掌大小。鱼身被雷火烧得漆黑。鱼头上,长有雄鸡样的冠子,鲜红鲜红的。那死鱼眼似铜铃,口若血盆。虽死犹吓得人胆战心惊。
新任长老乘法师,见状后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这哪是条鲤鱼啊!它分明就是一条困于浅滩的蛟龙。它是想回归大海呀。没曾想到,惹下了这大天祸,遭到此厄运。”他于是吩咐殿内来的几个和尚说:“你们去找附近百姓家,借几把锄来,挖一个坑,将它埋了。免得人们看见它便害怕,它也还会遭到猪拉狗扯。它也是个有千百年道行了的呀。只可惜,不该惹下祸端,毙命于此。”
在回天子殿的路上,乘法师显得心事重重。他忽然想到,难怪早上在安葬黄长老时,便有阴阳先生,在议论黄长老的墓地。难道说真的叫他们给说中了不曾?要不然,这存在了千百年的符家水库里,怎的就突然地钻出来这条大鲤鱼呢?难道真的是黄长老的坟,压着了龙脉。而大鲤鱼受不了,就想出来,另寻他处?若真如此,看来这一带,真的要出事了。救人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乃佛家之责任。有什么办法,能阻止今后即将发生的一切呢?
众和尚回天子殿时,天色将晚。乘法师召集四十八分庙的方丈于大殿外,道:“由于黄长老的驾鹤登仙,叨扰了各位。趁天色尚早,近处能赶回寺的,就请各自回寺,主持各寺事务。不能赶回的,今晚就仍然留宿本殿,待明日天亮后再回。依老衲推断,今后一段时间,这一带将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到时又将召集各位前来,共商良策。”说完,退回大殿内去。
四十八分庙,有远有近。近处能赶回寺的,便下山回到各寺。远处不能回的,只得遵从乘法师的意思,继续留宿天子殿过夜。
当晚,天子殿内,一夜无事。
《情僧奇缘》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情僧奇缘》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