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头对大毛头,是很有作用的,比如小毛头给大毛头念的一则笑话,便引发了大毛头对地球更深一层的思考。他认为“虫洞”理论,尽管是“宇宙理论”,也应该适合地球才对。小毛头的一个笑话,就把大毛头从遥远的20亿万光年“毛头类星座”给生生地拖了回来,难道不足以说明,大毛头对小毛头的重要性吗?
如前所述,毛头是成长为大毛头的,他之所以叫大毛头,后边肯定跟着一个小毛头。小毛头是大毛头小姑姑家的儿子,是大毛头忠实的追随者。小毛头出生之时,他的胎发绝对不是大毛头那种样子浓而密,毛发胎生很长。
从前之时,大毛头的大妈,很是热衷给孩子们取名字,比如大毛头的名字,取了一个很多笔画的字,意思是一个幼小的龙,让人写得起来很是麻烦,到了公安局上户口,这个名字在电脑里还一时找不到,女警察也就劝大毛头的爸爸,取其音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喜欢给孩子们取名字的大妈,因为名字被人篡改了,也就失去了取名字的兴趣。家族的人一下失去了主张,小毛头一生下来,尚未取好名字,不知一时怎么称呼,正好大毛头妈妈带大毛头来看小毛头,妈妈灵机一动,这两小子不是兄弟么,就叫小毛头好,省得费脑筋。说他就叫小毛头吧,这小子居然无比响亮地哭了几声,好像是呼应这个名字似的。
这两小子,相差三岁多点,居住在长江边上的两个城市,但每年暑期必定会粘乎在一起。大毛头在大人眼里,是那种喜欢胡思乱想之辈,成绩也就中不溜秋,大人们也让他成自然生长状态,当然也让他歪打正着发现“毛头类星座”。
而小毛头则是大人眼中的乖乖儿,是种子选手,是今后要冲刺中国名校和世界名校的小子后辈,受到责任感的压迫,一向不能动弹。他自然成了“这班那班”的忠实实践者。
有一次其母听说,会背《论语》的孩子,孩子逻辑性强,将来数学成绩好,会背《论语》与数学成绩好,有点闻所未闻,但为了孩子们完成大人们的心愿,这种传说,管他有什么科学根据,一批妈妈们就相信了,还顺利地推广起来了,接着小毛头妈妈也就相信了,很快实践起来。
那个时候,小毛头只能识着拼音读汉字。我们这个时代,缺什么有什么,很快有书商制作了《论语》注音版,小毛头妈妈要求小毛头每周五晚上9点35分到9点55分,是背诵《论语》注音版的时间,半年内小毛头可以熟练背诵《论语》了,后来上学,小毛头的数学总是拖他的后腿,
又有家长告诉,小孩子背诵《论语》其实是误导了孩子,据说当时背诵《论语》的孩子,数学成绩都没有上去,让小毛头妈妈后悔不迭,她说:“听信了社会上的传言,肠子都悔青了呀。”话是这样说,但“这班那班”对小毛头妈妈吸引力依然非常强大。
比如婴儿期间,小孩子头顶有个脑门总是随着呼吸一抖一颤的,家长们都知道,那就是脑髓在大脑里晃荡,还没有凝固好。孩子们进入了“不能输在起步线上”开始了“这班那班”的冲刺后,因为高度紧张,且用脑过度,大脑脑髓在发育期尽管已经凝固,但不太稳定。
比如有些孩子上个学期成绩很好,下个学期成绩日趋直下,怎么会造成这种状况,据说是大脑发育产生的“过山车效应”,就是说大脑凝固性不强,与脑壳还多少有点脱节,在急剧的脑力运动中,将会产生“过山车效应”。
这是针对儿童大脑发明的“专有名词”,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听说中科院组成十多个学科搞了个联合研究小组,对开发少儿智力进行开发,终于研究出了专治少儿学习成绩不稳的药方“钙补品”,为什么不叫“补钙品”呢?
钙补,是名词前置,作动词用,有强化作用,而补钙则是一种儿童性缺钙通常药物治疗之法。这个“钙补品”作用几何?大凡高深的学问,都是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的,也就是“过山车效应”之说的来历。
之所以提及“钙补品”,小毛头妈妈正在为小毛头学习成绩不稳定而大为烦恼,上个学期本来是全年级第5名,这个学期则下降为第8名,当然这个年级已经扩大了两个班级,而被小毛头妈妈视而不见。小毛头妈妈计划他在这个学级内成绩要冲刺到第3名的,就是说不升反降,令人无比烦恼。
在这样烦恼之时,“钙补品”出现了,真正睡觉一个要枕头,一个枕头就送了上来。“钙补品”是一种纯白色的药品,远看和近观,都与“补钙品”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毕竟添加了十几种微量元素,作用还是巨大的,且一分价格一等价,“补钙品”只有区区10元一粒,而“钙补品”则要一千元,价格差别巨大。
这个“钙补品”有一元硬币大小,可以扳断捣碎与米饭相拌食之。食用此药物,最重要的原则,不要让食用者知道,因为怕孩子们食用之后,大脑意识起了抵触情绪。小毛头妈妈精心碾碎,让他与米饭食之,但小毛头一旦时间,饭量渐小,问之何故,答饭有异味,看来以米饭来食用“钙补品”已经不现实。
煞费苦心的小毛头妈妈终于坚持了一个疗程,也就是一个学年,小毛头的成绩尽管没有进步,但也没有退步,就是说,孩子的“过山车效应”没有出现,“幸好钙补品来得及时”使小毛头妈妈大感安慰。
大人们的教育,多采用“填鸭式”的一种逼迫模式,表面看来,孩子们已经驯服了,其实在这种驯服的状况下,他们则是悄悄地拓展自己的空间。在小毛头妈妈这辈人看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偏理轻文,就是说要他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问题是这种良好的愿望,往往落得个事与愿违的田地。
小毛头专心地背诵了《论语》,大人们问起他来,他一句也不懂。咨询《论语》专家说,这就对了,《论语》有一种特定的密码,被21世纪破译,就是它的作用于孩子们数学能力,而不需要孩子们去读懂《论语》,如果在小小年纪就懂了《论语》含义,那今后就成了文史专家,成为经史子集的学者,就成了老学究,在当代我们什么都需要,就是不能需要老学究。
在某一个晚上,小毛头背诵了《论语》的若干个章节,打算就寝,突然对《论语》的作者感到了兴趣。《论语》半文半白,给小毛头似是而非的含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要去费解,倒也没有必要,更是一种自找苦吃。
作者孔子,倒是一个著名的人物,老家上了年纪的爷爷们都是知道的,怎么说,天地国君师,这个师就是万世师表孔子。而有两千多岁的孔圣人,就是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人物。
他是一个鲁国人,他记住了这个国家,而如果小毛头自己活在那个时代,会哪个国家的人呢?他自己上百度一搜,就了解自己两千多年前的身世了,应该是楚国人,那个时代,他会做什么职业,选择不会多的,否则不会被称之为战国时代,所以,他肯定是战士,运气好,又敢拼杀,就是一位带领士兵的将军。
想到自己在两千多年前是一位将军,少年人的血在他瘦弱的身体里一阵奔腾,如果生在两千多年前,他一定是骄傲的,快畅的,绝对比当代活法好上千百倍。这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不小心的念头,问题是这个念头一旦被唤起,就一发不可收拾。他就时不时做一些呼应这个念头的怪梦。
慢慢地,他把这种梦当成一种休息和娱乐,这种漫天跑马式的玩乐,也难以让家长发现,就算发现了,他们也无可奈何。学习总是枯燥的,在这种学习之余,他可以大睁双眼,做这种白日梦。
一旦时间,他慢慢地给自己定了型,那个远古大将军的形象,高大威猛,骑在一头枣红马上,本来他先是设想一匹雪白的大洋马,觉得枣红马更飚,当然雪白马也容易弄脏。面对千军万马,他一声长啸,回应一遍吼叫,场面无比壮观。有时不免回到现实之中,看看又小又矮又瘦的样子,多出几分沮丧来,他终于明白了大毛头迷恋于游戏真正原因。
大毛头一向游戏里做老大,他用各种方法扳倒对手,赢得很多装备,并把这些装备卖给需要的游戏人,这只是赚点小钱,而真正赚钱的地方,是他可以带着一些高手,让他们很快占领和赢得更高的级别,这些游戏玩家渐渐地像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他,他当仁不让做他们的老大。
他起先把自己打扮成一位威风八面的壮汉,他觉得如果不是这样现实,很难制服得到了虚拟空间游戏玩家,因为他高超的技能,如果不是这样的壮汉,这样的历练,是不可能有这么如此狠辣的手段。他在游戏世界里,就成为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他的高大威猛是完全与现实中的弱小少年形象不相衬的。
大毛头起先是帮他支付暑假返回去外婆所居住小城的高铁票,这是他打游戏赚来的钱,而非他爸妈给的,这足以使人为之崇拜。“当然,这都是小钱,等他赚足了钱,就可以邀请缇娜来中国旅游。”,他带游戏玩家升级,做他们的老大,每级都有一个标价,这样可以在他小小年纪,就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他决定用这笔收入,去购一张往返机票,邀请一位外国女生来玩。这个外国女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大毛头的嘴巴里,当然也是小毛头第一次听说,大毛头总会给他带来一些非常惊喜,他像变戏法一样的,让他展示的世界充满了奇妙。
小毛头猜想,这个女生肯定是金黄色的头发,长得也高高大大的,与实际年龄不太相称。只有大毛头,才会在这样的年纪,结识外国小女生,他和他的同学几乎不可以想象。
临到真正预定缇娜的机票时,大毛头在小毛头讲述这个笑话之后,很快改变了想法,以他少年人的心性和热情,不是他舍不得这笔开支,而是觉得他这样利用当代人的交通工具,邀请他的朋友,实在是太没有创意了。
怎么会有这种古怪的念头,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样的交通手段,实在是太费钱,又浪费时间,他一下暂时撂置了这个计划。他写信告诉缇娜,他的新的想法,用这笔钱,利用游戏的原理,创立一个全新的通道,让缇娜化于无形,很快就出现到这个通道里,站在他的面前。缇娜听了,丝毫不感到她旅游中国的计划因为大毛头这样的妄想泡汤了。
在此他们约定的期间,缇娜开始研读了中国许多地方,因为方法不得当,或者中国之于她,有太多的吸引力,她漫无边际横向涉及了很多景点,搞得她的两个小参谋,大毛头小毛头疲惫不堪。
又从纵深发展,历数中国古代的各朝各代,一时兴奋于唐朝,一会儿又迷恋于汉朝,最后终于落脚于大秦帝国,她终于开始专注在秦王朝兴建的兵马俑坑,在那个时代,兴建如此伟大的地下工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她甚至认定,中国天才应该是层出不穷,只是许多天才没有很好的发掘出来,既而更加肯定了大毛头的天才,她随即回复:“我们本身就有个通道,每天都是用影象和声音来传输我们的思想,只是进一步,把我传到中国来而已。”
她简单快捷地确认了这个通道创意性思维,“我等着,不会太久。”她还兴冲冲把这个创意告诉她的好朋友美国小子大卫,被他讥讽了一顿,他们便吵了一架,他们还闹绝交了。
大毛头购买了一批稀奇古怪的玩艺,还有红黄蓝黑的瓶装液体,他向小毛头介绍说,这些液体,主要是化人于无形,把肉体转化为游戏的分子。他要善于计算的小毛头,和他在一起,把配方和比例计算出来。这些东西一古脑地快递到自己奶奶家,用于他一个暑假折腾这些玩艺儿。
大毛头和小毛头,关于未来计划,作过诚恳的交流。大毛头认为,游戏可以解决许多人类的难题,比如他要努力把我们这个居住的地球洞穿,把与他脚心对脚心的缇娜小女生带过来到奶奶家做客。
还有把人类的身体化为无形,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他们就可以穿越到过去,甚至远古,当然也可以先行一步到达未来。这些不可能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和想象力,大毛头是让他心旷神怡向往之。
大毛头对小毛头,也不是总那么居高临下,总是那么盛气凌人,而许多时候,很愿意向小毛头头倾诉,他说,小毛头可以开启他的灵感。就像本章开头所说,小毛头讲了一则笑话,就引发了大毛头深刻地球的思考。
小毛头成了大毛头忠实的追随者后,少年人如果一旦打定主意要干的事情,家长们也是无法阻止的。
当然小毛头有他自己的办法,小毛头妈妈善于裁剪时间,把一整天时间,基本上给分割成许多小节,就像给小毛头背诵《论语》时间,为了与毛头在进入游戏时间,他学习的进度可以加快,比如规定他20分钟完成的任务,他可以在15分钟完成,一天节省下来,加上他争取的休息的时间,是十分可观的。
大毛头带着他,进入了游戏空间,先是他们潜伏在这个空间里,再就是隐身于游戏空间里,再就是旁若无人在这里长驱直入。
要说小毛头完全是乖乖儿,也不一定全对,他利用所说的知识,有一部分接受大毛头的指令,因为他们打算锁定一个目标,一个想去楚国看看,如果那时他当真存在,他是不是一个大将,一个带兵的将军。
因为小毛头是一个奋斗者,是愿意从士兵战斗到将军的。大毛头很是不以为然,他觉得如果他当时在,一定会在强大的泰国,至少是一个诸侯或什么王才对。王是天生的,不需要奋斗。见小毛头一脸难过,忙安慰他道:“我一向懒,走路总喜欢抄近道,自然感到做王要简单点。”
这么听来,小毛头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也许我在当时是楚国的一个王呢?”这下让大毛头有几分不解,他本想安慰他一下,那知这小子,就像只猴儿,给一个杆子,他就想上树。小毛头见哥哥的权威被他损坏了,就辨解:“我本姓尹,尹在楚国多是大官名,大官按楚国的做法,都是王族出任的。”
大毛头听了,明显地摆出了几分不屑:“你是楚国的王,这样也好,我是秦国的王,历史是怎样告诉我们的,楚国是被谁灭亡的?”不言而喻,大毛头把小毛头打得落花流水了。
兄弟俩不时有点小争论,一般来说,两人都会照顾对方的面子,从一些小小妥协,不快也就随即化解了。
还是说那个笑话。小毛头看了一则笑话,这则笑话讲,中国西南发生了9点8级的特大地震,许多国家纷纷报名,参与我们人道主义救援,有一位老农从废墟里救了出来,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摸干净脸上的灰尘,看到四周一群外国朋友,当即惊讶地发表感言。“这个地震真是大,把个地球也震穿了,把个咯老子震到掉下外国土地上了。”
他特别对外国人说:“我对你们的国家不感兴趣,你们也不能算我是偷渡的。”
大毛头听了“啊”叫了一声,“为什么虫洞理论不能用之于我们这只地球,硬要套在遥远的宇宙咧。”他兴奋地跑马式的想了半夜,当即决定对缇娜的邀请作出修改,缇娜和他似乎很配合默契,她恰到好处从屏幕里冒了出来,坚决支持了他的计划。
大毛头其实一直在生一个闷气,就是大人们说他发现的那颗“毛头类星座”没有实用性,这下好了,他必须做一个震惊地球人的事业,使地球人全体受益,到那个时候,这些地球人还有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