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里,随着一户户推开的门扉,建康城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这一天没有什么不同,街边摊位洪亮的叫卖声;茶楼酒肆的鼎沸人声;深宅之中贵妇桌边的脚步声,一切都如每一个清晨一样,在南靖皇宫也不例外。
七月归国的长宁公主因在莎车国平乱有功,擢升为宁国高阳公主,封地便是父亲祖籍高阳,邑千户,赐居泰宸殿,与皇后所居的长吉殿毗邻,一时间高阳公主风头无量,却依旧要回归平静。
泰宸殿里宫人们早早开始忙碌,从高阳公主睁眼开始,洗漱的、选衣的、梳妆的、备膳的,井井有条的进行着每日的工作。
早膳过后,无所事事的许子骞开始准备要去皇后宫中请安。
“听闻卫静嘉小姐下月初八入宫,位份也定了,是昭仪。”说话的阡陌。
现在跟在许子骞身边的自然不会只有半容和从易,除了这两个一等宫女,还有阡陌、涟漪、娉婷几个得力的丫头也在许子骞身边很有体面。
这个阡陌就是其一,阡陌性子开朗,人也和气,所以和宫中的人关系很好,消息也灵。
“这么快?卫舆之最后怎么判的?”本来准备出门的许子骞脚步稍慢了些。
“流放五年。”
私扣军粮倒卖,最后只流放五年,看来卫静嘉这一次到底打动了皇上。按说已经二十三岁的卫静嘉根本没资格入宫为妃,但卫氏少数几个成器的男子之一的卫舆之在西征期间私扣军粮倒卖的事被查,若是做大,这江东卫氏只怕凶多吉少,而皇上又一直忌惮手中有兵的卫氏,自然要狠狠发作。不想卫静嘉手段高超,竟然以入宫为妃换来卫氏无虞,还只这般轻判了卫舆之,不知道这位卫大小姐是用了什么筹码。
“进来就这么高的位份,有皇后头疼的。”皇后自幼收留许子骞入宫,外人自然认为高阳公主是皇后一派,但当年出使西域之事到底让两人有了隔阂。
皇后出身琅琊王氏,跟随皇上走过先帝最后几年的争权,自然情谊不浅,这些年虽年纪渐长却依旧稳坐中宫。
皇后已经年过四十,就算保养得当,也终究不及年轻嫔妃鲜花一般,但多年为后,一国之母的风范依旧,让人心生敬畏。现在端坐主位,显得下面的莺莺燕燕不过尔尔。
“补办其羽的及笄自然不能马虎,皇上意思是要请福宜长公主做正宾,本宫也只能做赞者了。”皇后这话把众人目光引到方进门的许子骞身上。
许子骞暗自咬牙,这话看似是显示自己恩宠,却是皇后实实在在要为难自己,这么多的妃嫔和正牌公主面前说为自己大办成年礼,不知又要受多少明枪暗箭。
皇后这般作为,也是因为那位“卫昭仪”,毕竟倘若许子骞和各宫妃嫔不合,无父无母的许子骞能依靠的也就只有皇后了,到时候皇后尽可让这位身份“高贵”的宁国高阳公主和声名显赫的卫昭仪斗,皇后便可做收渔翁之利。
只是皇后算盘打的虽好,许许子骞却未必没有堪破棋局、解决棋局的手段。
“皇上和娘娘的心意其羽自然感念不已,只是及笄礼多是三月三办,其羽以然错过,这次本是补办不好太过铺张,但皇上与皇后心意自然不能拂逆,正巧十公主十岁的整寿辰将近,不如让其羽沾沾十公主的光,一起操办如何?”
十公主乃是陆贵妃的幼女,陆贵妃身份尊贵,这位十公主也是十分得孝昭帝喜爱。许子骞这样提议,不但没有拒绝皇后的提议,又讨好了陆贵妃,最重要的的这样一来,也不会惹众妃嫔不快,真可谓一箭三雕。
陆贵妃也是名门之后,在宫中体面非常,听得许子骞这番话心里十分熨帖,有人奉承自然是好事,何况许子骞主动示好,陆贵妃没有理由拒绝,也就笑道:“那就让小十也沾沾高阳殿下的福气。”
陆贵妃开口,皇后自然不好阻止,顺水推舟的办起了十公主的寿辰和许子骞的及笄礼。
后宫女子哪个不是聪慧绝顶之辈,这一番较量谁不是清楚明白,每一个人却都浑然未觉,只在一旁陪笑。
这般处理也正好是许子骞希望的,毕竟自己千辛万苦回到这里,不是让什么人欺负的;也不是让谁当刀用的,一场补办的盛大及笄礼,正好向世人宣布,那个孤女许子骞已经长成贵极无匹的宁国高阳公主。