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刀歌剑笑 上 > 章节目录 > 关于 天下

关于 天下

书名:刀歌剑笑 上 作者:陈天下 更新时间:2015-11-18 14:11 字数:3348

——写给读者诸君的话

陈天下

我有过好些笔名,有自取的,也有报刊与出版社的编辑先生给取的。但我决定为我在内地正式出版的武侠小说第一个选集重新取一个笔名。这笔名就是我在版权登记时定下的“陈天下”三字。“陈天下”三字,将成为我以后在从事武侠文学创作时用的唯一笔名。此前,我写武侠用的笔名,还有剑评、圣小鱼、子安等,在此次出版的书中,还有意存留着若干雪泥鸿爪。

天下,是什么?

《辞海》释义有三:

一、古时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也指全国。

二、指全世界。

三、为庄子一篇文章名。

我取名“陈天下”,一是结合我的姓“陈”而表述我的一个职业志向:用我小小的笔“陈(述)天下(全国、全世界从的种种可观可读、可圈可点、可人可笑、可悲可叹、可歌可泣之人情事物)”。二是表示我的不忘本。“天下”,据《辞源》释义,就是大地的意思。所据是因为旧说地在天之下。天地合为一个世界。天下是什么?自然就是载负山河草木、江海平川的大地,那不为人所瞩目的土地儿。我取名“天下”,表明我本农家子弟,乃一个“土”人。我就像是那些所有天底下都有的泥土们,是那些随处可见的土地上一块不起眼的土疙瘩儿。天上是云雨雷电,是日月星斗,人必须仰视才可看见。而你若肯俯观,便看到天底下那面朝黄土背对青天的我的存在。

如果“土”指民间,那么作为通俗文学作家,其创作之源肯定在民间,在世俗生活中。因此,我注定是一个土人、俗人。咏花吟月之类高雅的事,与我无涉。

人自宋后少名桧。命名者大多求美求吉求气魄,希圣希贤希强乃至希名希财希福,不一而足。取名者总希望避开那些被人们心目中认为不好的名字。如桀与桧,因为是夏桀和秦桧用过,再无人用。其实,桀,古时通杰,杰出谁不想?桧,古时与松并称,嘉木也。《诗经》咏道:“淇水悠悠,桧楫松舟”。桧,同时又是棺盖的装饰。当年秦桧取名时,除了取其楷模乔木之意外,当有人生盖棺论定,死得美誉之思。因为夏桀秦桧的缘故,这两个本来挺好的用字,都被人弃而不用,套用西湖岳庙的联语,亦是“文字无辜作奸名”了!

我取名陈天下,乃是因为这名字在历史上只有一个人用过,而这人又是一个短命的、不能算好人的人。这个以“天下”为名的人,就是五代时后唐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勗。李存勗是唐时以镇压庞勋、黄巢起义而封晋王的李克用之子,于后梁三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灭梁,都洛阳。关于这个李天下,史家记载道:五代后唐唐庄宗(李存勗)知音能度曲,自演唱,取名李天下。(见《五代史·伶官传》)对其政事为人,《辞海》于“李存勗”条下有评:“专事杀掠,贪财如命”。公元926年,邺都兵乱,李存勗命成德节度使李嗣源往讨,嗣源反攻洛阳,存勗为伶人所杀。(见《旧五代史庄宗纪》《新五代史唐纪庄宗》条下。)

看来,这个李天下,于李存勗不过是一个艺名。知音能度曲的音乐造诣,使他成为历史上又一个梨园皇帝。(在他前面该是唐玄宗李隆基)文武之才能开国,能灭邦,又有艺术细胞,却落得仅四十一岁被戏子所杀的下场,能不让人于此反思?聪明不可恃,权威不可恃,杀孽不可重,财富不可贪。这便是李天下给人的教训。

我取名陈天下,乃是以古人为殷鉴,告诫自己要度德量力,莫妄自自大,莫激厉苛刻;财赂不可贪得,居心不可险仄。中庸近圣,平凡即福。天下何广,一己何渺。得失随心,增减由缘。由是,庶几可于异日全身而退出江湖矣。

《圣经》说:你来自尘土,复归于尘土。

我只希望有朝一天,还能回我的海中村里,过我的牛角挂经的耕读生涯。那时,天下是天下,我自是我。

在每个作家心中,都有一个世界。在每个作家笔下,都有一个天地。如果我此生有所奢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写作能“自成天下”,不因人成事,不重复前贤今人,且私心希望有一天能风行天下——虽然我也知道现实生活并不是“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正像西方谚语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一个写作人,总得有些“狼子野心”。我的“野心”就是有一天能“陈行天下”。这就像姓张姓李的作家心下想的有朝一日能“张行天下”或“李行天下”。——只不过他们没说出来而已。

不过,无论是否能“陈行天下”,我都将信奉这样的信条:诚行天下。古训曰:修辞立其诚。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写作人,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意属文,这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的正心诚意,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像愚公移山一样感动上苍,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记得早年读庄子的《天下》,对这篇陈述当时天下各家学派理论主张的大文,取名《天下》,殊为不解:此文其实并不是讲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或述天下事物千奇百怪的洋洋大观,而是一反庄周先生写《逍遥游》那种恣肆汪洋的文风,从“天下治方术者多矣”论证“百家众技”只能得道之一偏,叹息于“道术将为天下裂”。我取笔名,固然有博陈天下百家之说广陈天下百姓之事,“有事于笔”矣!但最重要的,还在这位庄周先生另一妙语:藏天下于天下。时代在变,生活在前进,许多东西在消失。中华古国的文明辉煌,若不从史乘中加以挖掘发挥,不让之以生动的文学形象表现出来,也许到将来某一天,只有历史学家还知道部分已过去的生活的原生态了。对只知啃肯德基吃麦当劳的中国孩子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还知多少呢?对满眼都是房地产开发、高楼大厦小洋房的城市风景,还有多少青年知道中国建筑的高超艺术?卡拉OK与电脑英特网的普及化之下,健美房与足球热的日益兴起之下,琴棋书画与试剑金石,正离中国新一代青年越来越远。鉴此,假武侠文学这个天下(世界)收藏中华文明这个天下(自成体系的世界),并假武侠文学而普及于民众,便具有了深远的意义。据说,欧美和东南亚的华侨让子女读武侠小说,是把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科普文章”来读的。他们支持孩子们读武侠,是因为可以让孩子们“有兴趣学中文和了解祖国文化”。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六十年代,台湾当局反对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入台并反对新派武侠作家写历史与祖国大陆人文背景,他们怕触动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思乡和孺慕情怀。当初,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孩子,获得民族自尊心,感到为自己作一个中国人自豪,就是因为武打明星李小龙和“中国功夫”。武侠文艺的影响之大,以致时至今日,在外国工作的中国人常被外国朋友提问:你会中国功夫?事实上,不少外国朋友就是从李小龙、《少林寺》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徐克、吴宇森的武侠电影开始,渐渐了解中国的。创作一部优秀的武侠文艺作品,如此有深意,恐非只为阿堵物写作的二三流或不入流的武侠作家所知矣。而那些捧着高头讲章的教授博士们和在象牙塔里写作的“学院派才子佳人”,见吾此文,定然窃笑我在为武侠文学“无限拔高”,往脸上贴金了。曾记时贤有诗云:“吾侪所学关天意”,我改之为:吾侪所为藏天下。天意自古高难问。以我之浅浅,自不敢关天意,只想籍一枝小小钝笔,姑藏天下之一景一物于拙作矣。

朋友闻我取笔名“陈天下”,或病我之狂狷妄大。殊不知“天下”非“天子”,原无丝毫傲态也。但由此不由令我惕然惶然,唯恐天下人也如是误读我,故作此《关于天下》一文,告白于天下读友。愿天下读友知我友我,时加勖励鞭策,俾使我在武侠文学的创作上,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