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决定脑袋这是一个十分出名的论断。曾国藩的《挺经》里多次提到人在当权是怎样,退下来时才发现自己和农夫走卒没有什么区别。我实在不敢苟同。就拿曾国藩自己来说,他靠办团练起家,但是若没有他的知人善任,他是不可能成为一时的权臣。屁股决定脑袋的时代一般是走向衰落的时代,比如王朝衰落,富二代的衰败。脑袋决定屁股才是开创的时代,男儿当如此才显英雄本色。袁世凯的后来的位置是靠他自己开拓而来。
甲午战争正处于节节溃败时期,袁世凯努力找寻着大清朝军队溃败的原因。1894年12月袁世凯给盛宣怀致电中说:公如筹有款,宜速延名教习,募学徒千人,教兵官认真讲究西法,另改军制。为将来计,此军情决非老军务所能得手,枪炮全不知用,何能哉?倘为然,弟愿为监督,必有以报。袁世凯又力陈了清军失败的原因。:寇练兵纯用西法,能习西式武器,用又内外协同,赏罚明,号令严,事权一,不惜费。我皆反之,且各军敢战者共计不过六七千人,分守各路,实嫌太单,恐愈战愈糟,愈难结束。且各军皆不知枪炮,如天津运来的快炮,没有鞍套,马匹及炮油,放炮时则“门涩,一败即弃,所配炮弹不足十分钟之用。再如士兵用枪,只知托平乱打,不瞄准星,难以命中。这样的军队,何以御敌?“袁世凯依靠着自己的认真的观察和思考,说动了盛宣怀,胡燏棻。他们向他们的上峰传达了训练新军的想法。袁世凯并未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想法上,他潜心的研习了西方军事训练,而且他开始了各方的讨好和游说。
袁世凯想到他若要训练新军必须从帝,后两方面入手方可成事。光绪帝此时的主要谋臣和坚贞的守护者是翁同龢。李鸿藻是军机大臣,也必须说通。荣禄和奕劻是慈禧的心腹,只要把这些人说通,那么训练新军可成。袁世凯知道李鸿藻和翁同龢是清流派的首领,他只有靠救国救民的思想打动他们。袁世凯立即着手写了十分详细的上书。李鸿藻被他的言论所打动。他对袁世凯赞赏道:以袁之家世将才,娴熟兵略,如令特练一军,必能矫绿,防各营的积弊。翁同龢是个难啃的骨头,袁世凯带着他的《新建陆兵略录存》,《训练操法详晰图说》等一系列的军事译本拜访了翁同龢。
话说袁世凯来到翁同龢的府前,告知管家说:“请告诉翁大人,小生袁世凯前来拜见。“翁同龢一向与那李鸿章不对付,听的李鸿章的门生袁世凯来拜见说:”你去告诉他,我不在家。“那管家慌忙跑到府外告知袁世凯说:“袁大人,我家老爷不在家,你还是改日再来吧。”袁世凯说:“你告诉你家大人,世凯此次前来非为一己私利,为一己之名誉,乃为了当今圣上,为了天下百姓。世凯明日还会前来的。”袁世凯心里明白翁同龢是皇帝的老师,他毕生的梦想,都寄托在光绪身上,言及皇帝一定会对翁同龢有所触动。袁世凯说完拿了一块银子悄悄的给了管家,说了句拜托就走了。管家告诉翁同龢说:“袁大人让我告诉老爷,他此次来拜访老爷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是为了个人的名誉,而是为了当今圣上,为了天下的百姓,他还说他明日还来。”翁同龢走到管家身边问:“袁世凯说是为了圣上,为了百姓。”
“是的,老爷。”管家说。
“别在我面前耍什么花花肠子,明日他再来就说我没在家。”翁同龢气呼呼的走回了房里。第二天,袁世凯果然又去了,那管家说:“袁大人,我家老爷说了不见你,你还是回去吧。”袁世凯拿出新兵训练的译本给管家,又拿了一块银子给管家说:“你把这个给你家老爷,你就说,世凯明日还会再来。”袁世凯回去了。那管家把那书拿给了翁同龢,翁同龢看也没看就放在了一边。管家说:“袁大人说,请老爷看一看,他明日再来。“翁同龢便往书上看了一眼上面写道:新兵训练纲要。翁同龢突然想到了什么,把书拿起来看了一番。那书中不仅详细的说了清军的弊病,还提出了改革方案,以及新兵训练的办法。翁同龢越看是越高兴,看的都忘记吃饭。他看完之后叫道:”管家,管家,明日袁世凯来了,立即通知我。“是夜翁同龢激动的一夜没睡。第二天,袁世凯来到后被迎进了府中。翁同龢见到袁世凯说:”听闻管家说,袁大人已经来过两次了,翁某杂事锁身,还望袁大人见谅。““翁大人说那里的话,世凯能见大人一面时世凯的荣幸。”
“我看了袁大人的新军训练纲要,说的切中时弊,大快人心。“翁同龢赞赏道。
“大人过誉了,世凯愧不敢当,世凯只是尽力而为。““袁大人,可以简单的说说你的想法吗?“翁同龢问。
“现在我朝之兵,兵多而不精,更兼术弱。军队节制不一,纪律松散。若继续沿用旧式之法,世凯断言难以应现今之情势。必裁撤冗兵,节军饷,退庸将,树军纪。募西人,取以西方之长,使统帅知战阵,知指挥:使士兵通今日器械之用法,加以时日,则可从震国威。“袁世凯说。
“袁大人说的有理,我定会相助袁大人办成此事。“翁同龢说。
“翁大人为国之心天地可鉴。“袁世凯说。
“过誉了,走我们再详细的讨论讨论。”翁同龢说。袁世凯又取得了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的信任。清流党拿下后。袁世凯开始说服后党。
袁世凯知道奕劻是好对付的,这个人无比的爱财,王亲中难以找到可以避他更爱钱的他有句名言:“什么东西都有够的时候,可是钱却是越多越好。”袁世凯心里知道只要钱拿的够多,奕劻问题就解决了。而荣禄就难对付的多,虽然此人也爱财,但是此人攻于心计,善于运筹帷幄,眼光毒辣,袁世凯想着荣禄是要下一番大周折的。
袁世凯带着钱,带着他所翻译的书籍去拜访荣禄。荣禄听下人说袁世凯带着东西来得,立即叫进。袁世凯进来说:“袁大人有何事?”
袁世凯说:“卑职近日得到几件物件,想着荣相日夜为国操劳,想荣相会喜欢,就来奉给荣相。“袁世凯说着打开了箱子。荣禄一见,心理甚是喜欢,袁世凯真是大手笔。荣禄感慨着。荣禄不慌不忙的说:”慰亭,你来就好了,何必带这些没用的。“荣禄不知道袁世凯想要干什么,故意绕了一绕。
“世凯要这些东西别无用处,荣相不要笑话世凯寒酸。”袁世凯说。
荣禄见袁世凯就是不说明来意,心里有几分着急,于是就问:“慰亭呀,你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呀。“袁世凯见荣禄对这些东西动心了说:”世凯有一事请教一下荣相。““慰亭但说无妨。“荣禄自信的说。
“荣相已见,我大清的军队在倭寇面前,兵败迅速。世凯以为,我军之败,在于兵不精,术不良,将不勇。世凯斗胆以为,我朝应新练兵勇,裁撤冗兵,树军纪。用西人之法,训练新军。设专门学堂,育专门之将帅。十年二十年后,我朝可重振国威,驱除列强。“袁世凯小心说道。
“慰亭说的好,我早已对此绿,防营等不满,军人只知道喝酒,**,那里有什么军人的样子。“荣禄说。
袁世凯知道这些是不足以打动荣禄的,荣禄对军队极为的上心,他知道军队就是权力。如果军队不能为自己所用,他宁愿眼看着军队喝酒,**。
袁世凯为了说服荣禄说:“世凯虽在朝鲜数年,然对荣相绅士佩服,日日思与荣相一见,方了了心中这份对您的崇拜。世凯在朝几年,一直把荣相当作为官之楷模。荣相一直是世凯的无字之师。”荣禄听出来袁世凯的口音,他十分的高兴,因为袁世凯已经表态归到自己的门下,那么他可以放心的让袁世凯训练新军。但是,他感觉袁世凯说的还不够。就说:“慰亭呀,李鸿章大人对你可是爱惜非常呀。”
袁世凯明白这一方面是嘲笑自己换主,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彻底的归到自己的门下。袁世凯说:“李大人对世凯虽多有照顾,但世凯与其政谋不同,在朝鲜事上,世凯多次与李大人政见相左。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袁世凯心中荣相才是世凯的楷模。“
荣禄这个人本来就没有太多的主臣之见,在他心中可为其之用即可。他说:“慰亭,这件事你听我的消息吧。““荣相费心了,世凯告退。“袁世凯想着还有人要游说,这个人,至关重要这个人就是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