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历史的灿烂开放在恶之花上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我看孔子:回答《新京报》的三个问题

第一章 我看孔子:回答《新京报》的三个问题

书名:历史的灿烂开放在恶之花上 作者:冯知明 更新时间:2016-04-11 18:03 字数:776

    我是楚人的后代,我们老祖宗对孔子有一套楚国的看法,我继承了这些看法。

    第一,孔子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他缺乏自然科学知识,两个小孩问他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下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孔子哑口无言;

    孔子情商很低,楚国人接舆在他面前唱了歌,他就以为人家要向他请教,结果人家根本不理他;他周游列国,想实行他的仁政,可惜他的推销、包装、策划能力太差,多次吃闭门羹,很少有国君用他,还被困在陈蔡差点饿死;

    他很虚伪,人家要请他吃饭,他说肉不正不食,而饥饿时,连肉骨头也不肯放弃;他心胸狭隘,喜欢公报私仇,他在私人办学的时候,他的学生有三分之二跑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课,结果他仅当了七天的鲁国公安部长,就把少正卯给宰了。他对女性也不尊重,说女人像小人,近不得远不得……总之他的毛病太多拉。

    第二,我们楚国人,喜欢说“兮”和“些”,对鲁国方言写成的《论语》实在是看不太懂,比如说“吱吱为吱吱,不吱为不吱,是吱也”,这不就是树上的知了叫了两声吗?但是他硬要扯出一番道理来。孔子拿了一本书去找楚国的老子,“老子”只不过是看了他两眼,他见楚国人这么“不服周”(湖北方言,表示不服领导),就吓得掉头就跑。

    前几天,我有一个11岁的侄子,居然在他父母的怂恿下,把《论语》从头到尾背了一遍,把我吓了一跳:还真的时代变了,楚国跟鲁国已经变成一个国家了,文字都通行了呢。

    第三,解读《论语》中的三句话: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老夫子他不能与时俱进,比如说我们现在做领导的,都喜欢听好话看美女,他居然说这都是不地道的,这不是诬蔑我们的领导吗?

    君子不器

    如果说孔子不与时俱进,好像又不对,这句话他又说出了我们做领导的真经,我们领导都是君子,君子不习惯使用工具,通常下个朝令夕改的行政命令就可以啦。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这句话我们楚国人最有感触,楚国是千湖之国,没办法,我们水多,旱路走不通,只好走水路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