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山远在南海,但任何一个出海的人都能准确地找到它。在风国海港彬州外,东南方向七百里处的海面上,有一片海域始终处在阴影中。在它之上数百米高的空中,则是离山。相传离山原为南海一岛,上古神魔大战之时离山受到两股强力的冲击终于与大地分裂,离山吸收了冲击所带来的灵,最终悬浮在了南海上空,成为飞屿。
接连几天航行后,空舟终于到达了南海。当空舟逐渐向离山靠近时,姬羽突然间发现人是如此的渺小。巨大的离山耸立在空中,遮蔽了一大片天空。一股粗大的铁索自离山底部直挂海中,铁索上布满了厚实的苔草。若仔细留意可以发现,铁索居然是一部长梯,无数级台阶沿铁索中心盘旋而上,想必这是为没有空舟的旅者准备的。只不过,自海面爬上离山却也是一项艰苦的考验。
此时,离山的周围已经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大大小小的空舟载着各门道师自四面八方赶来。姬羽吃惊地发现,有些道师竟然是骑着巨鸟赶来的,与长阳靖灵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道师的坐骑不是仙鹤便是鸾凤,丝毫没有烈空的霸气。
离山门依山势而建,大殿、经楼、长廊、讲堂精心地布置在高低起伏的山峦上。由于灵气充足,许多树木疯狂地向四周伸展,一些古木几乎占据了整个山头。
空舟在山脚的码头停靠,姬羽随同青容霜月等人向着半山腰的建筑群走去。一路上,各种服饰的道师不停地向众人行礼,仿佛整个灵州的道师都汇集到了这里。
随着山势的增高,树木也越来越繁茂,有些山道几乎径直从树林中穿过。走了近半个时辰,离山门的主殿已赫然屹立在了古木间。主殿之前的山门下,道师的队伍汇集成了长龙,没有喧闹,每一个人都安静地走着。待到姬羽等人走到山门时,日已西斜。山门前的几名离山门的道师仍然礼貌地站在两旁,目送着每一名道师的到来。
“濡风门首席弟子青容霜月及门下诸人。”青容霜月朝守门道师行了揖礼,后者回礼,然后便发现了游侠装束的姬羽。
“这位是?……”其中一人有礼貌地提出疑问。
“诸位先生,在下姬羽,游侠身份,希望能亲临离山门听道。”姬羽作揖说道。
“游侠听道?”另一人似乎有些意外,但旋即就微笑着说:“道门有言,对听道者应一视同仁。姬先生的诚意,离山门自然欢迎。只是,阁下并非道师,容我禀报执事长老,还请诸位稍候。”
不多时,守门道师偕同一老者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寿昌真人近来可好?弟子青容霜月代吾师怀安向您问好。”霜月似乎认识这位老者,微笑着向老人行了跪礼。
“原来是濡风门的高徒啊,快快请起,在我面前何必如此拘泥礼节?”寿昌真人见是霜月来访,自然是十分欢喜。
“这位就是姬先生吧?”寿昌真人微笑着看着姬羽。
“见过真人。”姬羽拱手相拜。
“不必如此客气啊。姬先生莫怪,我们道师的礼仪规矩对你这位外人来说太繁琐了。”寿昌真人摆了摆手,搀起了同样下拜的姬羽。
“霜月啊,这位姬先生可不简单啊。”寿昌真人说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你才带他来的对吧。”
“是。”青容霜月点了点头,“姬羽先生的体质似乎更适合做道师。”
“其实我并不是奢想改投道门下,”姬羽解释道,“我只是对‘道’感到有些疑惑,因此想于此解惑。”
“原来如此,”寿昌真人思索片刻说道,“姬先生请随我来。霜月,我就不亲自送你了,卫成、卫明会带你们安顿的。”正说完,原先接待姬羽等人的两位道师友好地向霜月等人点了点头。
“前辈客气了。”霜月侧了侧身,随后对姬羽说:“姬先生,我就帮你到这儿了。”
“青容姑娘,实在是万分感谢!回头我请你喝酒!”姬羽激动之余,竟然忘了对方是一名优雅的道师,而非自己以往称兄道弟的侠客伙伴。说完此话,姬羽才发现自己的失态,他不由感叹风度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具备的。一路上他小心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料在最后关头却露出了“马脚”,不由脸一红,尴尬地不知所措。
青容霜月的脸上仍然是随和的微笑:“姬先生一路上辛苦了,他日若有机会,霜月必定奉陪。”不用说,前半句话暗示姬羽用不着为了道师的规矩而小心翼翼,后半句话则是为他解了围。姬羽自然知道霜月的巧妙用意,不由讪讪地笑了笑,不由感到与这位清冷的少女又亲近了几分。
告别霜月一行,姬羽跟随寿昌真人向大殿背后高耸的阁楼走去。“姬先生并非离山门门下,因此我等不便出面向你传授道门学术。不过,经楼也许能帮你找到答案。”
“您的意思是允许我学习离山门的典籍?”姬羽问道,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喜。
“然,道门学术重在交流。每一门都有自己的体系,不同道门间会因为彼此的观点相异而进行辩论。虽然辩论不一定会产生结果,但对论者都有它山之鉴。因此,道门的学术都是开放的,本门青阳祖师的这次讲经便是明证。若非百家争鸣的传统,灵州道门何以存留、壮大至今。”
“原来道师如此通达,哪像大陆上那些纷争的门派勾心斗角,彼此猜忌。”姬羽不由感叹道。
“诸侯亦是如此。在天上看来,人间的一切都无足轻重了。”寿昌真人说道。
姬羽并没有接着这个话题,他只是觉得道师冷静的俯视,多少缺了点人情味。而且更重要的是,道师尚礼的习惯让散漫惯了的姬羽浑身不自在。
经楼是道门最引以为豪的场馆,每一个历史悠久的道门都保存着自开山祖师至今的绝大多数典籍。这些典籍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文化,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道门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论道师为灵洲最出色的学者并不为过,因为一切道术的基础都于道门哲学。相传最初的道师只是普通的学者,但他们探究世界本原的好奇却在客观上使他们逐渐掌握了灵的规律,灵正是道术能量的来源;而道师,也正是驾驭灵的术士。也正因为如此,杰出的道师往往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其中一些被尊为诸侯国的大夫,甚至宰辅也并不为过。道师对典籍的重视使得经楼的规模异常庞大,到最后,道门不得不分出一部分道师专门负责典籍的整理。因此,经楼既是道门的最大财富,也是最大的负担。
尽管有所心理准备,但经楼中几乎无穷无尽的书架和汗牛充栋的读书还是让姬羽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卫青。”寿昌真人对一名正在整理书卷的年轻人说道。
“弟子在。”卫青走上前来,向真人行了揖礼。
“这位是姬羽先生,他会在经楼学习一段时间,你当尽量帮助他。”
“弟子明白了。”
“好。姬先生,若仍有疑问,你可到离风阁找我。”
“多谢真人。”
待到寿昌真人离去后,姬羽开始了自己见习道师的生活,卫青甚至为他拿来了一套道服,现在,姬羽俨然是个道师了。
“《问道》是道门的入门书籍,姬先生可以以此入手。”卫青为姬羽带来了几卷书经,并且为他粗略讲述了道门哲学的大概。姬羽似懂非懂,知道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于是便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此时,距离青阳祖师讲道不过三四天时间。
《灵洲》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灵洲》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