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一带气候湿热,多瘴疠(亚热带朝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黄巢的兵出入这些地方,感染了这种瘴疠。在当时,这种病就是瘟疫,就是癌症。瘴疠在部队里一下子蔓延开去,十分之三四的士兵感染上,成了不治之症,死了。
看着成批成批倒下的士兵,黄巢急得青筋涨出,连小便都解不出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尚让他们建义,迅速撤离广州,要不然,没被官兵杀了,也会被瘟疫杀了。
可没活动经费,没钱去买粮,买兵器,北上中原也是死路一条。
“去杀!去抢!”尚军师、葛都统的口中同时吐出了二个对策。
黄巢落第后贩卖私盐,曾经到过广州,被那些番商坑害过的,旧恨被这个“杀”字勾了出来。
“先杀那些外国佬!”
凡是头发卷的,脸上有古月子的,眼眶深陷下去的,统统杀掉,财产归义军所有。
要番人的命,更要番人的财产。不杀他们,怎会有军用经费和军粮?
起义军接到最高指示,一群只想自己活命的老百姓于是成了不要别人活命的暴民。
顿时,广州城里血流成河。
那一年,那一月,刚好到中国广州旅游的阿拉伯商人阿萨德侥幸捡了条性命,他在自己的游记里记下了这么一笔:在这次可怕的屠杀中,有二十万外国人死在黄巢义军的刀下。在死难者中,又以回教徒最多。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老百姓称日本人为日本鬼子;在四十年代,中国老百姓称美国人为美国鬼子。因为,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屠杀中国的老百姓。
我想,在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波斯历史、大食历史、犹太历史、阿拉伯历史,他们肯定也这样描叙:中国鬼子在中国广州屠杀波斯人、大食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达二十多万。
可能用地球历史来描叙这类共同的现象好些:在古代,中国鬼子在本土屠杀过外国人民;在近代,日本鬼子、美国鬼子
外国佬、外民族屠杀汉民族的事例太多,而素来温顺的汉民族屠杀外国佬、外民族的事例倒是不多,所以得帮黄巢浓墨重彩一下,再找几个例子与黄巢比一比,免得他在九泉之下,还以为是独创而感彷徨。
曲闵,男,籍贯为汉族。他生活在公元四世纪,恰好是中国东晋时期。东晋时期是个白色恐布时期,特别是文人自危的时期。殊不知,与之同时期的北方更是一个人间屠宰场。
看到纳粹两个字,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有一种莫明的恐布。
而对于“羯、匈奴、鲜卑”这几个词眼,即便通读了中国古代历史教科书的人,也丝毫感觉不到有半点血腥之气。
我们翻阅教科书,能了解到这三个词语是三个古代少数民族的称谓,或许再多一点,就是民族大融合,鲜卑拓跋宏汉化。
也不能怪读书人,应付高考都来不及,谁还有闲心去了解与高考无关的历史知识。
于是,这三个词语被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温晴化了。
其实,在公元四世纪的中国,“羯、匈奴、鲜卑”,这三个词语带来的恐布决不亚于二十世纪纳粹这个词语带给国人的恐布。
因为,这三个民族采取和法西斯一样的政策,对中原地区的汉民族采取种族灭绝政策。他们联合行动,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让中原地区的1200万汉族人锐减至400万,平均每年屠杀十六万。
冉闵夺取了匈奴人的政权,发出了杀古月令,即屠杀古月人的命令。
一战倾人城,屠杀古月人三十万。再战倾人国,屠杀古月人二十万,羯族二十万。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羯族和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上灭绝。
八百万,三十万,二十万,又一个二十万,我的视线被这几组数字模糊了。
黄巢,在屠杀外民族,或者外民族屠杀汉族的历史中,你与之前的英雄相比,制造的数字是最小的。和之后的英雄相比,你制造的数字也是最小的。
十三世纪,忽必烈率领他的铁骑屠杀中国人1800万人,中国北方90%的汉族老百姓惨遭种族灭绝。在蒙古人的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
十七世纪,清兵入关晴况又是怎样呢?
短短的三十多年,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5165万锐减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1908万,杀死汉人3200万,人口减少近三分之二!
二十世纪,日本鬼子在南京一城就屠杀了三十万炎黄子孙。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
每个世纪的中国人是悲惨的。
死在黄巢义军屠刀之下的二十万外国冤魂,你们在地狱里绝对不会寂寞,因为有那么多中国人的冤魂陪你们。
《乱世枭雄》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乱世枭雄》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