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熊家堡十余里,有所学校处在斜斜的山坡中的一块平地上。从熊家堡望下来,学校的尺寸缩小,但清晰可见。从学校往上望,也可以看到熊家堡哩。但走上走下,每天放学上学,至少要小跑上一个多小时左右。
这学校名儿就叫“熊家堡希望小学”。它和熊家堡紧密相连,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小学是外乡人捐资修建的,按照规矩应该叫捐资人的名儿才对。但这个捐资人,坚持要叫这个名儿,原因是这个人在若干年前,不知出于何原因进山,摔到山崖里,被熊家堡的人救了,捡回一条命,他因为报恩找不到当年救他的人,便捐了这所学校。
熊家堡的人还有一个说法,说这个人咧,是进山偷猎,惊扰了神灵,被豺豹所追,豺豹是个什么东西,应该是受神灵驱使的一种动物,又像豺又似豹的动物吧。总之,他差点就没命了,被熊家堡的人救了。
后来在山外发了财,回来找救命恩人,但进了熊家堡,就犯了迷糊,看到的人,都好像是救他的,又好像不是救他的。熊家堡的人另有说法,主要是怕站出来,让这个人不好意思,因为这个人其实是做了很对不住熊家堡的事情,为了悔过,而修了这个小学校。
总之,熊家堡希望小学就这样稳稳当当地座落在山坡中间,孩子们的声音,从这里传出来,可以传出很远,甚至有人听到,孩子们的歌声在山谷之中回荡。希望小学好像是个纽带,再翻两座山,便是一个集镇,集镇上有一条大河,直通外边的世界。这是希望小学选址的妙处,它的建起,使远近有了一定的名气,师资配制和教学质量应是很不错的。
熊家宝作为山里野小子的时光,看来要结束了。
他穿了一身新衣服,背了一个新书包,还有一双新鞋子,其它还好,就是不习惯穿鞋子的他,穿上这鞋子,就特别烧脚。
铁胡子老头儿亲自带他来上学的。第一天上学,有诸多讲究。先要烧炷香,放在堂屋中间的神灵前,神灵上写有几个竖排的字,挨着排下来是,“天地国亲师”位。这个仪式是万万不敢省略的。
铁胡子老头儿逐个字地给熊家宝讲了这几个字。说到“天”便指指头顶上,告诉神灵祖宗在上头住着哩,这个熊家宝当然是知道的。讲到了“师”,就是等一屁会儿,就可以见到胸口上挂两支笔手里拿一只笔的人咧。
一支是红笔,做错了就打叉叉的,一支是黑黑的笔,点圈圈用的,这两支是挂着的,手里拿的白的粗壮的粉笔,写黑板用的,谁见了,都知道他们就是看一眼什么都晓得的“师”。
铁胡子老头儿特别告诉他,我们拜的祖师爷,可不是孔老夫子,是自己的祖宗,那个屈老夫子。关于他的故事,熊家宝听了无数遍了,他多少有点不明白,他还是可以做祖师爷吗?于是询问,就是那个跳河的老头儿。铁胡子老头儿,想不到自己的孙儿记性如此之好,便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得到证实,熊家宝便没有太大的兴趣了。
拜了“天地国亲师”位后,便往外走,到了村外,铁胡子老头儿悄悄地把草打了一个结,算是一个结界。一路下山而去,叮嘱个不停,把个熊家宝灌得耳朵发痒痒,又打不出喷嚏来,很是烦恼。他最最烦的,是穿着的那双鞋子,十分烧脚,一路走下来,脱了好几次,被铁胡子老头儿好说歹劝说止住了。
到了学校,铁胡子老头儿特别走过了一点,装着拉尿的样子,扯着草,打了结,才返身回来学校门口。
走到一排老师办公室,见了老师,熊家宝果真有点敬佩铁胡子老头儿了。那个老师胸前真挂两支笔,他还在惊讶中,老师拔出了一支,一写字是黑色的。老师一脸严肃,铁胡子满脸堆笑,像个桃核脸了。
老师问:“叫什么学名?!”老师知道,山里孩子多叫土名,上了学,就要有个学名儿。如果没有,老师会帮忙取一个的。
铁胡子老头子,微微扬扬了脸,有几分自豪的样子。对老师报告说“山里娃儿,都是粪草狗剩儿的……”
老师微微皱了皱眉,“这个我晓得的”,老师回复道。老师错会了铁胡子老头儿的意思了,铁胡子老头儿不慌不忙地接着说,“我儿只有一个大名,叫熊家宝。”显然老师没有理会过来,这个名儿不能叫,这是村名学校名,叫了就重复了,今后不好叫学生了。
这当儿,熊家宝开口了,他像准备了很久一样,脱口而出,“我爷爷还给我取了名儿的,叫马一虎。”
铁胡子老头儿,第一次受了打击,说他的孙儿的名字不给叫,因为与村名和学校名重了。第二次又受了打击,他不知什么时候给孙儿取了“马一虎”名儿的,他记性不好忘性好,可这取名是大事,还改了姓的名字,他应该是记得的。所以,他愣在那儿作不出声了。
本来老师要给这个野小子取个名字的,但被他自报的名字,也搞得一时不知如何说话。
只听熊家宝脆生生地说,“铁胡子老头儿,往往叫我打个马虎眼,我嫌不好听,就让‘马’字当头,就叫马一虎了。”
“名儿多多,山里人在奶窝里有名,上了学堂名有名,娶了堂客婆娘大人要有名,多多少少都几个名字,但把姓也弄个别的,怕是祖宗也不认了,这个怕是不好的。”铁胡子老头儿这样认了死理。
老师失去了改学名的机会,很是不爽,“这个马一虎,就是马虎,就是马马虎虎,于今后学习不好咧。”
哪知熊家宝在这个学名的问题上打定了主意,认了死理。他前一句冲着铁胡子老头儿说,“你说,隔壁大爷爷叫了一辈子的粪草,他姓粪么?你叫了一辈子的铁胡子,也姓铁吗?”后一句呢,则是对老师讲的,“一马一虎跑得快,名儿里有两个一,叫起来不顺溜,所以就叫马一虎了。”
老师被他这么一呛,很是不高兴,狠狠地落下笔来,在报名册上,写了三个字“马一虎”。铁胡子老头儿一看,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说,“山里人名儿多,可以防犯孤魂野鬼,神灵凶兽,呵呵呵……”他停了一会儿,犹豫着说了一句,“叫个熊一虎,怕是更好些。”
这下熊家宝真不干了,他顶嘴说,“熊瞎子,跑不快,大老虎,跑得快,到时他们两个扯着我,我会累死掉的。”
铁胡子老头儿一向将就自己的乖孙儿,只好妥协地说道:“在祖宗面前,一定要叫熊家宝的。”熊家宝听了,认为一年到头,只敬几次祖宗,叫叫也不妨,点头认可了。
回到熊家堡里头,一村人都知道了熊家宝学名成了“马一虎”的事儿。村子里的人咧,便作了一个顺口溜,纪念他改了名儿。
几个幼儿见了熊家宝,便传唱起来:“啦啦啦,熊家宝,跑不快,打着一双铁脚板!啦啦啦,马一虎,跑得快,穿着一双马靴鞋!月亮来了睡不起,太阳来了晒屁屁,咚咚咚,咔咔咔……熊家宝,马一虎,姓熊不姓虎!”
气得熊家宝撒了脚丫追赶。村里人在乐呵呵中接受了他的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