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古代言情 > 碎冰洋 > 章节目录 > 正文 第十三回 袁世凯显才 李熙真昏庸

正文 第十三回 袁世凯显才 李熙真昏庸

书名:碎冰洋 作者:文飞飞 更新时间:2016-12-12 22:34 字数:3294

    却说上回说到。叛军已平息。袁世凯在此次平乱中,无任务时主动请命,有任务时奋勇争先。待城里的叛军已平,袁世凯急忙赶往王宫。他让金允植带路,这个金允植原是驻天津的特使,当他闻的朝鲜有乱时,亏得他求救及时,否则如果石日本平定叛乱,那么对于大清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恐怕大清将要失去中国的东南屏障。

    金允植抢先进入后宫,迎出李熙。李熙慌忙跟着金允植出来,一见袁世凯,李熙心中甚是慌乱,恐惧之色登时显现在脸上。金允植慌忙介绍道:“这是帮助我国平乱的袁世凯,袁将军。”

    李熙轻声说道:“原来是袁将军。”袁世凯深知需要这样的人使得大清保持在朝鲜的位,有这样的人,他可以很好的控制朝鲜一展自己的鸿才。袁世凯立马恭敬的说道:“国王受惊了,救驾来迟。望陛下海涵。”袁世凯这句海涵一下子把国王放在和他平等的地位,袁世凯明白天朝必须有天朝的样子,否则将有失大国的颜面。在吴长庆那里交代不了。李熙见袁世凯面色温和,虽然话语有点无礼,然而他现在毫无关心这些的心。一心想着自己能好好的活着。并且自变乱以来,他已经见过很多比这恶毒很多的画面。李熙忙忙的说:“不晚,不晚,将军神速。”袁世凯一笑了之。

    李熙走到了殿中坐定后问袁世凯说道:“将军如何在如此段的时间内平定叛乱的?大院君现在在那里?”

    袁世凯想到必须将此事放大来说,方能震慑住他,方便以后行事。便说道:“这件事说来话长,我就长话短说。陛下且看我朝的健儿,个个虎背熊腰。而且,自吴大帅命令我整顿军纪,我军军纪有了很大提高,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范,深得民心。自我朝大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开洋务运动以来,我军军备大有提高,我军可以自造枪,大炮,军舰,已逐渐藐视西方。我军将士闻得邦国有难,将士为国之心,如狂风中之烈火,势可冲天。再加上我军训练有速,个个都堪拔岳平川。战斗力之强劲,不可估量!大院君本来稳坐王位,见我军前来。便惶惶不可终日,我军大帅轻邀其赴宴,其心中畏惧我军,战战兢兢前来赴宴。还带来一大帮的亲兵卫士,被我三下两下处理殆尽。顺势拿下了大院君,并把他押到天津等待我皇发落。自拿下大院君,我一连两日,奋战不息,我军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叛军四散而逃,不堪一击。国王请放心,剩下的叛逆倘敢叫嚣,登时让他们命尚九泉。“袁世凯自己说完后都感到难以相信。见李熙闻的脸色白一阵红一阵,他也就放开来说。袁世凯心中笑道我还是低估了李熙的昏庸,不想竟昏庸到了如此的地步,竟将他说的话全信了。

    李熙闻言说大院君已被捉心中有十分高兴。便说道:“将军神勇非凡,以将军之意我又可以当国王了。“袁世凯听的李熙这样说感到哭笑不得,又不得不安慰道:“当然,当然,国王陛下,天生龙命,岂人力可以阻挡之。“李熙心中大喜竟一跃从宝座上起来走到袁世凯跟前说道:”多赖将军神勇,我才能从等王位。“金允植见李熙有失风度,忙说道:“国王受惊过度,望袁将军见谅!”那金允植之所以敢如此说是因为他也深知李熙的昏庸,哪有臣子的敢说这样的话。袁世凯说道:“只是还有其他地方的叛军未平。”

    李熙闻此脸色在此大变慌忙问道:“袁将军这可如何是好,还望袁将军能帮忙。”

    袁世凯说:“我行军须得大帅的军令,我想着我还是留在陛下身边保护你的好。你写信向吴大帅请兵吧。”

    李熙慌忙写信,大清为了东南屏障自然不会让朝鲜动乱,吴长庆分派清军将领前往各地平乱。袁世凯因为自己请命留在汉城,就和吴长庆一起出入王宫。

    待堪平叛乱后,李熙在谋臣的建议下,宴请清军将领。酒席刚一开始李熙首先说道:”第一杯酒,我敬大清皇帝陛下,仰赖贵朝,我朝之乱得平。“吴长庆为了在气势上压高丽一头说道:”贵国军队,不堪一击,实在不值一提。“吴长庆一席话说的宴会气愤迅速冷了下来。众人都静静的。袁世凯说道:”我亲自参加了平乱,大帅所言确属事实,然国王当国王的日子很短,大部分的时间是大院君领政,贵国军队无战斗力实在有情可原。“气氛稍微缓和了,下面又开始躁动起来。

    李熙接着说:“第二杯酒,我要敬诸位。我朝刚平定叛乱,民生凋敝,百业待兴,还望诸位多多出力。“你道这李熙说话还不是毫无章理,却是几位大臣交的。吴长庆此时却又故意要压高丽一头说道:”陛下所言出力,有些不妥,我等乃天朝的官员,自当效忠我朝。倘若我皇无命令,又怎能出力“吴长庆这段话确实有些牵强,然而确实压住了高丽。袁世凯和吴长庆却是早已商量好了的,吴长庆表现天朝的威严,袁世凯缓和气氛。只见袁世凯说道:“敝国乃我大清的属国,我皇定不会置之不理,陛下不必忧。”李熙本来昏庸见那袁世凯三番两次帮助自己便对袁世凯有数分好感。而第三杯酒恰好是敬袁世凯。李熙说道:“第三杯酒我要敬袁世凯袁将军,袁将军此次平乱一马当先,多亏其出力。”袁世凯却是没料到李熙会把这杯酒敬自己,显然这杯酒有挑拨离间的嫌疑,不敬大帅而敬自己。吴长庆官场老手,这能不知道便对袁世凯点了点头。袁世凯起身说道:“这次平乱仰仗大帅指挥的当,我军将士英勇,袁世凯何有尺寸之功,陛下敬的酒,世凯愧不敢当。”吴长庆小声说道:“慰亭不必如此,你喝了此酒恰好降低他国的地位。”袁世凯小声言道:“是。”李熙又说道:“我晓得袁将军在平乱之始,首拿叛军之首。拿下叛军之首后不辞辛劳,平定城内叛军,袁将军不必过谦。”袁世凯说道:“此乃袁世凯分内之事,又何敢言功。’李熙又说道:”袁将军过谦了,将军英雄如此该当此酒。将军不必推迟。“袁世凯听李熙这样说感觉到不可再推迟便说道:”愧蒙陛下抬爱!“说毕一饮而尽。此时清朝早已一片笑声,你当他们笑什么。却是因为那李熙口口声声的叛军是他的生父,李熙竟然把伦理道德,三纲五常抛的一干二净。由不得那些人不笑他。李熙还得意自以为自己说的对。

    真是纨绔少伟男,国家被欺凌至此还要恭敬,还真不如夜郎自大来的痛快!

    话说那闵妃在壬午之乱始就逃跑了,闻得国内局势已定慌忙会朝。袁世凯心里明白,高丽朝野上下多是闵妃旧部,若闵妃回去了,大权一定在闵妃集团手里。袁世凯心里遗憾没在闵妃将闵妃杀死在宫外,要是这样的话,可以大大削弱日本在高丽的力量。此时为时已晚,必须巴结她方容易在高丽立足。袁世凯便带着珠宝等物。你道袁世凯怎么会有这些珠宝。这袁世凯却是一个两面派,不过在他自己眼里结果最重要,过程他来不及管。他做好掩饰工作就好了。他确实做的滴水不漏。袁世凯抢先拜见闵妃一见闵妃便说道:“清军营务总办,先锋营代理管带,袁世凯叩见国王,王妃。“闵妃见袁世凯前来心中十分的高兴。袁世凯的到来让她恐惧的心突然安稳下来,此时他虽然做在李熙身边,然而她没有一点安全的感觉。

    在女人恐惧时,智商理智容易失去,而此时能给她帮助的她能对她很好。袁世凯心里明白对于闵妃这样的人必须给与足够的面子。袁世凯便说道:“王妃流浪至今,没有得到救援,袁世凯有罪。“闵妃说道:”你和罪之有,流浪之时我都不知道该到哪里。“袁世凯说道:”话虽如此,袁世凯亦感到万分的惭愧。“闵妃一笑说道:”坐下吧。“又小声的问李熙道:”袁世凯是什么人。“李熙说道:”他就是那个拿下叛军首领,平定叛乱,维护宫禁,使本王从登王位之人。“闵妃一听心中对袁世凯增加数分好感。袁世凯坐了会说道:“世凯手中有几个小物件,请国王,王妃一观。”说着从随从手里接过一个小匣子。闵妃一见却是罕见之物,心中十分欢喜,淡淡说道:“袁将军为我朝立下大功,怎么可以让你送礼物呢?”袁世凯说道:“国王和王妃能够喜欢就是袁世凯荣幸。”闵妃闻言淡淡的说:“即如此我就收下了,说罢把他放在一边。”袁世凯送走了礼物然后说道:“营中好有一些事,属下告退,”闵妃点点头。

    袁世凯在此次平乱之中,立下大功。吴长庆在奏报朝廷的请功折中评价袁世凯道:“治军严肃调度又方争先剿匪尤为奋勇。”清廷准奏,袁世凯提升为了同知,并戴上了花翎。

    日本在壬午政变之前就在《仁川条约》得到了合法在高丽驻军的权力。壬午后日本的公使被换成了激进的竹添进一,他来高丽以来,加大对亲日力量的扶持。朝鲜壬午后,一批青年流浪到了日本,见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强大,使得那帮青年结成了“开化党”。这个党以“外结日本,内行改革联日排清脱离中国宣布朝鲜独立实行君主立宪。”为宗旨。逐渐形成了气候。孕育着革命。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